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4 篇“ 青霉素过敏 “的相关文章
一种青霉素 过敏 性猝死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霉素 过敏 性猝死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从不同动物种类探究其对青霉素 的敏感性。其次,探究不同剂量青霉素 对过敏 反应严重程度的影响,最后,探讨青霉素 在不同致敏次数和不同激发间隔时间下引起的过敏 反应严重程度。本发... 郭相杰 罗丽 白雅琴 陈念念 高彩荣 贠克明1例未足月胎膜早破青霉素 过敏 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药学监护 2024年 1例29岁有青霉素 过敏 史的妊娠女性,因“停经31+周,阴道流液5 h”入院。患者诊断为胎膜早破,有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临床药师了解患者过敏 史后,考虑发生青霉素 速发型过敏 反应风险较低,建议试行青霉素 皮试或使用头孢呋辛。患者拒绝青霉素 皮试,头孢呋辛皮试阳性。调整为万古霉素 (1 g,每8 h 1次,静脉滴注)联合阿奇霉素 (首次500 mg口服,第2天250 mg 1次·d^(-1),口服,疗程4 d),行B族链球菌(GBS)筛查及宫腔细菌培养。GBS筛查阴性,建议停用万古霉素 。宫腔细菌培养报大肠埃希菌,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检验指标考虑污染可能性大,继续使用阿奇霉素 。患者羊水较少,予引产后分娩,母儿情况可。阿奇霉素 使用5d后停用,患者出院。产后2周随访母儿情况良好。 刘佳明 褚燕琦 张青霞 张兰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 青霉素过敏 抗菌药物 药学监护 含米诺环素、克拉霉素 的铋剂四联方案在青霉素 过敏 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评价含米诺环素、克拉霉素 的铋剂四联方案在青霉素 过敏 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初治患者中应用的根除疗效、依从性及安全性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H.pylori感染初治且青霉素 过敏 的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MiCB组(69例)为雷贝拉唑+米诺环素+克拉霉素 +复方铝酸铋颗粒方案;RMeCB组(71例)为雷贝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 +复方铝酸铋颗粒方案;RLCB组(79例)为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 +复方铝酸铋颗粒方案,疗程均为14 d,电话随访患者用药安全性、依从性及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iCB组、RMeCB组、RLCB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根据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分别为86.9%(60/69)、60.5%(43/71)、62.0%(49/79),符合方案分析(per-protocol analysis,PP)分别为90.9%(60/66)、66.2%(43/65)、68.1%(49/72)。按照PP分析,RMiCB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高于RMeCB、RL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8,P=0.001),RMeCB、RLCB组H.pylori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857)。RMiCB组、RMeCB组、RLCB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9/69)、16.9%(12/71)、16.5%(1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9,P=0.797)。结论含米诺环素、克拉霉素 的铋剂四联方案在青霉素 过敏 的H.pylori感染初治患者中根除效果较好,且具有较高的依从性,可考虑作为一线治疗的备选方案。 韩强 程艳丽 刘秀清 王亚丽 董佳璐 庞梦瑶 张宏娜 梁辰飞 张亮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米诺环素 青霉素过敏 含头孢呋辛方案治疗青霉素 过敏 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比较含头孢呋辛与含阿莫西林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头孢呋辛在青霉素 皮试阳性的H.pylori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pylori专病门诊接受H.pylori初次根除治疗的患者共498例,根据青霉素 过敏 史或青霉素 皮试结果分为两组,即阿莫西林组(含阿莫西林)和头孢呋辛组(含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组纳入394例患者,治疗方案为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阿莫西林胶囊1 g、克拉霉素 缓释片500 mg,2次/d,口服。头孢呋辛组纳入104例患者,治疗方案为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头孢呋辛酯片500 mg、克拉霉素 缓释片500 mg,2次/d,口服。治疗时间均为14 d,治疗结束后4~8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按意向性治疗集(ITT)分析和符合方案集(PP)分析比较两组的根除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在ITT和PP分析中,阿莫西林组根除率分别为84.3%(332/394,95%置信区间80.6%~87.6%)和90.5%(332/367,95%置信区间87.2%~93.3%),头孢呋辛组根除率分别为62.5%(65/104,95%置信区间52.7%~71.7%)和69.1%(65/94,95%置信区间58.8%~78.7%),阿莫西林组根除率均高于头孢呋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11、28.44,均P<0.001)。阿莫西林组和头孢呋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9%(43/394)和14.4%(15/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辛+克拉霉素 的铋剂四联方案在青霉素 过敏 的H.pylori感染患者中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根除率。 倪益玲 杨秋分 陈彦君 陈冰心 陈卫昌 冯璜关键词:螺杆菌 阿莫西林 头孢呋辛 根除率 头孢呋辛酯用于青霉素 过敏 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的疗效观察 张晨怡青霉素 过敏 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背景我国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率高达50%,根除H.pylori可延缓萎缩性胃炎的进展,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同时减少复发,并降低胃癌发病率。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对H.... 林敏娟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青霉素过敏 根除率 青霉素 过敏 史及替代性抗生素对骨科手术感染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青霉素 过敏 史及替代性抗生素对骨科手术感染影响的队列研究 背景及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是减少SSI的基本策略,头孢菌素是一线推荐的预防药物。青霉素 过敏 (PA)患者使用... 牛潼关键词:术后感染 青霉素过敏 预防性抗生素 《基础护理学》实训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青霉素 过敏 试验为例 2023年 以“青霉素 过敏 试验”为例,挖掘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伦理法规教育等思政元素,把实训课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运用 KAPO教学模式,找准结合点,抓住切入点,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发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校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蒋婧含呋喃唑酮与含甲硝唑的四联方案治疗青霉素 过敏 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含呋喃唑酮与含甲硝唑的四联方案治疗青霉素 过敏 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自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因对青霉素 过敏 而采用含呋喃唑酮或含甲硝唑的四联方案治疗H.pylori感染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呋喃唑酮组(62例)和甲硝唑组(58例)。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再次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意向性治疗(intention to treat,ITT)和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PP)分析两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120例患者中共有97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和复查;呋喃唑酮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8.7±11.2)岁;甲硝唑组47例,男21例,女26例,年龄(41.9±11.6)岁。呋喃唑酮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0%(14/50),甲硝唑组为17.0%(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5,P>0.05)。呋喃唑酮组ITT和PP分析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72.6%(45/62)、90.0%(45/50),甲硝唑组分别为74.1%(43/58)、91.5%(43/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0.064,均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与含甲硝唑四联方案根除H.pylori感染效果确切,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可作为青霉素 过敏 人群初始治疗H.pylori感染的方案和选择。 王先令 闭彩莹 周国强 晏有红 刘思纯 苏剑东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呋喃唑酮 甲硝唑 华西医院住院患者“青霉素 过敏 史”相关问卷调查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国内住院患者“青霉素 过敏 史”相关情况。方法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数据库中调取一年内的住院患者数据,筛选出过敏 史中有“青霉素 过敏 史”记录的患者,从中再以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1000例患者,对其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有“青霉素 过敏 史”的患者共5691例,占一年内住院患者总数的4.00%,占有“药物过敏 史”患者的44.25%。653例“青霉素 过敏 ”患者完成了调查。在291例(44.56%)单纯依据既往给药前常规皮试结果阳性而诉过敏 的患者中,240例因既往一次皮试阳性就被诊断“青霉素 过敏 ”;51例曾进行过多次皮试,其中24例皮试结果为“有时阴性,有时阳性”。308例(47.17%)因使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诉过敏 :153例(49.68%)为速发型反应,125例(40.58%)仅累及皮肤系统,137例(44.48%)累及两个及以上系统,60例(19.48%)累及皮肤系统及其他系统。结论“青霉素 过敏 史”是住院患者“药物过敏 史”中最常见的类别。“青霉素 过敏 史”一半基于既往给药前常规皮试阳性,一半基于既往使用青霉素 类药物出现不适症状。本研究结果可为国内青霉素 过敏 规范化临床诊断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和依据。 蒋子涵 肖浩 孟娟关键词:青霉素 药物过敏 过敏反应
相关作者
乔海灵 作品数:284 被引量:689 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过敏反应 药动学 基因多态性 青霉素 相对生物利用度 田鑫 作品数:81 被引量:127 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药动学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青霉素过敏病人 郜娜 作品数:102 被引量:188 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药动学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生物利用度 相对生物利用度 赵永星 作品数:103 被引量:271 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青霉素过敏病人 亚微乳 双靶点 过敏反应 IGE抗体 贾琳静 作品数:85 被引量:220 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药动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