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非正规住房“的相关文章
- 非正规住房包容性治理理念与策略
- 2024年
- 以城中村为代表的非正规住房治理面临规模大、风险高、治理难等诸多挑战。在中央提出“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政策背景下,亟需探讨综合性的非正规住房治理对策。本文首先回顾了非正规空间治理相关理论及其实践;其次结合我国非正规住房治理现状,提出包容性治理理念;进而借鉴巴西圣保罗、美国纽约,以及中国深圳和北京等地的非正规住房治理创新实践经验,从准入、使用、运行三个维度提出包容性治理策略。
- 陈宇琳
- 关键词:非正规住房
- 从拆除到赋能——巴西非正规住房的演进历程、价值转向与政策启示
- 2024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以非正规住房为代表的城市“非正规性”问题不断涌现,既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也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非正规住房的研究进展,并以非正规性的价值转向为视角,分析了巴西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非正规住房治理从“拆除”到“赋能”的发展历程,并于文末探讨了其对我国非正规住房治理的启示。
- 于江浩田莉
- 包容性视角下非正规住房治理研究——以巴西圣保罗为例被引量:3
- 2023年
- 在我国非正规住房治理转型背景下,本文基于包容性理念提出“空间包容—制度包容—实施包容”分析框架,并以非正规住房改造卓有成效的巴西圣保罗为例展开研究。笔者在回顾圣保罗非正规住房治理历程的基础上,对其包容性治理的实施机制进行总结:空间维度上,圣保罗构建了覆盖非正规用地、贫民窟、群租房、公共住房等多种类型的非正规住房综合治理体系;制度维度上,通过保障土地使用权、划定特别社会利益区、多方获取资金、搭建项目统筹平台等方式,保障非正规住房正规化的顺利实施;实施维度上,针对生存、发展和社会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推动非正规住房的环境提升、设施改善和社区赋能。最后,笔者针对我国非正规住房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建议:完善非正规住房空间谱系;推动非正规住房纳入城市公共住房体系;采取空间提升与社会发展并重的非正规住房治理对策等。
- 洪千惠陈宇琳
- 关键词:非正规住房城市更新
- 非正规住房的正规管理——北京城中村综合整治的挑战与应对被引量:2
- 2023年
- 保障非正规居住空间的消防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制约非正规居住空间发挥可负担住房功能的关键所在。本文聚焦量大面广的保留型城中村,通过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两个典型城中村的案例分析,对保障城中村安全有序运行的自主整治提升策略及其实施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城中村的形成过程、建筑布局特征和建设管理模式。
- 陈宇琳朱辰宇翟灿灿
- 关键词:居住空间综合整治城中村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 县城郊区村落非正规住房的人口流动和乡村城镇化效应——基于福安市三个城郊村落的案例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当前中国乡村地区正在发生着新一轮的自下而上的非正规城镇化进程,孕育于乡村集体土地上的非正规产权房是其中的一股特殊力量,但往往由于其“非正规性”而被忽视。文章基于福安市3个典型城郊村落的调研,揭示非正规小产权房的人口流动和乡村城镇化效应,并探讨其潜在问题。研究表明:(1)小产权房的发展使得乡村在就业结构、土地利用、物质景观和经济业态等方面历经了向非农化、城镇化和多样化的转变;(2)以小产权房为媒体吸引外来人口定居并在县域内形成链式和递进式的流动路径,本地村民通过建设/出售小产权房实现土地变现,并迁居城镇,提高了官方城镇化水平。研究认为,以小产权房为载体而带动的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效应,在现行法律约束和制度管理下存在发展和治理问题,如何有效应对是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 林李月朱宇林坤
- 关键词:小产权房人口流动
- 国际非正规住房空间测度进展与政策启示--基于三个研究案例的比较
- 2021年
- 伴随我国的快速城市化与经济高速增长,非正规住房空间广泛存在并不断扩张。这些区域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为低收入人口提供住所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随着传统的运动式拆违、大规模异地安置等治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基于精细化测度与评价的综合治理需求日趋强烈。本文以美国、非洲、印度三个非正规住区测度探索作为案例,梳理非正规住房空间测度的思路和研究重点,并从“非正规住区的多维价值”、“精细测度下的分类施策”等角度为我国非正规住房空间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 于江浩
- 关键词:住区非正规住房
- 大都市郊区的非正规住房形态与空间治理逻辑--基于沪郊经验的思考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试图将大都市上海对郊区非正规住房的产生和治理实践放置在郊区城市化的阶段性维度上加以理解,并引入空间生产的理论分析角度,将郊区城市化区分为“分散开发”阶段和“整体发展”阶段。“分散开发”阶段下的空间生产模式存在着土地开发权和空间生产权相对分散的配置现实,基层政府、村集体、农民、“二房东”等主体大量参与了非正规开发和空间生产,并由此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包括非正规住房在内的“违规空间”。“整体发展”阶段的空间生产模式则代表一种更加集中化、更加资本密集的、更加倚重文化资本和环境品质提升的土地开发和空间生产实践,这种空间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基层政府、村集体、农民和“二房东”群体的非正规开发和空间生产能力,并且通过施加对包括非正规住房在内的“违规空间”的规范化治理来实现一种符合城市总体发展理性的空间再生产。
- 叶敏姚梦肖
- 关键词:大都市非正规住房
- 发展中国家非正规住房市场的政策反思被引量:5
- 2019年
- 本文通过评述学者和实践者基于来自巴西、印度和中国的实证经验,对城市非正规住房市场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世界银行进行项目研究时政策制定者对非正规住房的观点,其次对就地升级、提供私有产权和贫民窟再开发三种主要政策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为达到更好的非正规住房市场干预效果有待解决的问题。
- 比什.桑亚尔陈宇琳
- 关键词:非正规住房房地产市场贫民窟
- 中国大城市非正规住房与社区营造:类型、机制与应对被引量:16
- 2019年
- 中国大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十分多元的非正规现象。以往对非正规居住空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本文试图从更为综合的社区视角,对包括住房、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非正规社区空间进行研究,以丰富对非正规性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并为理解非正规经济提供社区日常生活的视角。首先,基于对中外非正规居住现象的比较,提出"准入—使用—运行"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职能和市民需求结合的角度,阐释非正规居住现象产生的原因。其次,对计划经济时代以来的传统街区、商品房社区和流动人口社区三类典型社区的非正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解读。最后,提出非正规居住和社区营造的规划治理对策。
- 陈宇琳
- 关键词:非正规经济住房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大城市
- 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与非正规住房市场研究
- 本书对北京市外来人口聚居区及非正规住房市场开展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借鉴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遥感影像处理、空间计量模型等相关技术,对社区尺度下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识别...
- 刘盛和
相关作者
- 赵静

- 作品数:54被引量:5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非正规住房 城中村 非正规 等级规模结构 公园游憩
- 闫小培

- 作品数:176被引量:3,877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规划 城中村 城市 土地利用 影响因素
- 陈宇琳

- 作品数:76被引量:1,0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 建筑 非正规住房 非正规经济 大城市
- 马航

- 作品数:37被引量:212H指数:9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研究主题:城中村 旧工业区 城市边缘 村落 城市更新
- 张小平

- 作品数:12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研究主题:低碳 碳排放 碳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