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篇“ 面神经保留“的相关文章
- 听神经瘤面神经保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 研究目的: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着重探讨在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中,影响面神经保留的相关因素,从而为神经外科医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保护面神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在2000年1...
- 孙瑞
- 关键词: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损伤并发症神经保留
- 文献传递
- 面神经保留程度对神经再生及重建眼轮匝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保留不同程度的再生面神经对面神经-舌下神经侧-侧吻合术后大鼠眼轮匝肌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分组的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4组大鼠均行面神经钳夹线拴损伤及面神经-舌下神经侧-侧吻合术(简称吻合术)。术后3个月,A组(对照组):模型建立后不做任何处理;B组:横截断结扎线近头端面神经1/3部分;C组:横截断结扎线近头端面神经2/3部分;D组:于面神经结扎线近头端全部离断面神经。分别于吻合术后1、2、3个月和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采用瞬目反应评分评估大鼠患侧眼睑的闭合程度;行运动诱发电位(MAPs)检测大鼠患侧眼轮匝肌的动作电位幅度及波幅下面积;神经元逆行示踪检测面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内阳性神经元的数量;面神经及移植神经半薄切片计数髓鞘数目。结果4组大鼠吻合术后1、2、3个月的瞬目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47、11.00、10.61、19.13,均P<0.05);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4组瞬目反应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06,P<0.05),其中D组分别低于A组和B组(均P<0.01);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刺激面神经吻合口近头端及移植神经中点,4组的MAPs波幅及波幅下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56、11.86、6.33、4.65,均P<0.05),其中D组的MAPs波幅及波幅下面积均低于A组(均P<0.05)。神经元逆行示踪显示,4组的面神经核内阳性神经元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2,P<0.05),其中D组的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低于A组和B组(均P<0.05)。4组的面神经干及移植神经中段髓鞘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33、6.35,均P<0.05),其中A组分别高于C组和D组(均P<0.05)。结论面-舌吻合术中保留面神经结构完整性具有积极意义,至少保留2/3再生面神经对眼轮匝肌恢复有利。
- 庄园王彬彬张绍东历俊华万虹冯洁李德志刘松
- 关键词:面神经舌下神经眼轮匝肌
- 显微切除听神经瘤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保留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在显微切除听神经瘤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保留的价值。方法 46例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患者,根据手术中是否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分为实验组(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与对照组(未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5.7%,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1.3%,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7.0%(功能良好10例,可接受10例,差3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3.9%、65.2%、60.9%(功能良好6例,可接受8例,差9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显微切除听神经瘤手术患者于术中进行神经电监测,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并显著提升患者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 郑一科戚进聪徐力
- 关键词:听神经瘤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保留
- 听神经瘤术中电生理监测提高面神经保留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采用电生理监测对提高面神经保留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4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听神经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电生理监测组132例,对照组112例未行术中监测。对比分析两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术后2 w内的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结果电生理监测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0.9%,Ⅲ级及以下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4.8%;对照组解剖保留率为81.3%,Ⅲ级及以下功能保留率为65.2%,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 张磊胡国汉卢亦成陈菊祥骆纯丁学华吴小军
- 关键词: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肌电图
-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研究
-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策略和面神经保留技术,以提高此类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对59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大型听神经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后期27例患者手术在面...
- 刘新军
- 关键词: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病例分析
- 文献传递
- 显微切除听神经瘤与面神经保留技术的探讨(附60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面神经的保留。方法对59例听神经瘤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经迷路入路,开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最大径6.2cm×6.0cm,术中注意肿瘤与蛛网膜边界,并沿该边界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锐性分离面神经与肿瘤的界面;磨开内听道,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内听道内肿瘤。注意保护面神经的滋养血管,如面神经与肿瘤包膜粘连紧密,则不强求全切除肿瘤;同时注意保护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岩静脉、后组颅神经及脑干。结果肿瘤全切除57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3.3%,手术死亡1例。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1]:Ⅳ级31例,Ⅲ级19例,Ⅱ级9例,Ⅰ级1例。术后一年随访,肿瘤均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地全切除肿瘤,大大提高了面神经的保全率,做到微创、减少并发症。
- 袁苏涛黄继仁陈仲仪陈明武杨波魏晨斌
-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面神经保护
- 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的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的保留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面神经功能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的22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成功保留20例,未能保留2例,其中1例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结论:面神经功能监测,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病理解剖知识对面神经保留是至关重要的。
- 孙圣礼刘佳赋王连平舒毓高谌南武
- 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及面神经保留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及保留面神经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6年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23例听神经瘤病人。结果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3例,部分切除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5例。随访6月 ̄4年,全切18例中复发1例,面神经功能恢复12例。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能全切听神经瘤,解剖保留面神经,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 刘伦波徐宏韩杨云周增俊曾义
-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面神经
- 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保留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8
- 2004年
-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听神经瘤手术中有很多因素影响面神经的保留。随着肿瘤体积的增长,面神经保留率逐渐降低;手术入路的选择(经迷路入路、经中颅窝入路、经乙状窦后入路)和患者年龄对术后面神经功能的保留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术者经验的增加面神经保留率提高;术中面神经监测可使面神经保留率提高,同时可判断面神经预后。另外,术前的放疗等使面神经保留难度加大。
- 周翔周范民
- 关键词:听神经瘤手术治疗面神经手术方式
-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面神经保留
- 2004年
- 冯东侠周新民高恒徐卫东顾其方那汉荣
- 关键词:听神经瘤面神经显微外科
相关作者
- 胡志强

- 作品数:178被引量:39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脑积水 神经内镜治疗 脑室内肿瘤 梗阻性脑积水
- 江涛

- 作品数:326被引量:2,059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神经胶质瘤 脑胶质瘤 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 傅先明

- 作品数:417被引量:1,30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导航 帕金森病 难治性癫痫 癫痫 胶质瘤
- 郭秀元

- 作品数:32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脑肿瘤 外科手术 大型听神经瘤 脑脊液 显微外科手术
- 陈覃

- 作品数:124被引量:313H指数:9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