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95篇“ 颅内动脉疾病“的相关文章
-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颅内动脉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探究其发病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基于MRI的颅内血管壁成像(intracranial vessel wall imaging,IVWI)相较于传统的血管诊断技术使用了高分辨率、多参数MRI序列不仅可以显示管腔狭窄情况,还可直接显示颅内血管壁及其病理改变,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在该综述中,将介绍IVWI的技术特征、在颅内动脉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评估中的应用,并对IVWI技术做出总结和展望。
- 王旭超于洪昌刘瑾瑾
- 关键词:血管壁颅内血管病变
- 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是一种先进的磁共振技术,打破了常规以血管腔显影诊断血管疾病的成像方法,它凭借高软组织分辨率、高信噪比、多参数MRI序列直接显示动脉壁及其病理改变,近年来其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研究广泛。本文就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夹层、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毕孝杨邱瑞珍唐艳隆杨福军袁金巧刘远洋杜运范潇燕
- 关键词:磁共振颅内动脉疾病
- 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血管壁磁共振成像(HRVW-MRI)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9年11月-2021年12月选取行颅内动脉壁高分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65例,开展HRVW-MRI诊断,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65例患者中,颅内动脉瘤11例,脑栓塞6例,动脉炎5例,动脉夹层14例,烟雾病8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21例。HRVW-MRI检查与DSA及临床诊断一致34例(52.31%),与临床诊断基本一致26例(40.00%),与临床诊断不一致5例(7.69%)。结论:对颅内动脉疾病患者配合HRVW-MRI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脑血管病鉴别诊断准确率,确保患者在后期能够得到早期有效治疗干预,改善预后。
- 周菲王佳欢郑家庆蔡龙波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管壁颅内动脉疾病
-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颅内动脉疾病是导致脑卒中最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众多,早期明确病因对于疾病的治疗极其重要,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用于分析颅内动脉病变,观察动脉斑块及管壁结构,弥补了传统的血管成像技术只显示管腔狭窄程度的不足。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烟雾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及动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在上述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 刘群群刘四斌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瘤
- 高分辨血管壁MRI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血管壁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在颅内动脉多种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颅内动脉壁高分辨磁共振检查的135例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及与DSA和临床诊断结果对照。结果由影像科2名主治医师初步诊断,1名副主任医师及1名主任医师审核,135例患者中,颅内动脉瘤24例,颅内动脉血栓,不稳定斑块30例,动脉炎15例,变异10例,动脉夹层12例,烟雾病10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轻度硬化狭窄34例。112例(82.9%)MRI检查与DSA及临床诊断一致,20例(14.8%)与临床诊断基本一致,3例(2.3%)与临床诊断不一致。结论所以颅内动脉疾病除了DSA、CTA、MRA检查,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检查可协助临床提高脑血管病鉴别诊断准确率发挥重要作用。
- 杨国辉梁玉泉陈燕沈新平吕建勋罗振东
- 关键词:血管壁磁共振成像颅内动脉
- 杂合动脉自旋标记ZTE--MRA在颅内动脉疾病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 目的:探讨静音磁共振血管成像(ZTE-MRA)整合杂合ASL(hASL)标记策略,并用于评估颅内动脉疾病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本研究纳入经临床怀疑或已证实的67例脑血管病患者,分别在3.0T场强下进行基于cASL/hA...
- 王丽娟
-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磁共振血管造影动脉自旋标记
- HR-MRI VWI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9年
- 近年,颅内动脉疾病越来越成为导致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1]。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烟雾病(MMD)、颅内动脉夹层等均可导致卒中发生,颅内动脉疾病所致的卒中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2,3],各种颅内动脉疾病预后及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这类疾病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 刘潇蒋涛
-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烟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 3.0T HRMRI在颅内动脉疾病的应用研究
- 研究目的: 颅内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3.0T HRMRI分析各种颅内动脉疾病的血管壁特征,明确病因,协助临床诊疗。分析引起颅内动脉狭窄原因。由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MCA,本研究通过比较症状性...
- 范章燕
-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脑梗死
- 高分辨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各种颅内动脉疾病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特别是狭窄性颅内动脉疾病,在高分辨磁共振应用前,临床上常难以进行鉴别。高分辨磁共振是唯一可以在活体内观察颅内动脉管壁的检查,且其是可重复性、高场强、无辐射的无创性检查。不同狭窄性的颅内动脉疾病具有不同的管壁特征,高分辨磁共振在鉴别各种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高分辨磁共振的发展,可以逐渐实现精准的影像学诊断。本文对各种狭窄性颅内动脉疾病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范章燕任力杰蔡婧婧
- 关键词:颅内动脉动脉硬化夹层
-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既往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闭塞,进而脑组织灌注不足、缺血坏死,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仅关注狭窄程度不够全面,需结合管壁及斑块稳定性评估卒中风险。
- 王诺吴涛
- 关键词:卒中风险动脉疾病穿支动脉颅内动脉狭窄颅外颈动脉
相关作者
- 王君

- 作品数:186被引量:88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血管内治疗 数字减影
- 刘建民

- 作品数:966被引量:5,750H指数:2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
- 史怀璋

- 作品数:142被引量:6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治疗 卒中 椎动脉
- 李生

- 作品数:154被引量:81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栓塞治疗
- 吉训明

- 作品数:765被引量:6,387H指数:2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脑缺血 卒中 再灌注损伤 缺血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