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篇“ 预审程序“的相关文章
- 刃迎缕解:行政诉讼预审程序构建之思考
- 2024年
- 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行政诉权得到有效保障,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但伴随而来的是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偏差现象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诉源治理制度设立的初衷。当前,司法实践探索的诉前调解、速裁审理、府院联动在推进解决争议纠纷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作用仍有限。在诉源治理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行政审判资源配置,充分保障行政诉权有效行使,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能动司法理念指引下构筑行政诉讼预审程序,有助于整合利用有限的行政司法资源,保障行政诉权的有效行使,以规模效应推动整体行政审判质效的提升,进而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 卢明春郑林娜
- 关键词:行政争议预审程序
- 从“附属事务”到“独立分流”:诉讼经济视域下行政预审程序之构架与程式——以“三维功能定位”为进路
- 引言"并非所有的行政争议都必须在法庭解决",无疑是对行政预审程序这一探索的最好注脚。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激增,涉诉信访随之增加,成为法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顽疾。从结案方式看,行政诉讼以裁定驳回起诉结案的案...
- 王叶萍王晨安
- 关键词:预审程序庭审程序法官助理经济视域
- 司法责任制背景下的侦查预审程序之改革被引量:5
- 2019年
-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公安机关通过预审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质量把关,防止“起点错”。预审具有核实证据材料、统一证据标准、排除非法证据和监督制约侦查四项功能,应当由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具有丰富的刑事侦查实务经验,警衔级别较高、资格较老的警官主持。它作为侦查阶段的一种预备性审查,具有“准备性司法权”性质,应当保障辩护律师的了解案件情况权、讯问时在场权和听取意见权。预审结果导致刑事案件撤销,应当给予被害人救济。
- 兰跃军
- 关键词:预审
- 论我国刑事庭前预审程序的构建
- 2016年
- "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要真正形成"以审判为中心",对审判前的准备工作就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我国虽然设置了庭前会议来保障刑事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不过就实践来看,其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借鉴国外预审程序的经验对我国的庭前会议制度进行改革,使其具有预审的功能。此外,为实现预审程序的保障作用,我国在构建预审程序时,还需要明确预审案件的范围,并将程序选择权赋予被告人。
- 蔡艺
- 关键词:刑事预审程序
- 经济效益视角下的我国公诉审查程序之完善——兼评法国预审程序
- 2016年
- 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公诉审查程序所追求的重要价值。我国公诉审查程序配置过于繁杂,案件审查效率低下;部分审查程序的缺失使得案件质量缺乏"过滤器"的过滤。法国预审程序作为介于公诉程序和庭前审查程序之间的"桥梁",应为我国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在批判性借鉴法国预审程序的基础上,将两级预审程序压缩为一级程序并融入我国公诉审查程序中,是一种可行选择。
- 刘兆阳
- 关键词:公诉审查预审程序公正
- 我国刑事预审程序的建构
- 刑事预审程序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位于起诉程序和审判程序之间,预审主体根据控方提交的预审申请材料,依职权独立进行审查,并裁决是否将案件交付法院审判的独立刑事诉讼程序。刑事预审程序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预审审查...
- 李甫
- 关键词:刑事诉讼程序正义诉讼结构人权保障
- 比较法视野下刑事预审程序研究
- 2015年
- 预审程序是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其体现了程序公正、人权保障、权力制约、诉讼效率的理念。主要法治国家都规定了较为完善的预审程序,而我国的预审程序现状却不令人满意,存在很多问题,并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本文着眼于对主要法治国家预审制度的研究,以期有利于我国的立法和实践。
- 王晓维
- 关键词:刑事预审程序公正人权保障
- 西方国家刑事预审程序机理之再审视被引量:1
- 2013年
- 在西方国家的刑事审前程序中,最具探讨意义的当属预审程序,换言之,预审程序是审前程序中的代表性程序。西方预审制度具有过滤、分流以及监督案件的功能,可以有效避免法官形成庭前预断并防止庭审形式化,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程序公正,故值得我国借鉴。
- 孙琳琳张创发
- 关键词:预审程序预审法官诉讼效率
- 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问题与完善——以庭前预审程序的构建为路径
- 刑事庭前预审制度是刑事诉讼程序中一项十分关键的程序制度,是联接起诉与审判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刑事庭前预审制度不但可以通过发挥其程序过滤与分流等机能的作用有效地保障被追诉人的人权和促进诉讼公正,而且可以凭借其证据开示与案件材...
- 王延国
- 关键词: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人权保障权力制约
- 草案对公安机关职责分工与预审程序的定位不清
- 2011年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涉及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特别程序等诸多内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9月16日,江西警察学院特邀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江西省公安厅、南昌市公安局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参加刑事诉讼法修改研讨会。学院参加会议的教授和实务部门的专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出了完善建议,并形成修改意见提交全国人大法工委。与会人员认为,刑事诉讼法涉及公检法机关的职权分配、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协调;立法者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兼顾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原则,合理配置公检法的职权,科学设计刑事诉讼程序,促使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更加符合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更加符合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刑事司法公正的期待与需求。本刊特别编发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系列笔谈,涵盖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以及特别程序等各个方面,以期深入探讨和研究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
- 吴秋玫
- 关键词:公安机关预审程序职责分工《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
相关作者
- 潘金贵

- 作品数:331被引量:2,340H指数:24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分布式虚拟环境 XML INTERNET 刑事诉讼 刑事
- 兰跃军

- 作品数:68被引量:2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 研究主题:被害人 刑事诉讼 侦查程序 未成年被害人 审判
- 吴璇欧

- 作品数:32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旅游业 旅游文化 旅游资源
- 吴纪奎

- 作品数:33被引量:261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 研究主题:有效辩护 比例原则 虚假供述 辩护律师 被告人
- 王彧

- 作品数:3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起诉状一本主义 预审程序 和解 化解方式 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