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篇“ 顽固性咯血“的相关文章
支气管动脉CTA对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患者术前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血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手术患者术前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2021年9月的84例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行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根据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结果阳和阴分组来探讨单纯手术组和联合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联合手术)在围手术期的安全,统计两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3天引流、手术方式及术后住院天数有无差异来反映。结果术前CTA为阴的情况下,单纯手术组在术后住院天数优于联合组[(7.1±3.7)天vs(9.7±2.5)天,P<0.05],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方式及术后3天引流量两者并无统计学差异;术前CTA为阳的情况下,联合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方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3天引流量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CTA阴的支扩顽固性咯血患者可行单纯的手术治疗;支气管动脉CTA阳患者行BAE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更高,BAE后更有助于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术前支气管动脉CTA对明确责任血管以及手术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彭保铭庞一雄李雄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肺切除术
介入栓塞加肺叶切除术在顽固性咯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超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简称"介入栓塞治疗")联合肺叶切除术在顽固性咯血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连续收治的20例因顽固性咯血入院,给以行介入栓塞加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
朱建坤金锋
关键词:咯血肺切除术
文献传递
顽固性咯血患者肺叶切除术前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价值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超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简称“介入栓塞治疗”)在顽固性咯血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连续收治的 45例因顽固性咯血入院,需施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肺叶切除术术前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未施行术前介入栓塞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引起咯血的责任血管分布情况、与原发病的关系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SA检查发现研究组20例患者共有出血责任血管 57支,其中支气管动脉(BA)12支,非支气管体动脉(NBSA)侧支循环42支,肺动脉(PA) 3支;研究组结核毁损肺及肺空洞并发曲菌球患者(11例)的NBSA 以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腋下动脉为主(共29支),支气管扩张患者(9例)的NBSA以食管固有动脉、膈下动脉为主(共13支)。介入栓塞治疗后即刻止血13例,占65.0%,咯血减少7例,占35.0%。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00±155)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850±2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P=0.000);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0±35)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0±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P=0.000)。结论 NBSA为顽固性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其分布规律与原发病相关;术前行介入栓塞治疗有助于控制咯血,并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朱建坤刘大伟金锋赵彬王成张运曾乔高锋杨秀珍
关键词:咯血肺切除术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临床上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的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肺结核顽固性咯血患者的作用效果与出血停止时长。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从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肺结核顽固性咯血患者共有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两组,包含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两组患者均开展相同的抗结核化疗方案,然后西医组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而中西医结合组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八珍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作用效果与出血停止时长。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西医组明显增加(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长比西医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肺结核顽固性咯血患者的作用效果优异,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长,促进患者咯血组织的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段晓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的疗效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肺结核顽固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酚妥拉明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咯血停止时间为(1.51±0.48)d,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咯血停止时间为(3.17±0.56)d,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32/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12/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能有效的提高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鹏
关键词: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疗效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的效果。方法 60例肺结核顽固性咯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作为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酚妥拉明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肺结核顽固性咯血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咳血症状,且该方案安全高,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阮文锋武文娟
关键词: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
栓塞治疗顽固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顽固性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PF)血管造影征象,探讨对不同类型BPF患者采用聚乙烯醇(PVA)颗粒和明胶海绵条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的安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5例接受BAE治疗且存在BPF的顽固性咯血患者资料。均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人路,行主动脉及支气管动脉造影,观察BPF的表现,采用医用PVA颗粒、明胶海绵条行栓塞治疗。术后严密监测并发症的发生,评价BAE术后疗效及随访咯血复发情况。结果对15例患者均采用PVA颗粒栓塞瘘口、病变区末梢供血动脉,明胶海绵条栓塞支气管动脉主干,BAE治疗成功率为100%(15/15),共成功栓塞21支病变动脉,影像学表现为瀑布型3支,枯枝型6支,斑片型12支。无异位栓塞、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随访1~3年,1年内3例复发,其中2例为肺癌患者,再次栓塞新病灶区后咯血停止,分别于15、17个月后死亡;另1例为肺结核患者,为痰中少量带血,经临床对症止血治疗一周后出院,未再发生咯血症状。结论支气管动脉一肺动脉瘘血管造影表现形式多样,采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条的栓塞均安全、有效。
王连学王立
关键词:咯血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介入治疗
一种治疗顽固性咯血的肺结核中药胶囊
一种治疗顽固性咯血的肺结核中药胶囊,其药物是由以下优选重量数配比组成:取党参12克、黄精15克、黄芩14克、知母12克、牡丹皮14克、北沙参14克、麦冬14克、牛膝11克、白及16克,仙鹤草16克、百合各18克,阿胶25...
郭伟基托夫郭章发郭香玉
文献传递
中医辨证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我院于2010—2012年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23例肺结核顽固性咯血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梁博文李华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咯血肺结核疗效观察中医辨证疗法咯血患者
肺结核顽固性咯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临床上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的效果。方法:将196例肺结核咯血1周以上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病人在化疗基础上用西药加中药进行辨证施治,以中药八珍汤加味治疗肺结核咯血;对照组100例肺结核咯血病人单纯用抗痨、常规止血和支持疗法。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肺结核咯血病人的止血疗效快、效果好。结论:采用中药八珍汤加味治疗肺结核顽固性咯血使病情缩短、疗效快、康复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季秋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肺结核咯血

相关作者

杨建华
作品数:35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人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IL-8 老年 急救
陈俊卯
作品数:49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护理 ROY适应模式 下肢动脉闭塞症 动脉栓塞治疗
石平
作品数:38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氟替卡松 孟鲁司特 沙美特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杨青
作品数:27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带膜支架治疗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胸主动脉夹层
楚东岭
作品数:91被引量:484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检查 呼吸衰竭 哮喘豚鼠 支气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