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8篇“ 静脉注射造影剂“的相关文章
静脉注射造影剂行内耳相关疾病3D-FLAIRMRI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行内耳增强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成像(three-dimensional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FLAIR MRI)的可行性及相关影像的特征分析。方法:对以突聋、耳鸣、眩晕等相关临床表现入院的患者及正常志愿者进行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行3D-FLAIR MRI增强成像,判断是否存在内耳内淋巴积水以及分析内外淋巴显影情况。结果:除了1例梅尼埃病患者出现明显的内淋巴积水征象,其他的突聋、耳鸣及听力减退患者及正常志愿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内淋巴积水。结论: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行内耳增强3D-FLAIR MRI可以显示内外淋巴的情况,对于各种原因所致内耳疾病可以进行直观显示,尤其可以为梅尼埃病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陈敏侯洪伟庞秀红夏建国田为中苗重昌
关键词:内淋巴积水内耳增强磁共振成像梅尼埃病
胃癌诊断中应用口服超声造影剂联合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效果探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胃癌诊断中实施经口服超声造影剂联合经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方式的效果情况并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被临床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单一口服超声造影剂的方式,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方式。对两种措施的胃癌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对比,并且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和放化疗后胃壁在超声下显现的峰值强度、基础强度(PI、BI)改变情况进行测评。结果:参照组患者的胃癌诊断准确率为65.00%,而研究组患者的胃癌诊断准确率为90.00%,经比较,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手术之前,研究组病例的胃肿瘤区胃壁峰值强度、基础强度分别是(19.45±2.31)dB、(27.36±1.90)dB,在进行手术实施化疗以后,胃肿瘤区胃壁峰值强度、基础强度分别是(14.08±2.20)dB、(21.93±2.26)dB,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服联合经静脉注射造影剂举措,在胃癌的术前影像诊断、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方面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少君
关键词:口服静脉注射造影剂胃癌
经左右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对颈部CTA检查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左、右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对颈部CT血管成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80例行颈部CTA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对比注射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左侧肘静脉组(A组,n=40)和右侧肘静脉组(B组,n=40),对两侧颈总动脉CT强化值、颈总动脉强化CT值≥250 HU的百分率、颈部侧支静脉对比充盈情况及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周围硬束干扰情况进行判读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A与B组的两侧颈总动脉强化值分别为428.2±134.9、424.9±122.8(A组)及451.2±115.7、438.9±136.3(B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9,P=0.429;t=-0.467,P=0.643),A组中颈总动脉强化值高于250HU的占82.5%,B组中高于250HU的占95.0%;A组中颈部侧支静脉对比充盈情况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两组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周围硬束干扰情况无明显差异(χ~2=2.143,P=0.143)。结论经右肘注射造影剂可有效避免颈部侧支静脉伪影干扰提高颈动脉血管造影图像质量。
徐华林周寒松陈万洪夏学平赵青
关键词:颈部注射部位
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药液外渗的护理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并分析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药液外渗的护理体会。方法方便选取该医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临床上进行CT增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患者共计98例,观察患者的注射造影剂后的现象,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98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药物外渗的情况,占8.16%。对8例患者药物外渗原因进行分析,其中最多的是血管选择不当,占50.00%(4/8),其次是患者自身因素,占25.00%(2/8),然后是固定不良,占12.50%(1/8)。8例外渗组与90例非外渗组进行比较,发现在基础合并症和注射血管位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进行早期预防护理措施,可以防止药液外渗;一旦出现药液外渗,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防止疾病加重。
徐惠华
关键词:静脉注射造影剂药液外渗护理体会
左右肘静脉注射造影剂行颈部CT血管造影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左右肘静脉注射造影剂行颈部CT血管造影效果。方法选取德清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250例进行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右肘静脉注射造影剂与左肘静脉注射造影剂的不同,扫描范围为患者颅底鞍区到主动脉弓,进行对比分析,记录2组患者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结果。进行检查前,可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相关注意点,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消除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结果左侧肘静脉中,1例患者图像成像结果为优秀,1例图像成像结果为良好,48例图像结构评价为差。右侧肘静脉中,160例患者图像成像结果为优秀,30例图像成像结果为良好,10例图像结构评价为差。右侧肘静脉组图像成像结果优良率为95.0%,高于左侧肘静脉优良率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肘静脉注射造影剂行颈部CT血管造影效果优于左肘静脉注射造影剂,成功率较高,可显著提高血管成像质量。
沈雯李广军徐宏亮
关键词:肘静脉造影剂
胃充盈超声联合静脉注射造影剂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6年
胃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寻找非侵人性、简便、安全、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已成为临床迫切需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进展期胃癌在应用胃充盈超声联合静脉注射超声造影技术(超声双重造影)的超声显像特点,并与增强磁共振诊断结果比较,探讨其临床可行性。
周素芬尹家保杨浩钟静安鹏徐平
关键词:超声造影技术静脉注射造影剂进展期胃癌胃充盈磁共振诊断显像特点
鼻咽癌螺旋断层治疗计划中静脉注射造影剂量计算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螺旋断层治疗(HT)中静脉注射造影剂所致CT值变化对量计算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10例己行CT平扫(C-)+增强(C+)并接受HT的NPC患者资料,在计划验证模块用C...
解传滨徐寿平戴相昆王小深丛小虎巩汉顺葛瑞刚鞠忠建
关键词:鼻咽癌螺旋断层治疗造影剂静脉注射
鼻咽癌螺旋断层治疗计划中静脉注射造影剂量计算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螺旋断层治疗(HT)中静脉注射造影剂所致CT值变化对量计算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10例已行CT平扫(C-)+增强(C+)并接受HT的NPC患者资料,在计划验证模块用C+图像替代C-图像实施量再计算,选取靶区及各兴趣器官内10点读取原计划和验证计划CT值和点量行对比分析。结果:C-与C+靶区量偏差为0.31%,各兴趣器官中血管差别最大为1.13%。腮腺量差为0.55%。脑干差别最小,量差为0.39%。结论:在C-与C+条件下HT计划量计算差别较小,理论上可直接在增强CT图像上行计划优化,但考虑血管等CT值变化较大,对每次治疗前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自动灰度配准会产生一定影响可能,故在临床运用中需谨慎。
解传滨徐寿平戴相昆王小深丛小虎巩汉顺葛瑞刚鞠忠建
关键词:鼻咽癌螺旋断层治疗造影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经口服超声造影剂联合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口服超声造影剂联合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至2015年经临床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口服超声造影剂进行检查,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检查。测评这两种方法在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胃癌的诊断准确率,与此同时测评观察组患者经过手术和放化疗后的胃壁在超声下显现的峰值强度(PI)和基础强度(BI)的变化。结果:在单一口服超声造影剂对于胃癌的诊断准确率为72.00%,采用经口服和联合静脉注射造影剂对于胃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0.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前对观察组患者胃肿瘤区胃壁的基础强度BI显示为(27.33±1.98)d B和峰值强度PI显示为(19.41±2.53)d B,手术后经过放化疗后胃肿瘤区胃壁的基础强度(BI)显示为(21.94±2.23)d B和峰值强度PI显示为(14.02±2.25)d B。两组数据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服联合经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方法对于胃癌的术前影像诊断和治疗后的效果评估具有重大意义,适合临床推广。
陈秋兰翁纽周曾丽娟
关键词:静脉注射造影剂胃癌
螺旋CT经下肢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检查参数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螺旋CT经下肢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检查达到经上肢静脉注射造影剂效果的最佳扫描参数。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CT增强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造影剂注射位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上肢静脉长期接受注射治疗导致静脉血管严重损伤,故采取经下肢静脉注射造影剂CT增强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经上肢静脉注射造影剂cT增强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正常组织、血管及病变组织的CT图像,并分析两组的CT值和扫描曲线差异。结果:增强CT检查图像质量分析:经脚、踝部静脉注射造影剂的观察组,与经上肢肘静脉注射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对比:注射速率为2.2—3.9ml/s与3.0ml/s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动脉期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观察组与对照组动脉期CT值差异较小,不受注射速率影响。本次研究所选择靶器官为肝脏,CT值强化效果,动脉期:观察组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观察组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法经上肢静脉注射造影剂行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者,可通过下肢静脉注射造影,并适时增加延迟时间扫描,来达到与上肢静脉注射造影剂同样的CT增强扫描图像效果。
张健飞
关键词:下肢静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相关作者

鞠忠建
作品数:143被引量:54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剂量学 标记物 射波刀 放疗 螺旋断层治疗
戴相昆
作品数:164被引量:61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剂量学 螺旋断层放疗 剂量学比较 螺旋断层治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刘延锦
作品数:310被引量:4,423H指数:3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脑卒中 护士 信度 脑卒中患者
王超琴
作品数:19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造影剂 外渗 造影剂外渗 CT增强 胃左动脉
李素兰
作品数:25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 护理 造影剂外渗 螺旋CT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