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4篇“ 非语言沟通“的相关文章
护士为主导的压力接种护理配合非语言沟通对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2025年
探讨护士为主导的压力接种护理配合非语言沟通对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的80例患者,根据接种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实施护士为主导的压力接种护理配合非语言沟通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疫苗接种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其抑郁和焦虑水平更低;SF-36评分则显著更高,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整体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疫苗接种依从性方面,观察组表现得更好,观察组完成第2-5针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患者更多,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其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还能提升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
金丹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
护理人员非语言沟通能力对社区康复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及应该用效果
2025年
分析社区康复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护理人员非语言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具体疗效。方法 截取86例本社区中的康复治疗患者进行研究,病理选取时间为2023年10月~2024年10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其中43例实施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剩余患者实施护理人员非语言沟通能力,组成研究组,评估具体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研究组更优,与参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当治疗社区康复的患者过程中,重视护理人员非语言沟通能力,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增强病人的依从性,确保病人的康复疗效,改善病人的生存品质,维持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适合推广。
李佳佳
关键词:社区康复治疗生活质量护理人员
非语言沟通在儿保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4年
探究非语言沟通在儿保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2例研究对象从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儿童中选取,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对照组儿童接受语言沟通护理,观察组采用语言非语言沟通相结合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种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非语言沟通应用在儿保护理当中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朱吉华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2024年
随着教育的发展,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许多留学生选择来到我国进行学习深造,我国许多高校也通过积极引进留学生来丰富教育内容,提升自身教育水平与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对于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之中,面对着许多的挑战,来华留学生同样在高校课堂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虽然来华留学生许多都懂一些汉语,但是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对于自身汉语能力不自信,再加上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与我国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着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通过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则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本文将对于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苏洹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非语言沟通跨文化教育非语言沟通跨文化教育
非语言沟通在婴幼儿烧伤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语言沟通在烧伤婴幼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婴幼儿烧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烧伤程度、烧伤原因、并发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卧床、病情观察、呼吸道通畅、药物护理、创面护理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哭闹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MBP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儿哭闹时间显著降低,患儿家属满意度同样显著提高(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are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with burns. Methods: 90 cases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with burns were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ized numerical table method,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age, gender, burn severity, cause of burns, and complications (P > 0.05).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bed rest, observation of condition, maintaining airway patency, medication care, wound care, etc.),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addition to routine care. The pain levels, crying duration,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MBPS scores of the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rying du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Family satisfactio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 0.05). Conclus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in and crying duration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with burns and improve family satisfaction, thereby enhancing clinical care and treatment outcomes.
李淑萍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婴幼儿烧伤
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探讨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非语言沟通技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护患关系以及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非语言沟通能力。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关系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的面部表情、目光交流、肢体语言、语调语气、个人形象评分及NTS-A总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研究发现,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培训,能够显著提高其非语言沟通能力。
邵珊
关键词:儿科护理非语言沟通护患关系沟通能力
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4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语言沟通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和采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观...
彭静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技巧儿科护理护理工作
非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对于肠胃炎患儿的护理价值
2024年
探讨非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对于肠胃炎患儿的护理价值。方法 于2022.11-2023.11,收录6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非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结果 比较P<0.05。结论 运用个性化护理与非语言沟通结合,能够更好地满足患儿的需求,增进医患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强玉琴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个性化护理肠胃炎患儿
家长与孩子的心灵沟通——非语言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技巧探究
2024年
文章主要阐述了非语言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技巧,通过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归纳出七种非语言沟通技巧,这些技巧可以为家长在家庭教育的沟通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非语言沟通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在家庭教育沟通中,很多家长只重视语言沟通却忽视了非语言沟通,事实上非语言沟通可以传递出用语言不易或无法表达的微妙的情感情绪,使家长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进而使沟通的过程自然地产生共鸣和互动。家长有必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并恰当地运用到与孩子的交流中,提高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效能。
赵敏
关键词:家庭教育非语言沟通
五常法管理联合非语言沟通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机体应激和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五常法管理联合非语言沟通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机体应激和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采用消化内镜检查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39),将2021年4月至2021年6月实施五常法管理联合非语言沟通进行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9),对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机体应激情况、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机体应激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皮质醇(Cor)、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升高,但观察组患者Cor、ALD、NE均低于对照组(P<0.05);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生内镜消毒不合格、急救措施不到位等安全事件,观察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12%(2/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0%(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6.92%和97.44%;两组整洁率分别为68.23%和94.87%,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整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常法管理联合非语言沟通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少机体应激,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此外,两种方法联合还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诊疗顺利进行。
蔡道玲秦帆农玉霞
关键词:消化内镜检查五常法非语言沟通机体应激安全事件

相关作者

林德娟
作品数:10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非语言沟通 情商理论 心脏停搏 咳嗽
张绍蓉
作品数:64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护理 护患沟通 医患沟通 青光眼患者 眼科
白燕
作品数:16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 沟通形式 主动脉夹层
吴佩雁
作品数:85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异位妊娠 母乳喂养 甲氨蝶呤 影响因素
黄雪琴
作品数:39被引量:437H指数:1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机械通气 非语言沟通 医院感染 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