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1篇“ 预注法“的相关文章
- 小剂量琥珀胆碱预注法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患者麻醉效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琥珀胆碱预注法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疾病患者麻醉效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接受MECT治疗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5 mL生理盐水+2.0 mg/kg丙泊酚+1.4 mg/kg琥珀胆碱,研究组静脉注射0.2 mg/kg琥珀胆碱(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2.0 mg/kg丙泊酚+1.2 mg/kg琥珀胆碱。比较两组的生命体征指标[给药前(T_(1))、通电后1 min(T_(2))、通电后3 min(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麻醉苏醒情况(抽搐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认知功能[麻醉前(T_(0))、麻醉苏醒后2 h(T_(4))、麻醉苏醒后4 h(T_(5))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结果T_(2),研究组的MAP、HR低于对照组(P<0.05);T_(2)、T_(3),两组的MAP、HR均高于T_(1)(P<0.05)。两组的抽搐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4)、T_(5),研究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琥珀胆碱预注法能够有效稳定MECT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MAP、HR,缩短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整体麻醉效果较好。
- 费海涛
- 关键词:琥珀胆碱预注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罗库溴铵预注法在神经监测下甲状腺肿瘤全麻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预注罗库溴铵对米库氯铵快诱导全麻气管插管条件及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神经监测(IONM)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神经监测技术下行甲状腺肿瘤手术的全麻患者90例,按照肌松剂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3组:M组(米库氯铵组)诱导期静注米库氯铵0.15 mg/kg;R组(罗库溴铵组)诱导期静注罗库溴铵0.6 mg/kg;P组(预注组)诱导期先静注罗库溴铵0.06 mg/kg, 3 min后静注米库氯铵0.15 mg/kg,每组30例。比较三组一般情况;全麻诱导肌松剂注入完毕至TOF为最小值时间(T1);肌松剂注入完毕至气管内插管成功时间(T2);气管内插管条件评分;肌松剂注入完毕至TOF恢复达75%时间(T3)和TOF恢复达90%时间(T4);术中神经监测反应情况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P组T1和T2均比M组明显缩短;P组Cooper法气管插管条件评分与R组类似,均优于M组;P组T3、T4与M组无统计学差异,均短于R组;神经监测满意率R组相对较低,与P组和M组有统计学差异。提示R组可能对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初次IONM准确性造成影响,而M组和P组均对IONM无影响。结论:全麻诱导期预注罗库溴铵可加快米库氯铵肌松作用达峰时间,快速提供较好气管内插管条件,而对甲状腺肿瘤手术IONM实施无影响。
- 潘伟姚兰张永强冯雪辛
- 关键词:预注法罗库溴铵甲状腺肿瘤手术
- 不同血管活性药预注法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效果观察
- 2018年
- 目的:对不同血管活性药预注法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待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给予麻黄碱,B组40例给予去氧肾上腺素,C组40例给予多巴胺,对产妇的血压、心率进行记录和比较,同时对三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结果:三组产妇给药5 min和10 min后感觉阻滞高度、输液总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总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产妇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总量高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三组血压均明显高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发现,麻黄碱A组在部分心率较快的产妇中使用可致心率加快,A组产妇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去氧肾上腺素能够稳定产妇心率加快,更为适合这类产妇,而多巴胺对于心率的影响不明显;三组产妇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的pH、PaO_2、PaCO_2、BE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血管活性药预注法均能安全有效预防产妇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对于心率加快应用麻黄碱治疗效果不佳的产妇可给予纯α受体激动剂去氧肾上腺素。
- 戴华
- 关键词:低血压
- 预注法对顺阿曲库铵与等效罗库溴铵麻醉效果的影响比较
- 2018年
- 目的对比预注法对顺阿曲库铵与等效罗库溴铵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A组患者采用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对照B组采用罗库溴铵0.9mg/kg,观察组预注顺阿曲库铵0.015mg/kg,然后在5min后追加给药剂量0.135mg/kg。对比三组患者肌肉松弛药物起效时间、和麻醉有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临床有效时间显著长于对照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B组出现颜面潮红1例,其它两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相较于等效罗库溴铵,使用顺式阿曲库铵药物起效时间较长,通过预注法使用顺式阿曲库铵可以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并且其药物临床有效时间更长,在麻醉过程中更具有可控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崔永芳孙钦艳
- 关键词:预注法顺式阿曲库铵罗库溴铵麻醉效果
- 超声引导下预注法在老年肥胖患者肌间沟阻滞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预注法在老年肥胖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上肢手术老年肥胖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BMI≥26kg/m^2,年龄≥65岁,随机均分成预注组(Y组)和非预注组(F组),每组各3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Y组在可见的臂丛神经干附近预先注入半量局麻药,约2min后,再在新发现的臂丛神经干附近注入余下局麻药;F组在可见的臂丛神经干附近注入全量局麻药。记录两组的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评价桡神经、尺神经及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完善程度;观察并记录并发症。结果Y组完成操作所需时间略长于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F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组正中神经及尺神经阻滞完善率均明显高于F组LP〈0.05)。两纽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下肌间沟预注法,可显著提高老年肥胖患者神经阻滞的完善率,并缩短阻滞起效时间。
- 李振平袁孝忠陈炜孔敏
- 关键词:超声引导预注臂丛神经阻滞肥胖
- 不同剂量预注法对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预注法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年择期手术全麻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18~60岁,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
- 王喻平
-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预注起效时间
- 预注法联合限时法对缩短顺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预注法与时限法联合应用在缩短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中的应用。方法将264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注组、限时组、联合应用组,每组88例,3组患者均应用芬太尼、咪达唑仑以及丙泊酚作麻醉诱导药物,3组患者分别采用预注法、限时法、预注法与限时法联合应用给予肌松药顺阿曲库铵,对比3组患者的姆内收肌神经肌肉传导、诱导前T1百分比、肌肉抽搐抑制90%与100%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3组患者气管插管的优秀率均在72%~7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限时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不存在T1抑制,且预注组T1抑制多于联合应用组(P〈0.05);联合应用组患者姆内收肌达90%与100%时所需要的时间与预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限时组(P〈0.05)。结论将预注与限时法联合应用可以缩短顺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
- 马传辉王响林
- 关键词:顺阿曲库铵预注法肌松监测
- 预注法对米库氯铵组胺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应用米库氯铵预注法对其组胺释放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为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4组(A、B、C、D组),每组各10例。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5 min,对照组(A组)预注生理盐水;B、C和D组分别预注米库氯铵0.014 mg/kg(20%ED95)、0.021 mg/kg(30%ED95)和0.028 mg/kg(40%ED95),预注后2min,给予剩余插管剂量米库氯铵(A组0.21 mg/kg、B组0.196 mg/kg、C组0.189 mg/kg、D组0.182 mg/kg)。在给予米库氯铵前(T0)、给予米库氯铵后2 min(T1)和5 min(T2)三个时间点分别抽取2 m L静脉血样,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组胺浓度,并记录相应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观察患者皮肤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患者T1时点血浆组胺浓度增高,HR增快,MAP降低;B、C、D三组在T1时点的血浆组胺浓度明显低于A组,HR快于A组,MAP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D组T1时点血浆组胺浓度显著降低(P〈0.05),C和D组皮肤潮红发生例数较少。结论:采用预注法能够有效减少米库氯铵诱发的组胺释放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大预注剂量可以进一步减少组胺释放。
- 杨大威陶海勇王欢金孝岠郭建荣
- 关键词:预注法组胺
- 预注法对米库氯铵组胺释放和肌松效应的影响
-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应用米库氯铵预注法对其组胺释放作用和肌松效应的影响,为临床麻醉中米库氯铵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为Ⅰ或Ⅱ...
- 杨大威
- 关键词:预注法组胺肌松效应
- 利多卡因与预注法对顺苯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研究预注法及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能否缩短顺苯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C 3组,A组给予生理盐水0.015 m L/kg,B组给予顺苯阿曲库铵0.015 mg/kg,C组给予利多卡因1.5 mg/kg,3 min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 ug/kg,丙泊酚TCI 4μg/m L,待BIS达到80,开始行肌松校零及监测,同时3组分别给予顺苯阿曲库铵(A组0.15 mg/kg,B组0.135 mg/kg,C组0.15 mg/kg),T 4消失行气管插管,记录TOF基础值,T 4,T 1数值,并行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结果 3组患者T 4、T 1比较: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显著缩短,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气管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注法及静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可显著缩短顺苯阿曲库铵插管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韩丽莹孙燕
- 关键词:预注法利多卡因肌松监测
相关作者
- 董盛龙

- 作品数:18被引量:18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 研究主题:右美托咪啶 呛咳反应 预注法 预注 芬太尼
- 俞渭生

- 作品数:34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麻醉处理 麻醉 单肺通气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 吴嘉宾

- 作品数:17被引量:142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 研究主题:丙泊酚 芬太尼 阿曲库铵 人工流产 复合静脉麻醉
- 邱芸

- 作品数:8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永鼎医院
- 研究主题:丙泊酚 芬太尼 配伍 麻黄碱 预注法
- 陈雷

- 作品数:20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可必特 纤维支气管镜 咳嗽 顺阿曲库铵 预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