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8篇“ 陆九渊“的相关文章
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3),江西金溪人。南宋著名哲学家,心学学派创始人,与朱熹并为南宋理学双杰。他为人特立独行,为学标新立异。从小奇思好问,对宇宙、对经书都有独到的思考和理解。他学无所师,但却以日用庸常为师。他批评科举...
李承贵编著
关键词:传记陆九渊
陆九渊文学研究
陆九渊,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脉的杰出代表,与理学家朱熹并称为“朱陆”,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他在理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名声,导致他的文学成就相对较少受到关注。他以传承儒家道...
余颖怡
关键词:陆九渊文学创作心学思想
陆九渊“改过”思想研究
2024年
陆九渊继承孟子的“性善说”,认为人之本心“无有不善”,但受到气禀与习俗的影响,往往有所蔽溺,故人不可能无“过”.陆九渊还从能否“遽免”的工夫论角度对“恶”与“过”进行了区分,强调“恶”关乎立志之大端,“过”存乎日常践履,有过不改,便容易积“过”成“恶”.陆九渊认为人有等差,指出小人之过在于“物欲”,俗人之过在于“自弃”,学者之过在于“私意”,其改过工夫思想基本都是针对“学者之过”.陆九渊主张人之改过必须“宽猛相济”,先“责己”再“责善”,体现出其改过工夫“自立”与“自克”的正反两种进路,二者既有主、从之别,又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王家旺
关键词:陆九渊自立
陆九渊辟佛老析论
2024年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如何判识和安置佛老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多样形态。陆九渊指出佛老已衰不足以辟,他对异端的攻斥转向了对儒学自身的阐明,并将禅学视为一种“艺”以作从权借用。不同于朱子以虚实之辨分判儒释,陆九渊认为它们的区别只在义利公私之间。走出前人在心学与禅学关系上建构起的认知洞穴,我们或许更能够在现代意义上看到这一问题蕴涵着的思想丰富性与复杂性。
何俊
关键词:陆九渊佛老异端
陆九渊农业哲学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2024年
南宋大儒陆九渊(1139-1193年)的心学将人心与宇宙之心统一起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陆九渊的农业哲学思想是其心学思想在农业领域的延伸,他对农民、土地、税收、耕作、农业技术、水利、农作物提出了看法,兼具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的特点。作为故楚地之人,他的农业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楚文化的精神色彩。陆九渊的农业哲学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农业发展理念有着重要的启示。
罗志祥
关键词:陆九渊
陆九渊家族文化中的家国观
2024年
家国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审视挖掘陆九渊家族文化的内涵特征得出,陆九渊家族文化中体现的家国观以人格养成为前提,以家庭建设为基石,以爱国情怀为底蕴。通过对陆九渊家族家国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现代家国观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亲亲之家”、建构家国认同,最终形成以人、家、国为一体的共同发展理念。
黎星
关键词:陆九渊家族文化
南宋士人讲学及其探索性——以陆九渊为例
2024年
士人讲学在南宋已渐成一个行业,讲学类型丰富,陆九渊的讲学因兼具丰富性而成为值得深入分析的典型个案。陆九渊不喜著述,偏爱讲学,除了是出于认知与性情外,在朱子学强劲存在的背景中,更是有意味的选择。陆九渊的讲学是在充分意识到本朝理学远胜从前的情况下,对于理学作为与传统经学相区别的新知识形态究竟应当如何呈现的一种探索。陆九渊的讲学自成规模与气象,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与风格,充满探索性,彰显出南宋士人讲学的特质及其困境。
何俊
关键词:南宋陆九渊理学
从“宇宙”到“本心”——陆九渊心学的时间观及其理论特色
2024年
时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视域和问题意识。陆九渊的宇宙意识深邃而发达,在其心学形成确立的过程中,突出“宇宙”的意义在于“圣人”,强调把握时间的心性主体,但不赞同夸大时间的空性或非时间性。在他这里,心的活动规律可称为“心法之时”,大致表现为“先立乎其大”的基点和在此基础上“发”“充”和“反”“求”的过程。因而,从“宇宙”到“吾心”及“本心”,再由“本心”的“满心而发,充塞宇宙”,包含诸多思想环节与工夫实践。陆九渊并不忽视阴阳四时大化流行之理即“历法之时”,而是更加注重“心法之时”与“历法之时”的交互作用,这些看法构成其“本心”时间观念的主要特色。
刘乐乐胡栋材
关键词:陆九渊宇宙本心
先立其大,易简工夫,道不外索——论陆九渊的学习价值观
2024年
陆九渊的学习概念是广义的,涵盖求学、治学及借以成人等。通过对天人、义利和理欲关系的辨析,确立“人与宇宙相统一”“志乎义”和“从大体”的价值取向,进而对“学”的发端、动机和功能等进行规定。基于“先立其大”“易简工夫”和“道不外索”三项“学”的价值规范,提出学习应先立其大而不应立卑小志向和目标,应易简工夫而不应支离事业,应道不外索而不应向外求知真理,进一步明确应怎样学而不应怎样学的问题。以“成人”和“行道”的价值理想体现“学”的最高价值追求。陆九渊的学习价值观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有主次本末之分,应以德为先;学习须先立志,应志存高远;学习应整体明悟,不能拘泥于细枝末节;学习应独立思考,不能迷信书本教条;学习应躬行实践,不能埋没于文义。
曾文婕石书奇
关键词:陆九渊学习价值观
杨简对《易传》话语的肯定与批评——兼谈杨简与陆九渊易学观之不同
2024年
杨简对《易传》有肯定有批评。他肯定《系辞传》的“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云为“”百姓日用而不知“”范围天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神无方而易无体”等话语,且从心学的角度予以阐释。但是他批评《系辞传》的“仰观俯察“”易与天地准“”幽明“”死生“”乾坤毁,则无以见易“”道器“”拟议“”继善成性”等段落语句,认为这些皆为不明大道之人所作,有违孔子的一贯之道。陆九渊较少谈论杨简所肯定的《系辞传》话语,而对杨简所否定的那些话多有肯定性阐释。陆九渊、杨简易学观的不同,折射了两人心学思想之异。陆九渊常用“宇宙”一词表示时空无限性,在他的思想中,宇宙、理、心三者一体融通,宇宙、理都是客观存在。杨简很少用“宇宙”一词,他以“道”来取代“理”,认为心即道,天地变化并非纯粹客观,而是与人心主体密不可分的。
翟奎凤卢珊
关键词:陆九渊《易传》宇宙天地

相关作者

王法贵
作品数:19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滁州学院
研究主题:陆九渊 考述 心学 教育思想 陆学
乐爱国
作品数:232被引量:438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民国时期 《论语》 朱子学 《中庸章句》 牟宗三
刘晓梅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
研究主题:陆九渊 民本思想 实理 宇宙 本心
饶国宾
作品数:37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
研究主题:李觏 陆九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成圣 现实主义精神
彭启福
作品数:69被引量:343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诠释学 伽达默尔 哲学诠释学 实践哲学 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