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篇“ 青海湖北岸“的相关文章
青海湖北岸天然牧草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旨在实现牧草产量动态预测,及时掌握牧草产量变化,为高寒地区牧业生产效率及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以青海湖北岸为研究区域,利用2003—2020年生长季牧草产量观测资料、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气象条件因子,结合放牧与围封2种草地利用方式,建立适用于青海湖北岸地区不同草地类型(高寒草甸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草原类)的牧草产量气象估算模型。结果表明,3种不同草地类型中高寒草甸的预测效果最好。实测牧草产量与气象要素的回归效果优于NDVI与气象要素的回归效果,海晏县地面产量与气象要素回归相关系数均达0.8以上,通过了0.001的极显著性检验。验证和筛选出海晏5个、祁连4个、央隆2个、刚察2个预测精度较高的模型,具有良好的估测能力,可以满足这4个地区围栏内或围栏外的牧草产量预测应用需要。
朱生翠李国婷魏永林马扶林金显玲曹迎敏
关键词:青海湖北岸草地牧草产量归一化植被指数
青海湖北岸草甸草原CO_(2)通量年际动态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4
2023年
青藏高原草甸草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被类型,准确评估高寒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源汇状况及碳储量变化尤为重要。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分析了2009年至2016年8年期间青海湖北岸草甸草原环境因子以及碳通量的变化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环境因子对总初级生产力(GPP)、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Re)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2009—2016年8年NEE日均值在-2.02—0.88 gC m^(-2)d^(-1)之间,5—9月NEE为负值,表现为碳吸收,雨热同期的6、7、8月是CO_(2)净吸收最强的时期,平均每月吸收CO_(2)39.85 gC m^(-2)month^(-1),NEE负值日数约占全年的48%,10月—翌年4月为正值,表现为碳释放,初春3月和秋末11月是CO_(2)净释放最强的时期;Re日均值为1.69 gC m^(-2)d^(-1),受季节温度的影响,呈夏季强,冬季弱的态势,夏季的生态系统呼吸强度大约是冬季的8倍,秋季较春季呼吸强度更大;GPP日均值为3.15 gC m^(-2)d^(-1),随着光照辐射强度不断增大,生长季的光合生产能力显著强于非生长季,夏季最强,秋季较春季更强。从年际尺度分析可得研究区为一碳汇区,8年平均碳吸收强度为63.51 gC m^(-2)a^(-1),2015年碳吸收最强NEE为-95.80 gC m^(-2)a^(-1),2016年碳吸收最弱NEE为-30.60 gC m^(-2)a^(-1)。通过SEM分析可得:气温(Ta)对Re和GPP有显著提高的作用,GPP对NEE有极显著负响应,而Re对NEE有极显著提高作用。暗示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未来气温升高,青海湖北岸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可能会加强。
马文婧李英年张法伟韩琳
关键词:草甸草原碳汇功能
青海湖北岸主要牧草物候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湖北岸生态功能区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利用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1997~2019年气象和相应的牧草物候观测数据,分析气象条件对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带来的综合影响,并建立预测模型进行发育期预测。结果表明:(1)环北岸地区近22a来禾本牧草西北针茅、冷地早熟禾和落草各发育期均呈现出普遍推迟趋势;且各牧草虽返青期均推迟但黄枯期相对而言推迟的更明显,禾本科牧草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其余牧草生长季长度呈缩短趋势。(2)近22a来环北岸地区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总体上均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以每41.0mm/10a的速度增加,年日照时数却以每193.0h/10a的速度极显著减少,各层的平均地温在年与季节尺度上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3)利用R语言统计构建包含多种气象因子的物候期预报模型,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能够较好的预测牧草的物候期,对了解和掌握当年牧草生长季长短,合理安排牧事活动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金显玲马扶林刘洁魏永林
关键词:青海湖北岸发育期气象条件
青海湖北岸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为了更好的了解环北岸沙尘天气变化情况,利用环北岸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76—2013年逐日沙尘日数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环北岸近38a沙尘天气变化趋势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38a来,青海湖北岸沙尘天气出现频率整体呈减少趋势,减幅为2.8d/10a,多发时段为3—4月。(2)环北岸地区沙尘天气呈“春>冬>秋>夏”的季节分布,春季是出现沙尘天气频率最高的季节,占四季59%,次高发期为冬季,占四季29%。(3)沙尘天气与大风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平均气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两个变量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大风、气温是影响沙尘天气出现的关键因子。
李全平高君元王鹤
关键词:沙尘天气北岸
青海湖北岸大气向下长波辐射特征及云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大气向下长波辐射对地表能量平衡、水循环等有重要影响。基于青海湖北岸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辐射通量变化特征,对比晴天条件下10个大气比辐射率参数化公式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了云对大气向下长波辐射的影响。结果显示:青海湖北岸地区各辐射分量均呈现相似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辐射量白天较高、夜间较低;一年中,除向上短波辐射(主要受地表反照率影响)外,其余辐射分量均随气温而变化。晴天条件下大气比辐射率参数化Brutsaert公式在青海湖北岸地区的适用性最高。随着云份额数(C_(f))的增大,青海湖北岸大气向下长波辐射逐渐增强,在C_(f)<10%时,云增强效应低于10 W·m^(-2);当C_(f)>75%时,云增强效应超过60 W·m^(-2)。云天大气向下长波辐射观测值与晴天计算值的比值r随着C_(f)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存在极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当C_(f)<10%时,r平均为1.04;当C_(f)>75%时,r>1.25,该统计关系能够较好地揭示青海湖北岸地区云对大气向下长波辐射的影响。
谢婷马育军张午朝
青海湖北岸天然草地土壤湿度变化规律及土壤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海晏县气象局1997~2017年气象资料及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青海湖北岸土壤湿度变化及土壤干旱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春季干旱发生概率较大,夏季土壤干旱发生概率最大,且程度明显偏重,秋季是一年当中土壤含水率最好的时期,土壤干旱发生的概率很小。
高贵生马扶林王明孙丰海
关键词:天然草地土壤干旱
青海湖北岸优质人工牧草分期混播试验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文章在青海湖北岸研究了6个播期5个间作处理下,燕麦、箭筈豌豆、紫花苜蓿的高度、产量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月27日播种的牧草所得生长高度最高,燕麦、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高度分别为121.0 cm、96.3 cm和80.1 cm,其中8月高度生长最快,燕麦、紫花苜蓿和箭菩婉豆高度分别生长了55.8 cm、48.0 cm和35.5 cm;燕麦在8月上旬高度生长最快,高度生长了24.2 cm,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在8月中旬高度生长最快;5月27日播种牧草收获产量最高,燕麦、紫花苜蓿、箭筈豌豆、燕麦与紫花苜蓿间作、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分别获得单播与混播产量为4.9 kg/m^(2)、3.5 kg/m^(2)、3.3 kg/m^(2)、9.9 kg/m^(2)和8.8kg/m^(2)。
王鹤李全平朱生翠
关键词:间作
气候变化对青海湖北岸天然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湖北岸生态功能区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利用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1997—2018年气象和牧草观测数据,分析了水热条件对牧草返青、生长高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温对青海湖北岸牧草返青具有重要影响,牧草返青期与≥0℃初日和≥3℃初日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和0.567;(2)牧草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在不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6月下旬至8月中旬牧草生长最为旺盛;(3)青海湖北岸牧草产量以2010年为界呈现出显著的阶梯状递增特征,2010—2018年比1997—2009年偏多88%;(4)1997—2018年青海湖北岸牧草生长期≥0℃积温及降水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而日照时数则呈现减少趋势,气候的暖湿化特征明显,生育期≥0℃积温是青海湖北岸牧草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
朱生翠周秉荣魏永林权晨李全平肖宏斌
关键词:青海湖北岸牧草产量气象条件
青海湖北岸主要草场地上生物量监测分析
2016年
天然草原是维护环青海湖地区草地生态平衡的自然屏障,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天然草原上的生物量决定草原的产出能力和维护草地生态环境的能力。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认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青海湖北岸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省东北部,
韩启龙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监测分析草地生态环境草场天然草原
eA300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青海湖北岸不同类型草地的影响
2016年
为了获得e A300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环青海湖北岸三种类型草地(针茅草原、藏嵩草沼泽化草甸、芨芨草草原)的指导性喷施浓度,了解其对典型草地形态学指标的影响,试验实地喷施e A300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不同喷施浓度下不同类型草地群落建群种的株高、枝条数、地上部分鲜重、干重增加值等数据。结果表明:e A300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种类型草地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其指导性喷施浓度为1/400。
尹卫杨国柱田海宁李小安张承胜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青海湖北岸建群种喷施浓度

相关作者

李天才
作品数:155被引量:56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矿 微量元素 矿物质元素 中微量元素 保健食品
曹广民
作品数:223被引量:2,845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草地 高寒矮嵩草草甸
李英年
作品数:261被引量:3,202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生态系统 生物量 矮嵩草草甸
陈桂琛
作品数:275被引量:2,11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藏药 引种栽培技术 微量元素 青藏铁路 种子处理技术
张德罡
作品数:335被引量:3,635H指数:34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高寒草甸 东祁连山 土壤养分 草地 高寒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