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5篇“ 震群“的相关文章
- 2023年云南芒市M_(L)4.0震群序列研究
- 2025年
- 基于云南地震台网和腾冲火山台网的宽频带地震波形资料和震相报告文件以及川滇地区高分辨率公共速度模型2.0版,采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相对定位法对2023年云南芒市M_(L)4.0震群序列中442次地震进行重定位,利用CAP方法反演了地震序列中M_(L)≥3.5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了芒市M_(L)4.0震群序列的发震机理,探讨该震群是前震序列还是普通震群。双差定位法获得了363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震中走向呈NE向,地震序列呈三角形形态分布。CAP波形反演M_(L)4.0地震最佳双力偶机制解为节面I走向45°,倾角70°,滑动角-61°;节面II走向167°,倾角35°,滑动角-143°,矩震级为M_(W)3.91,最佳矩心深度为7 km。综合精定位后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信息、S-P走时差、区域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探讨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孕震环境,结果表明:此次震群不是前震序列,而是一次普通的3~4级震群活动。地震序列在不同阶段的时空演化过程可能是由至少2条存在一定夹角的断层结构在高应力和区域的温泉地热活动引发。
- 杨云存姜金钟刘克骧王华柳王华柳孙自刚
- 关键词:双差定位地震活动性
- 2023年福建连城小震群活动分析
- 2024年
- 2023年7月30日至8月15日,福建连城地区发生一组小震群活动,短时间内共计发生69次ML0以上地震,时空密集特征明显。该文分别从地震地质背景、地震受调整情况、震源机制解以及地震视应力角度,对该震群的活动特征和震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震群受潮汐引力调制作用影响相对较小;震源机制均为走滑型,且一致性相对较高;地震视应力反映其震区应力目前处于正常水平。
- 赵文波李强黄艳丹
- 关键词:小震群震群活动震源机制地震视应力
- 渭河盆地高陵震群的发震构造
- 2024年
- 渭河断陷盆地中东部的高陵周边地区近年来小地震频发,成为渭河盆地的地震高发区.为了解该区的发震构造及发震背景,对研究区内235个地震进行了小震精定位,通过重新拾取震相,计算了研究区内26个ML≥2.0的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该区震源深度基本在15km以内,深度上呈N倾的铲状形态;研究区以NNW的水平拉张和NW向的倾向压缩为主,地震活动以正断为主兼左旋走滑.综合地震分布形态、断层规模与活动性、极震区位置,认为高陵震群发震断裂为泾阳-渭南断裂.GPS数据显示研究区应变呈复杂的四象限分布,高陵震群正处于四象限的中心区域,推测正是这种复杂的应力背景导致了高陵震群的活动.
- 张恩会赵韬张永奇许维颜文华张晗亮
- 关键词:渭河盆地震源机制解地震学
- 2021年固原震群重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
- 2024年
- 通过初至P震相定位法测定了2021年固原震群中ML≥3.0地震的震源深度,同时根据多阶段定位和微震匹配定位方法对该震群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基于Snoke方法和HASH方法计算了震群序列中ML≥2.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根据gCAP方法反演了震群中最大的地震即2021年6月22日固原ML3.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矩心深度,确定了ML≥2.8地震基于各种方法所得震源机制的中心解,然后根据重定位结果拟合了断层面,最后初步分析了固原震群的发震构造。结果表明:微震检测到901次ML0.0以上地震事件,约为区域地震台网原始目录的2.6倍,震群的震中区呈WNW向优势分布,长约8 km,宽约3 km,震源深度处于8—17 km之间,平均深度为13 km;ML≥2.8地震主要发生在震群序列12—14 km震源深度的相对密集区,其震源机制解均为走滑型,大多数地震略带一点逆冲分量,P轴优势方位近EW向,与六盘山地区的局部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方向基本一致。结合重定位、震源机制和断层面拟合认为,固原震群的主要发震构造可能是由两个WNW走向而倾向相反的隐伏断层控制,即NE倾向和SW倾向的断层构成了向上分叉的花状结构,其中ML≥2.8地震均位于不同倾向断层的交会部位,均具有左旋走滑的运动性质,整个震群序列的小震活动大体呈现以NE倾向断层活动为主、以SW倾向断层活动次之的特征。结合已有研究,发现震群序列处于六盘山地区上地壳底部厚约11 km的低速异常透镜体内,初步分析认为固原震群的孕震环境可能与深部流体作用有关。
- 许英才曾宪伟罗国富
- 关键词:重定位震源机制发震构造
- 以2022年马尔康震群为例研究震群发震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了解地震的孕震、发震机理对防震减灾、国家地震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价值.相较于前震-主震-余震型、主震-余震型地震,震群型地震更易造成较大的灾害,因此对震群孕育发生机理的研究刻不容缓.2022年6月10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发生震群事件,其中包括MS5.8、MS6.0、MS5.2等三次较大震级的地震,此次地震序列的精定位结果、可靠的震源参数为开展震群孕震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本文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断层的运动学参数建立黏弹模型,根据弹性位错、孔隙流体扩散等理论,从发震断层的能量积累、释放两个角度探讨马尔康震群可能的发震机理.对发震断层系统应力加载的模拟结果表明,震区的应力加载较均匀的分配到两条近平行发震断层上,使其在相同的时期内积累了相近的震间构造应力,进而发生相似震级的震群事件.考虑震群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的应力触发作用,同震库仑应力计算的结果显示马尔康震群序列中各主要地震未受到同震静态应力触发作用.而对发震断层等效摩擦系数的判断及其附近流体扩散的研究认为马尔康震群发震断层震前受流体活动的影响,等效摩擦系数下降从而导致断层破裂,震后流体调整导致的孔隙压力变化进一步促进后续地震的发生.
- 肖阳单斌熊熊谢祖军周万里
- 关键词:应力触发孔隙流体
- 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
- 2024年
- 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方法反演了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2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这22次地震全部为走滑型,断层面走向呈NNW和NE两个优势方向,断层面倾角近似直立,滑动角分布在0°和180°附近,P轴优势方位为NWW-SEE向,倾伏角接近水平,表明此次地震事件主要受区域NWW-SEE向水平挤压应力场控制。3次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均与序列其他地震的总体震源机制差异较小,说明序列震源机制较为一致。结合精定位结果综合分析认为:马尔康震群属于多断层面触发性震群,3次5级以上地震是不同断裂的破裂事件,其中5.8级和6.0级地震发震断层面走向为NNW,为左旋走滑破裂事件;5.2级地震发震断层面走向为NE,为右旋走滑破裂事件,3个发震断层均以走滑错动为主,断层面近似直立。
- 王莹金昭娣赵韬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矩张量反演地震序列发震构造
-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时空演化特征
- 2024年
- 2022年6月10日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发生在松岗断裂与龙日坝断裂交会处,呈震群型活动特征。本文以四川地震台网目录为基础,对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参数特征开展研究,取该序列三次M_(S)5.0地震之后各一个小时,作为Ⅰ,Ⅱ,Ⅲ共计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较大地震后短时间内目录遗漏的余震较多,为增大研究所需的地震样本量,首先采用模板匹配法进行微小地震识别,以补充完备目录,并利用识别的地震目录及台网目录分别计算马尔康M_(S)6.0地震序列的b值、p值等参数。计算结果显示,相比于第Ⅱ和Ⅲ阶段,第Ⅰ阶段具有显著的低b值(0.59),随着时间的推移,序列b值逐渐上升,后两个阶段分别为0.84和0.86。第Ⅰ阶段低b值的结果反映了此阶段孕震区应力水平较高。另外,第Ⅰ阶段序列的p值为0.76,明显低于后两个阶段的1.81和1.64,反映出第Ⅰ阶段序列频次衰减速度较慢,应力释放不充分,而后两个阶段刚好相反,表明不同阶段序列的时间演化特征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认为,M_(S)5.8地震是M_(S)6.0地震的前震。序列西支与东支的参数计算结果呈现不一样的特征,可能与M_(S)5.8前震序列发生在西支有关。
- 宫悦龙锋赵敏杨鹏王宇玺梁明剑乔慧珍王宇航
- 关键词:震群前震
- 2023年四川兴文Ms4.9震群震源机制分析
- 2024年
- 利用四川省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波形资料,基于CAP方法反演得到四川兴文4次Ms4.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地质构造资料以及区域应力场的条件,初步分析了本次震群活动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本次震群活动未发生在地表出露的显著断层位置,认为发震构造可能是造成该区域褶皱构造的一系列隐伏断裂带。另外除Ms4.0地震为一次走滑型地震外,其余均属逆冲型地震,震源机制解类型存在差异。
- 孔令喆祁玉萍陈梦蝶张映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发震构造
- 霍山震群区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与孕震环境
- 2024年
- 霍山震群可能是反映华东地区乃至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的重要窗口,其孕震环境与发震机制备受关注。文中手动拾取获得了1987个地震的7706条P波、394条PmP波、9263条S波和557条SmS波共计17920条震相到时数据,采用多震相体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获得了霍山震群区下方深至30km的地壳三维P波速度(V_(P))、S波速度(V_(S))及纵横波速度比(V_(P)/V_(S))模型。结果显示,霍山震群区附近存在弱高V_(P)/V_(S)结构特征,但在震群区下方存在强高V_(P)/V_(S)结构特征,且该结构特征沿晓天-磨子潭断裂向深延伸至30km深度,推测霍山震群区下方存在流体作用。该流体作用可能降低断层面有效正应力,从而导致在晓天-磨子潭断裂与落儿岭-土地岭断裂交会的薄弱区发生霍山震群活动。这些流体的来源与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转换带滞留脱水所形成的“大地幔楔”结构中的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但还可能与青藏高原壳幔物质沿大别山造山带E向挤出有关,共同影响了霍山震群活动特征。文中成果也为深入理解霍山震群区的构造活动与华东地区及青藏高原构造活动的关联性提供了地震学证据。
- 冀国强雷建设赵大鹏
- 关键词:深部流体
- 寻乌M_(L) 3.8震群遗漏地震检测与发震构造分析
- 2024年
- 利用模板匹配滤波技术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寻乌M_(L)3.8震群的遗漏地震事件进行检测,再利用波形互相关震相检测技术标定P、S波到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进行重定位,结合震群分布、震源机制解、地质构造分析震群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对于寻乌M_(L)3.8震群共检测到遗漏地震36个,约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目录的47%,M_(L)<1.2地震的完整性有较明显改善。重定位后震群分布更加集中,沿NE向优势展布。垂直于震群优势展布方向的深度剖面显示,震源深度总体上由NW至SE逐渐变浅,推测可能的发震断层倾向NW。综合地质构造、精定位、震源机制解推测,此次震群的发震构造为吉潭—留车断裂。
- 汤兰荣叶媛媛曾新福查小惠陈江贻曾先进罗丽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双差定位
相关作者
- 康震群

-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教学质量 综合评价 EWB CPLD PCI数据采集卡
- 苏震群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地质矿产部
- 研究主题:成矿作用 测井资料 盐矿资源 绿豆岩 地层倾角测井
- 康震群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合肥商业学校
- 研究主题:营业员 营业人员
- 方震群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产销 草虾
- 郑建常

- 作品数:148被引量:58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 震群 震源机制 地震活动 震源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