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8篇“ 隔振特性“的相关文章
计算夹芯超结构隔振特性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船舶内部结构振动噪声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动理论的计算夹芯超结构隔振特性的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夹芯超结构的色散关系与波动力学行为研究;夹芯超结构振动传递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其振动传递衰减机制研究;基于弹...
王婷陈美霞崔华畅张靖宇黄樟凯董文凯罗乐天
Kagome点阵夹芯超材料的汽车前围板隔振特性研究
2025年
为高效控制汽车前围板振动噪声,弥补传统材料抑制低频振动性能的不足及易燃、环保性能低的缺陷,设计一种基于Kagome点阵的局域共振型夹芯超材料,建立单胞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其能带结构、带隙产生机理和弹性波传播特性,以及关键几何参数对带隙频段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极差分析法(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ftware Automatically,SPSSAU)对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开展基于该材料的汽车前围板隔振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所设计的Kagome点阵夹芯超材料能够实现低频带隙;增加圆块厚度和半径会使带隙频段整体向低频方向移动,且拓宽低频带隙;减小韧带宽度会使带隙频段向低频区域移动,且使带隙宽度减小。将优化后的Kagome点阵夹芯超材料应用于汽车前围板,可明显提高其隔振性能。
鲍瑞雪齐臣田香玉
关键词:振动与波带隙
堆叠三浦折纸隔振器理论模型及低频隔振特性
2024年
低频振动衰减速度慢难以控制,严重影响高端装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线性隔振器因承载能力和隔振频带之间的固有矛盾无法有效隔离低频振动.因此,可通过引入非线性获得等效负刚度和非线性刚度构建准零刚度隔振器,以实现低频隔振.折纸结构具有双稳态、负泊松比和负刚度等独特的力学特性,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受堆叠三浦折纸(stacked Miura-ori,SMO)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SMO隔振器,由SMO结构和线性弹簧并联构成.基于能量法推导了SMO结构的势能方程,获得了竖直方向的力-位移关系,揭示了SMO结构大行程负刚度机理.研究了无应力条件下不同初始角和折痕刚度比对SMO隔振器的恢复力的影响规律,阐明了SMO隔振器非线性刚度调节机制.建立了SMO隔振器的理论模型,基于谐波平衡法推导了位移传递率.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负载下的低频隔振性能.最后研制了SMO隔振器的原理样机,试验验证了SMO隔振器的恢复力和低频隔振性能.结果表明,折纸隔振器峰值频率可低至1.52 Hz,最小峰值传递率为1.29.本研究为低频折纸隔振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樊东芝凌鹏马洪业潘侠圭严博
计算夹芯超结构隔振特性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船舶内部结构振动噪声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动理论的计算夹芯超结构隔振特性的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夹芯超结构的色散关系与波动力学行为研究;夹芯超结构振动传递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其振动传递衰减机制研究;基于弹...
王婷陈美霞 崔华畅张靖宇 黄樟凯 董文凯 罗乐天
基于刚弹耦合法的泵组减隔振特性研究
大型动力系统存在设备数量多、系统构成复杂的特点,泵类设备作为其主要的振动噪声源,在运转时造成的振动超标问题使得传统的单、双层隔振系统难以满足相关的隔振需求。浮筏隔振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减振装置,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各动力装...
蒋嘉乐
关键词:浮筏隔振系统拉格朗日方程
一种兼具高承载和低频隔振特性的轻质夹芯超材料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高承载和低频隔振特性的轻质夹芯超材料板,属于夹芯板领域,能够解决目前夹芯板结构无法兼顾轻质高承载与低频隔振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由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声学超材料设计的胞元呈水平周期性排布构成,胞元为由上下面...
田香玉 曹晓辉高萌 齐臣 姜宁李磊
一种兼具高承载和低频隔振特性的轻质夹芯超材料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高承载和低频隔振特性的轻质夹芯超材料板,属于夹芯板领域,能够解决目前夹芯板结构无法兼顾轻质高承载与低频隔振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由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声学超材料设计的胞元呈水平周期性排布构成,胞元为由上下面...
田香玉 曹晓辉高萌 齐臣 姜宁李磊
河套蜜瓜采后运输振动损伤及隔振特性研究
河套蜜瓜从产地到市场需经过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是导致果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河套蜜瓜独特风味及营养价值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在采后运输中因振动产生的损伤影响其品质和口味,因此对河套蜜瓜进行运输振动损伤...
马士博
关键词:河套蜜瓜减振隔振器
负泊松比局域共振地震超材料减隔振特性研究
2024年
地震是严重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之一,极具突发性和毁灭性,地震波频率大多位于0~20 Hz,属于典型的低频波,而传统隔振结构对低频波的隔离效果差。近年来,随着局域共振型地震超材料隔振屏障的提出,为实现低频地震波的隔离提供了新思路,然而针对超低频地震波的隔离,仍存在挑战。为此,针对传统局域共振地震超材料未考虑其本身的吸能特性,结合负泊松比材料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创新性提出了负泊松比局域共振地震超材料隔振屏障,实现了超低频地震波的隔离。基于周期性理论,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探究其带隙形成机理及其减振的特性。结果表明:通过结合局域共振地震超材料及负泊松比材料,对共振器进行连续周期性排列,得到的新型地震超材料带隙为0.612~13.350 Hz,探明了其带隙形成机制,实现了利用小尺寸隔振屏障得到超低超宽隔振频带;负泊松比材料的泊松比值、密度及弹性模量对频率带隙具有一定影响,实际工程中应选择负泊松比值、密度及弹性模量均较小的负泊松比材料。针对不同主频范围的实际地震波隔振效果的研究发现,对主频大于0.612 Hz以上的地震波具有显著的隔振效果。所提出的负泊松比局域共振地震超材料实现了利用小尺寸隔振屏障对超低频地震波的隔离,在地震波隔离的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丁海滨黄年勇徐长节徐长节李崇慧
关键词:超材料负泊松比地震波隔振
350 km/h高速铁路隧道行车振动的波阻板隔振特性研究
2024年
地下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对车致环境振动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350 km/h高速铁路隧道行车诱发的振动问题开展研究。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构建了地下铁路车致振动预测模型,并通过现场振动试验验证其准确性。通过数值计算详细探讨了波阻板(wave impeding block,WIB)宽度、埋深和材料属性对隔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隧道上方土体中设置水平WIB可显著降低行车引发的地面振动。特别地,当WIB布设位置靠近振源较近时,对5 Hz以上的振动成分呈现出显著的隔振效果。同时,WIB宽度、埋深与其隔振性能直接相关,但过大的宽度和埋深可能导致远场地面振动增强;多孔聚苯乙烯波阻块相较于橡胶、细砂及C30混凝土展现出最佳的隔振性能,特别是在5~200 Hz的振动频率范围内有较好隔振效果。
吴再新袁哲杨建近曲帅罗盼明杨吉忠朱胜阳
关键词:高速铁路振动控制

相关作者

余林波
作品数:6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浮筏隔振系统 隔振特性 有限元 浮筏 振动与波
刘洋山
作品数:6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隔振系统 隔振特性 刚柔耦合 双层隔振系统 振动与波
吕振华
作品数:138被引量:1,507H指数:2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汽车 动力总成 隔振 液阻悬置 有限元分析
张永波
作品数:8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消声器 浮筏隔振系统 隔振特性 传递矩阵 并联
闫兵
作品数:180被引量:575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内燃机 扭振 故障诊断 双层隔振系统 曲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