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04篇“ 音译“的相关文章
- 音译语汇的流通和语义赋值研究
- 2025年
- 音译是翻译界关注较多的论题,其对人类知识的生产、表征、跨语书写、跨文化交际及话语体系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关于音译语汇的问题、语义赋值及音译语汇定名,缺乏较为系统的探讨。本文拟探讨音译语汇的问题、音译语汇流通的属性与条件,以及音译语汇的语义赋值路径。研究发现,音译语汇最初存在语义空缺的问题,音译语汇的流通具有动态性。音译语汇能否在目的语中流通,即能否具备语符-语义契约关系,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语音、语义以及其他因素。语义赋值的路径主要包括音译+注释、音译+意译+注释、音译+注释+多模态策略等。
- 刘性峰
- 关键词:音译语义空缺
- 满文音译的一种《华夷译语》之考
- 2025年
- 这是基于满文音译《华夷译语》电子版而进行的初步研究。该书作者以及成书年代均不明确,但与1389年刊行的《华夷译语》(甲种本)比较后发现,其词条、排列、汉字等方面几乎相同。虽然该书作者将《华夷译语》作为母版而攥写,但其中除了汉字音译,还采用了满文音译系统。具体而言,“天文门”中的13个词条实施了满文音译。研究还发现,满文纸张一共有两页,其中一页是后修补版。有趣的是,以满文音译时,并未遵循《华夷译语》的汉字音译法,而是基于清代蒙古语词汇及其读音。
- 呼日勒巴特尔
- 一种基于区别性特征的神经语音音译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别性特征的神经语音音译方法,属于语音识别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用端到端的语音识别技术识别音频,然后基于区别性特征对识别序列进行规则性的转换。其中,端到端语音识别部分接收英语语音并识别出对应的国际音标IP...
- 郭宇航王志鹏陈朔鹰
- 机器音译研究综述
- 2024年
- 机器音译是基于语音相似性自动将文本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其是机器翻译的一个子任务,侧重于语音信息的翻译。音译后可知道源单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发音,使不熟悉源语言的人更容易理解该语言,有益于消除语言和拼写障碍。机器音译在多语言文本处理、语料库对齐、信息抽取等自然语言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阐述了目前机器音译任务中存在的挑战,对主要的音译方法进行了剖析、分类和整理,对音译数据集进行了罗列汇总,并列出了常用的音译效果评价指标,最后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音译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该文旨在为进入该领域的新人提供快速的入门指南,或供其他研究者参考。
- 李卓王志娟赵小兵
- 关键词:音译语料库评价指标
- 汉语音译与方言
- 2024年
- 本文从汉语的音节显赫特征、汉字的特点和共同语的权威几个方面探讨汉语的方言差异对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影响。音节显赫使得汉语及各方言都只能用自己的库藏音节来音译,放大了方言音译之间的差异。汉字具有超时空性,不同时代和不同方言的汉字读音存在基于同源关系的对应规律。汉字译名因此有了超越具体音值的跨时代跨方言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便于中文社团内的交流,共同语的权威性强化了这种一致性。同时,方言差异也可能会放大译名方言音值的差异,有时带来语音保真度的显著降低。据此,论文对汉语译名策略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在保证译名一致性的同时提高译名的音值保真度。
- 刘丹青
- 关键词:音译方言汉字超时空性
- 外国人名音译语音偏差原因探究
- 2024年
- 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数量激增,其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主要参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姓名词典》中对英语人名的翻译,以英、汉语的语音体系及社会、历史因素为基础,对音译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差成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人名音译不仅受到英、汉语语音体系在辅音、元音及音节层面的不对等的内部因素影响,还受制于包括方言介入、语义干扰、主观误读在内的社会、文化等外界因素。
- 朱诗婷
-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语音学音译词
- 西方作家在华旅行书写的音译研究
- 2024年
-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的背景下,随着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共融,翻译和旅行书写之间的关系开始凸显。旅行书写可以视作一种无源文本的文化翻译,即将他者文化文本化的实践。本文以7部西方作家的在华旅行书写作品为研究对象,发现通过音译这种翻译方法保留汉语语言和文化的特征是一种比较突出的现象,这与西方译者通常将汉语异语特征最小化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基于汉语音译,本文进一步阐释了当今语境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在海外的生存空间,以期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中国国家形象对外构建提供借鉴。
- 董琇郭嫣然
- 关键词:文化翻译音译
- 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的音译规范研究
- 2024年
- 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文本的英文音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在进行英译音译时应遵循的规范。首先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音译的价值与原则,明确加强音译规范性的要求。其次介绍常见的文本英译音译的类型,涵盖人名、地名、官职典章制度以及文学艺术领域的专有名词等。最后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文本的英文翻译实践,归纳音译所应遵循的标准,以增强文本翻译的规范性和精确度,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音译准确性和规范性,从而切实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左娟霞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
- 二手专有名词音译理据的认知语法析解
- 2024年
- 与其他专有名词的翻译方法不同,二手专有名词只能音译。文章以认知语法的象征观为理论框架,通过阐释二手专有名词在音位极和语义极层面的语法配价关系,解析二手专有名词适用音译原则的认知动因。研究发现:(1)二手专有名词的语言特征是词性混搭和语义混搭;(2)在音义象征关系中,二手专有名词缺失一个整合和两个合成核心环节,致使语义消减的同时凸显语音;(3)汉语和外来语的表意和表音冲突是二手专有名词音译的深层根源。研究表明,音义象征观能够对二手专有名词的音译提供较为合理的认知动因解释。
- 魏宏泽
- 关键词:音译混搭认知语法
- 简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与民族交往关系
- 2024年
-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或者各地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出现一方语言的词汇被对方语言音写使用、在对方语言中以音译的形式广为流传的情况。中国古代的一些北疆民族没有形成文字,或者现在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他们的语言部分消失或者全部消失。这些民族与汉族交往,在汉文古籍中留下了以汉字音写的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其他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可以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交流,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保护并且得以传播。以汉语音译其他民族的语言,能够促进各民族交往,增进理解和尊重,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以其他民族的语言来音读、音写汉语内容为切入点,分析音译学之中以非汉族语言来音读、音写汉语的重要性,及其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吉日嘎拉
- 关键词:民族语言汉语
相关作者
- 刘祥清

- 作品数:58被引量:4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音译 翻译 中国英语 英语 可译性限度
- 聂鸿音

- 作品数:173被引量:71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西夏文 佛经 西夏语 翻译 党项
- 金其斌

- 作品数:49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翻译 音译 译名 《新华新词语词典》 汉语新词语
- 顾满林

- 作品数:11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汉文佛典 音译 音译词 用语 佛经
- 孙道功

- 作品数:57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标注语料库 句法语义 词汇语义 语义制约 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