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篇“ 雷暴活动“的相关文章
- 一种时空域雷暴活动解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空域雷暴活动解释方法,该方法获取时序大气电场数据构建大气电场特征集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时序隶属度;根据表征雷暴和非雷暴主导的时序隶属度的时序变化,对时域的大气电场变化进行天气转变的语义解释。利用获取...
- 杨旭王慧董续东张振耀
- 2022年广西雷暴活动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2022年广西三维闪电监测资料、雷达三维拼图数据,融合利用风暴识别追踪技术(Storm Cell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SCIT)和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识别提取1131个雷暴单体构建雷暴特征数据集,并基于该数据集研究广西雷暴单体的时空分布、移动方向、持续时间、移动速度、移动距离等特征,并进一步对雷暴发生环境下雷达基本反射率、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回波顶高等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广西雷暴呈南多北少的特征,南部沿海地区的雷暴活动最强;夏季(6—8月)雷暴高发,占全年雷暴数的65.3%,冬季(12—2月)雷暴占比仅为0.18%。一天之中雷暴活动主要发生在11—19时。(2)雷暴单体的移动速度集中在2~16 m·s^(-1),以4~6 m·s^(-1)为最多;移动距离集中在100 km以内,以10~20 km为最多;移动方向以东北向、北向、西北向和东向为主。不同移动方向的雷暴单体移动距离、速度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朝东方向移动的雷暴单体速度偏快(8~16 m·s^(-1)),移动距离较远(10~40 km);朝南方向移动的雷暴单体速度总体偏慢(2~10 m·s^(-1)),移动距离较短(0~30 km);其他移动方向的雷暴单体速度集中在4~12m·s^(-1),但峰值区间略有差异。(3)雷暴内初闪常发生于雷达反射率大于45 dBz且VIL小于30 kg·m-2的区域中,初闪之后的闪电主要分布在雷达反射率为45~65 dBz且VIL≤40 kg·m-2的区域内;45 dBz的雷达强回波核顶高达到6 km可作为闪电预警的参考指标之一。
- 伍华丽卢炳夫植耀玲何宽黄丹陈小艳
- 关键词:雷达回波
- 青藏高原雷暴活动、结构及其与闪电活动的关系
- 本研究使用基于Fengyun–2E(FY–2E)卫星的相当黑体亮度温度(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和云分类(Cloud Classification,CLC)产品与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 ...
- 杜洋星熠
- 关键词:青藏高原雷暴活动
- 一种时空域雷暴活动解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空域雷暴活动解释方法,该方法获取时序大气电场数据构建大气电场特征集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时序隶属度;根据表征雷暴和非雷暴主导的时序隶属度的时序变化,对时域的大气电场变化进行天气转变的语义解释。利用获取...
- 杨旭王慧 董续东 张振耀
- 一种适用于输电通道的雷暴活动观测管理系统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输电通道的雷暴活动观测管理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基于多个分析周期,统计获取到的每个分析周期内的雷暴日天数,得到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以及预设的离散度阈值,调整每个分析周期的雷暴日天数,得到每个分析周...
- 廖民传吕乾勇贾磊毛先胤屈路黄欢樊灵孟邹雕钟华赞刘刚张义钊陈怀飞刘君胡上茂陈喜鹏刘浩胡泰山梅琪姚成孟森祁汭晗
- 组合八邻域跟踪算法监测全闪电雷暴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及特征被引量:3
- 2024年
- 雷暴是威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监测雷暴活动可以为电力系统雷电防护提供雷暴活动路径及预警信息。该文提出一种组合八邻域雷暴跟踪算法及跟踪结果评估指标,并采用该算法对珠三角地区九次雷暴活动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九个雷暴活动共识别出大于18 min的轨迹1490条,其中简单轨迹和含分裂合并过程的复杂轨迹各占一半。雷暴活动平均速度为51.4 km/h,速度中值为43.0 km/h,简单轨迹平均速度比复杂轨迹慢。评估指标命中率(POD)、虚假警报率(FAR)和临界成功指数(CSI)分别为64.3%、40.4%和42.7%,轨迹时长中值、平均轨迹偏差、非连贯性和平均合并分裂次数分别为24 min、2.80 km、0.0327 s^(-1)和2.51次。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描述雷暴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和评估跟踪结果,为雷电预警提供了有效手段。
- 黄怡鋆樊亚东樊亚东蔡力王建国
- 关键词:雷暴活动
- 一种雷暴活动分布预测系统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雷暴活动分布预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地势分析模块、降雨管理模块和预测分析模块,地势分析模块可以根据获取到雷暴地区中的各个监测区域的地势数据确定各个监测区域的地势系数和雷暴地区的预测特征,生成地势分析结果,而降...
- 廖玉琴屈路杨跃光廖民传秦浩东陈喜鹏王敩青贾磊李文荣刘刚陈怀飞胡上茂蔡汉生祁汭晗胡泰山梅琪刘浩姚成吴泳聪
- 基于LHAASO观测站研究雷暴活动特征及闪电与宇宙线强度变化的关联
- 雷暴是高海拔区域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常伴随灾害性的闪电活动。雷暴云中电荷分布结构复杂、大气电场强度和极性变化剧烈。穿过雷暴云的宇宙线次级粒子强度将受到不可忽略的影响。研究雷暴活动的特征参数,以及雷暴活动与宇宙线变化的关联...
- 王培汉
- 关键词:雷暴活动宇宙线闪电
- 1953-2022年阜新市雷暴活动规律及灾情特征分析
- 2023年
- 利用1953—2022年阜新市逐日雷暴资料,对阜新市雷暴活动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70 a阜新市雷暴日数呈减少趋势,递减率为-0.10 d/a,此趋势将在25 a后发生反转,并由减少趋势变为增多趋势;阜新市的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69.9%)和7月(26.1%),雷暴初日在4月最多(65%),雷暴终日在10月最多(56%),雷暴日变化呈单峰双谷形,峰值主要集中13:00~22:00(95.1%);雷暴日数存在准24年、准44年、准70年等3个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006年阜新市雷暴天气规律发生了转折性变化,2005—2019年雷暴天气造成的重灾多出现在夏季(占比87.5%),伴随大风、暴雨、冰雹出现的灾害频率分别为87.5%、75.0%、75.0%;阜新市雷暴天气主要受西北气流、高空冷槽、高空冷涡、副高西北部5个环流形势影响,此外还受到13个环境场物理量因子影响,按拟合率大小排序为:TT指数、CIN、sweat、CAPE、△T850-500与SSI指数、Tg与A指数、Tdd850与Td850、LI指数、SI指数、K指数。短时预警指标为:CR≥40 dBZ,ET≥8 km,VIL≥10 kg/m^(2)。雷暴日数与EASMi呈正相关关系,拟合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81.96sin(0.01388X+6.281)。
- 范野舒海燕陶倩李凝杨晓彤谢媛常相伊
- 关键词:雷暴MORLET小波分析
- 内蒙古雷暴活动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利用1971年-2013年内蒙古地区116个站的雷暴日观测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气候倾向率和经验正交函数(EOF)等方法,对内蒙古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雷暴日数总体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全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0 d,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下降幅度为2.0 d/10 a;夏季为雷暴多发期,峰值出现在7月;雷暴平均初(终)日为4月下旬-5月下旬(9月中下旬-10月上旬),雷暴初日在内蒙古中部出现最早,西部其次,东部最晚;根据EOF分析将内蒙古雷暴异常分为全区一致型、东西差异型、纬向型和径向型4种类型,其中全区一致型为主要分布类型。
- 石茹琳徐燕霞王曼霏李庆君高菲姜雨蒙
- 关键词:雷暴日经验正交函数
相关作者
- 黄寅亮

- 作品数:20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天文 雷暴活动 天文台 耀斑 大气湍流
- 傅元芬

-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雷暴活动 耀斑 太阳 太阳耀斑 电活动
- 陈济民

-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研究主题:耀斑 太阳 雷暴活动 速度场 宇宙线
- 王乐

- 作品数:3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西电网公司
- 研究主题:土壤电阻率 输电线路杆塔 高速数据采集卡 电阻 高空
- 朱时阳

- 作品数:70被引量:232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电网公司
- 研究主题:输电线路 土壤电阻率 在线监测 防雷 高速数据采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