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5篇“ 难治性创面“的相关文章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糖尿病难治性创面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运用对照分析的方式,探讨单独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VSD技术在处理糖尿病患者难以愈合的伤口方面,两种方案在临床疗效上的区别。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难治性创面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实施VSD技术,观察组实施PRP联合VSD技术,对比观察2组患者创面治疗好转率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VSD比较,PRP联合VSD技术能有效提高创面治疗好转率,缩短愈合时间,疗效更好。
- 唐代玉赵雪瑞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糖尿病难治性创面
- 血清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水平在评估大面积烧伤患者难治性创面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在评估大面积烧伤患者难治性创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9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难治性创面感染将其分为2组,30例难治性创面感染者设为观察组,60例非难治性创面感染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1 d、3 d、5 d血清IL-6、CRP、PCT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难治性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IL-6、CRP、PCT对难治性创面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IL-6、CRP、PCT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血清IL-6、CRP、PCT、烧伤面积、术后负压引流是难治性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L-6、CRP、PCT联合预测难治性创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68(0.861,0.942),血清IL-6、CRP、PCT联合预测难治性创面感染的灵敏度(93.82%)较各指标单一检测(76.82%、68.86%、71.56%)更高(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80.48%)与各指标单一检测(81.34%、78.16%、8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难治性创面感染会引起血清IL-6、CRP、PCT水平增高,联合检测血清IL-6、CRP、PCT可提高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难治性创面感染的预测价值。
- 齐新丽王莉何永强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质降钙素原烧伤难治性创面
- 一种治疗难治性创面药油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难治性创面药油其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分的中药材成分组成:生地榆:30‑60份;虎杖:5‑10份;忍冬藤:5‑10份;生大黄:5‑10份;白芨:5‑10份;浸出油:100‑200份。包括以下步骤:步...
- 周进徐敏王焕新韩旭沈海山胡承意胡承晓
- 心理护理联合湿润烧伤膏在难治性创面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湿润烧伤膏治疗难治性创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赤峰市医院连续收治的62例难治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PNI)和常规护理干预(RNI)组,各31例。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舒适度,记录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PNI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低于R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舒适度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PNI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RNI组,舒适度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I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NI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负面情绪,提高舒适度,减轻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张艳秋
-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难治性创面心理护理干预负面情绪
- 糖尿病足合并慢性难治性创面手术方式的选择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析在治疗糖尿病足合并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手外科收治糖尿病足合并难治性创面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51~86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病史5~22年,入院时平均血糖15.6 mmol/L。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19例,血管旁路转流术2例,截肢2例。术后所有患者均规律化门诊随访。结果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2个月。19例接受皮瓣修复患者末次随访时供区、受区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皮瓣坏死发生,创面无复发。2例接受血管旁路转流术患者术后静息痛缓解明显,术后经过换药对症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末次随访创面无复发。接受保肢治疗患者末次随访时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平均84分,其中优2例,良19例。2例截肢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末次随访时创面愈合良好。结论糖尿病足合并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因高龄、合并内科疾病较多、创面复杂等因素,治疗较为复杂,大部分患者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或者血管旁路转流手术均能达到较好的预后,针对感染平面较高及干性坏疽患者建议慎重保肢。
- 高增阳刘超佘立军陈演志段求兰潘潮星陶清平张敬良
- 关键词:糖尿病足慢性创面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方式显微外科技术
- 中医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难治性创面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四肢难治性创面采用中医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四肢难治性创面病患9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5例。常规组病患予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试验组病患予补阳还五汤冲洗以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病患干预前以及干预后1周、2周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计数水平;干预后1周肉芽组织新鲜率。结果 干预后1周以及2周,试验组病患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白细胞计数水平相较于常规组均低(P<0.05)。试验组病患肉芽组织新鲜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四肢难治性创面采用中医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能够改善机体感染情况,提升肉芽组织新鲜率,可发挥一定效果。
- 杨乐蔡雅楠冯卫城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白细胞计数
- 非侵入式脉冲电场敷料促进难治性创面愈合及机制研究
-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非侵入式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敷料并作用于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背部创面进行促伤口愈合的表征验证及机制探讨...
- 蔡思源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创面愈合
- 皮粘散通过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慢性难治性创面大鼠下游基因表达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皮粘散治疗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及皮粘散对慢性难治性创面模型大鼠的Wnt通路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皮粘散治疗慢性难治性创面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1)每日予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皮损处换药,...
- 李卓冰
-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基因表达
- 一种治疗难治性创面药油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难治性创面药油其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分的中药材成分组成:生地榆:20‑40份;黄柏:5‑10份;黄连:5‑10份;大黄:5‑10份;白芨:5‑10份;浸出油:60‑120份。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难治...
- 周进徐敏王焕新韩旭沈海山胡承意
- 慢性难治性创面发病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慢性难治性创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难治性损伤疾病,手术及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其恢复所需时间长,疗效差异性较大。慢性难治性创面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且各因素相互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血管再生、细胞增殖与修复、细胞外基质重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及药物研发。本文以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在慢性难治性创面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王茜茜杜娟娇张力郭夏晴曹妍陈仲件
- 关键词:发病机制信号通路
相关作者
- 邢新

- 作品数:549被引量:2,212H指数:2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瘢痕疙瘩 局部皮瓣 成纤维细胞 皮瓣 缺损修复
- 薛春雨

- 作品数:220被引量:548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自体移植皮片 局部皮瓣 切除后 皮瓣 创面
- 叶方博

- 作品数:7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难治性创面 糖尿病足 负压封闭引流 联合胰岛素 滴灌
- 郝天智

- 作品数:53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生物敷料 烧伤创面 胸骨正中 手术切口感染 难愈性创面
- 朱敬民

- 作品数:59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生物敷料 烧伤创面 胸骨正中 手术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