搜索到1644篇“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文章
- 一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血流导向治疗后闭塞预测方法
- 本申请提供一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血流导向治疗后闭塞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接受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DSA影像学资料;DSA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术后即刻和随访的DSA数据;基于术前、术后即刻的DSA数据,通过...
- 李侠张洪晨鲁传豪王娟李亮
- 影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影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U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瘤(IA)破裂风险预测模型(PHASES)评分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破裂高风险组(11例,PHASES评分>3分)及破裂低风险组(21例,PHASES评分≤3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分析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高血脂史占比和动脉瘤长轴与颈宽比(A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破裂高风险组患者病灶最大直径大于破裂低风险组,子囊占比、瘤壁强化占比、形态不规则占比均高于破裂低风险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直径大、子囊、瘤壁强化、形态不规均是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病灶最大直径大、子囊、瘤壁强化、形态不规均是影响UIA患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关注。
- 覃志红杨崇双张建程史天亮席敏
- 关键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影响因素子囊
- 重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风险评估标准的建立
- 2024年
-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病,大部分动脉瘤在破裂前被发现。因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s)与破裂动脉瘤的处理原则不同,UIAs一经发现就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而影响UIAs稳定性的因素多,目前尚缺乏统一、客观的评估标准,且目前国际上的2项评估体系也不适用于中国患者,故建立UIAs的风险评估标准意义重大。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望建立符合我国人群疾病特征的科学、精准、易于操作的UIAs风险评估标准。
- 杨新健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人工智能技术风险评估大数据
- VWI-MRI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的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WI-MRI)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120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稳定性将其分为稳定组(n=64)和不稳定组(n=56),均行VWI-MRI检查,比较2组及5年内不同生长、破裂风险未破裂动脉瘤患者VWI-MRI参数,分析VWI-MRI参数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和5年内生长、破裂风险相关性。结果稳定组与不稳定组、5年内生长风险低高危和破裂风险低高危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是否为分叉动脉瘤、形态、强化形式、瘤壁强化分级和强化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和5年内生长、破裂风险与分叉动脉瘤、形态、强化形式、瘤壁强化分级和强化指数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VWI-MRI检查可用于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并为临床早期评估动脉瘤生长、破裂风险提供参考。
- 方斯杨景云刘吉刚姚桂林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未破裂磁共振稳定性
-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回顾性分析
- 研究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患者临床数据,探讨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
- 熊天元
- 关键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LOGISTIC回归
-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机制及治疗进展
- 2024年
-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IUA)的检出率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远高于健康正常人群,当二者合并出现时优先治疗何种疾病是治疗的要点与难点所在。本文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易于合并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机制及危险因素做一综述,同时对AIS合并IUA患者的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整理,以期为后续临床工作中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使其从后续可能的治疗措施中获益。
- 王怡陆登峰王世鑫刘广杰孙晓欧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s)破裂风险的关系,为其用于UIAs破裂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UI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破裂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分分为低风险组(58例)、中风险组(32例)、高风险组(30例)。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静脉血MBL水平,收集血管造影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MBL水平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烟酒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既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多发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MBL水平、动脉瘤大小、尺寸比、纵横比以及不规则形态动脉瘤占比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BL水平升高(β=7.567,95%CI:6.804~8.331,P<0.001)、动脉瘤尺寸比升高(β=0.534,95%CI:0.260~0.809,P<0.001)是UIAs患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破裂风险UIAs患者MBL水平较高,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MBL可能成为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新手段。
- 戴君侠林群蔡建勇何思思陆川孙军
- 关键词: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尺寸比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神经介入科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174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男性63例,女性111例,年龄(53.9±11.4)岁(范围:23~76岁)。收集并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情况。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系统评估动脉瘤栓塞程度,以OKM分级C级或D级为成功闭塞。结果174例患者(294个动脉瘤)共植入血流导向装置187枚(7种品牌),行单纯支架栓塞151例次,联合弹簧圈辅助栓塞26例次,同时使用2枚血流导向装置5例次。29例(16.7%,29/174)患者发生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包括支架打开不良10例、支架陷入瘤腔3例、导丝异常走位1例、穿支动脉闭塞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5例、脑出血3例、脑缺血3例。10例(5.7%,10/174)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5例(2.9%,5/174)患者术后发生神经功能缺损。共129例患者(179个动脉瘤)完成术后1年随访,OKM分级D级的动脉瘤117个,C级22个,成功闭塞率为77.7%(139/179)。结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满意,但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需要神经介入医师谨慎处理。
- 王晓辉张荣举田楠杜志华刘新峰吕斌边洋曹向宇王君
- 关键词:动脉瘤颈动脉疾病并发症
-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陈悦
- Tubridge和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TFD)和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装置(SFD)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8月至2023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介入医学科收治的62例应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的血流导向装置将所有患者分为TFD组(32例)和SFD组(3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开始至麻醉苏醒时间)及动脉瘤位置(前循环、后循环)、动脉瘤类型(巨大动脉瘤:最大径≥25 mm、大型动脉瘤:最大径15~<25 mm、中型动脉瘤:最大径5~<15 mm、小型动脉瘤:最大径<5 mm)、动脉瘤形态(囊状动脉瘤、单纯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动脉瘤最大径、瘤颈宽度、载瘤动脉直径、术前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动脉瘤壁强化情况。术中参照Surpass颅内动脉瘤栓塞系统治疗大型或巨大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试验(SCENT)与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试验(IMPACT),根据动脉瘤情况选择不同类型血流导向装置及支架直径、长度,血流导向装置置入后即刻造影,若动脉瘤瘤颈处出现“射血征”,则适量填塞弹簧圈,直至动脉瘤体部无对比剂充盈;若血流导向装置释放后即刻造影未见“射血症”,则结束手术。术后即刻造影评估载瘤动脉狭窄[通畅(狭窄率≤50%)、狭窄(狭窄率>50%)或闭塞(狭窄率100%)]情况及动脉瘤闭塞程度,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对动脉瘤闭塞程度进行评估。有效性评估:术后≥1个月进行DSA随访,以末次造影结果为最终随访结果评估术后动脉瘤闭塞程度(OKM分级D级为动脉瘤完全闭塞,其他等级为动脉瘤不完全闭塞)及载瘤动脉狭窄情况。安全性评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mRS评分0~2分为临�
- 肖景锐赵睿张照龙邵黎明谢宜兴赵晓龙刘国平孙成建徐锐
相关作者
- 黄清海

- 作品数:549被引量:2,813H指数:2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介入治疗 栓塞
- 刘建民

- 作品数:966被引量:5,750H指数:2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
- 许奕

- 作品数:419被引量:2,132H指数:2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栓塞 介入治疗
- 张鸿祺

- 作品数:374被引量:2,311H指数:2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硬脊膜动静脉瘘 动静脉瘘 脊髓血管畸形 硬脑膜动静脉瘘
- 赵瑞

- 作品数:158被引量:780H指数:1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栓塞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