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5篇“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文章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治疗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可靠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临床妇科收治的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和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3636,P=0.0038);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3,P=0.7968)。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控制效果理想。
黄文海邓雪如余月红陈桂妹黄映凤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学及耐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病原学及其耐药的流行病学特征,以积累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方法应用回顾研究与前瞻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5643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相关资料,应用SAS 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体7765株,其中支原体属检出4275株占55.05%,衣原体属检出3490株占44.95%;检出病原体对四环素耐药率最低,为1.15%,其次为米诺霉素、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16.10%、25.58%,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均>50.0%。结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应重点监测,参照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李丽萍
关键词: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属衣原体属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检测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余杭地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丽拓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支原体阳403例,阳率为70.21%,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以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率分别为54.01%、1.39%和14.81%,男女感染率分别是37.66%、7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对所有支原体有较高的抗菌活。结论支原体感染是引起淋球菌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常见病原体,感染以UU为主,且女高于男,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更高,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周灵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解脲支原体支原体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三种用药方案治疗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3种用药方案治疗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调查方法,分别对阿奇霉素(A组)、多西环素(B组)、依诺沙星(C组)治疗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3.33%,90.91%,总成本分别为878.0,1 473.7,1 098.8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76,15.79,12.09,B、C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为50.91,23.79。结论 C方案(依诺沙星)治疗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为较佳方案。
于海燕于琳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阿奇霉素多西环素依诺沙星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701例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泌尿生殖道病原支原体药敏定量培养板试剂盒对701例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701例标本中,培养出支原体306株,检出率为43.65%,其中解脲支原体(UU)检出率为35.24%、人型支原体(MH)检出率为1.14%、UU+MH检出率为7.28%。男培养阳率为39.58%,低于女的46.41%(P<0.05);20~40岁年龄段培养阳率为62.35%,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已婚者培养阳率为50.74%,高于其他婚姻状态者(P<0.01)。UU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较为敏感;MH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较为敏感;UU合并MH感染对交沙霉素、诺氟沙星敏感。结论交沙霉素可推荐作为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冯华荣张培东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药物敏感性
病门诊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965例支原体检测及耐药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病门诊就诊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者(NGU)的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诊断试剂盒对965例拟诊为NGU的患者的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以及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965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436例(45.18%),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333例(34.51%),人型支原体(MH)阳28例(2.90%),UU合并MH阳75例(7.77%)。女支原体阳率高于男(P<0.01),UU感染率高于MH(P<0.01)。UU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较为敏感,UU合并MH以及MH感染均对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敏感。结论本组NGU感染以UU为主,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
曾月静解士海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耐药性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非淋菌性尿(宫颈)炎(NGU)的主要病原,由于检测手段的局限,导致临床的盲目治疗,致使其耐药逐年增高。近年来,由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普遍引起重视。本文采用IST试剂盒...
刘军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非淋菌性感染药敏试验菌落计数
文献传递
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评价克拉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感染的疗效。方法7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用克拉霉素250mg,po,bid;对照组38例,用左氧氟沙星200mg,po,bid;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5.0%,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率65.8%,总有效率86.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女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
冯洁
关键词: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泌尿生殖系感染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M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了解支原体的耐药状况.方法:用生物梅里埃公司试剂盒,检测了578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并对支原体检测阳标本进行计数和药敏试验.结果:三种病原体总检出率49.31%,其中单种病原体检出率44.64%(258/578),MU和MH混合感染率为4.67%(27/578);MU与MH感染以21~40岁为主,占阳患者的74.81%(193/258).MU耐药最高的是壮观霉素,为93.56%,MH耐药最高的是氧氟沙星,为96.63%,MU和MH混和感染的耐药最高的是壮观霉素,为97.86%.结论:CT,MU,MH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MU最常见.支原体易产生耐药,因此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党冬梅刘晓斌杨建军高燕
关键词:尿道炎支原体属抗药性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本区解脲支原体(Uu)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状况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检出47例阳株,阳率23.98%,其中男14.29%,女28.57%。药敏试验结果:克拉霉素(CLA)、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交沙霉素(JOS)、阿奇霉素(AZI)、司帕沙星(SPA)、罗红霉素(ROX)、氧氟沙星(OFL)、壮观霉素(SPE)、环丙沙星(CPF)敏感率分别为85.11%、82.98%、82.98%、80.85%、61.70%、46.81%、44.68%、23.40%、14.89%、12.77%。结论:解脲支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黄文焰田培宝
关键词:非淋球菌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

相关作者

李煊
作品数:18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耳穴贴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疗效观察 斑秃丸 联合穴位注射
于琳
作品数:16被引量:61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配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成本-效果分析 细菌感染
陈京
作品数:53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钢丝绳传动 百叶窗 灭菌 轮椅 乘车
周轼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病人来源 药敏分析 STD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 人型支原体
陈芊
作品数:27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益肾调肝汤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障碍 子宫腺肌症 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