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96篇“ 附属器官“的相关文章
- 无创检测皮肤及其附属器官自发荧光的装置和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由Y型光纤和特制光路组成,其中所述Y型光纤的透光范围为260~2200nm,所述特制光路包括激发光模块和发射光模块,所述特制光路的透光范围200~1100nm。本发明还提供了在体、无...
- 周滢王旭东袁登峰贾海东
- 无创检测皮肤及其附属器官氨基酸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体、无创检测人或动物的皮肤和/或其附属器官氨基酸含量的方法,包括:a)提供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i)荧光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所述荧光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激发单色器,发射单色器,检测器...
- 周滢袁登峰蒋莉莉贾海东
- 文献传递
- 产生具有皮肤附属器官的全厚皮肤的方法
- [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效地制造具有皮肤附属器官的全厚皮肤的方法。[解决方案]这种制造具有皮肤附属器官的全厚皮肤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d):(a)用可激活Wnt途径的生物活性物质刺激胚状体的步骤,(b...
- 辻孝丰岛公荣
- 文献传递
- 具有附属器官再生性能的人工皮肤替代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缺损皮肤的再生与修复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目前,虽然已有众多的皮肤替代物实现了临床应用,但是多数只能简单地实现表皮层和真皮层的结构性修复,修复的皮肤组织往往不含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难以重建皮肤的各项功能。本文从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及其生物活性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具有附属器官再生功能,特别是毛囊再生性能的皮肤替代物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 李陆艳张兵李秀媛马列
- 关键词:毛囊汗腺皮脂腺皮肤替代物生物材料
- 胶原基双层支架用于皮肤创面修复及附属器官再生的研究
- 胶原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胶原分子中包含有促细胞黏附和生长的RGD多肽片段,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组织工程皮肤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旨在以胶原为基本材料,以牛跟腱为原料利用乙酸和胃蛋白酶结合抽提的方法,改进胶原...
- 李秀媛
- 关键词:医用材料胶原热变性
- 文献传递
- 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超微结构观察
-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现代发育生物学逐渐进入微观领域,各类实验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于基础生命科学的研究,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重要的观测技术,其发明和应用,对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伴随着透...
- 王汉伟
- 关键词:透射电镜皮肤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生殖腺及附属器官在冬眠期内的生理变化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探索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本研究自2013年10月至翌年3月,每月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测定雄蛙的体重、睾丸重、脂肪体重;雌蛙的体重、输卵管重和卵巢重,并进行测定器官的系数计算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雄性林蛙睾丸的重量和系数在越冬期里无显著变化(P〉0.05),而脂肪体的重量和系数自1月之后显著降低(P〈0.01)。雌性林蛙卵巢的重量和系数自1月开始显著增加(P〈0.01);而输卵管系数在越冬的第1个阶段(11月~12月间)显著上升(P〈0.01)。相关性分析证明脂肪体是雄蛙的主要越冬能量来源,而输卵管则是卵巢中卵子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本研究揭示了林蛙越冬期生殖生理基本规律,并为林蛙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 范宁李梁刘少华彭安权卫功庆
- 关键词:东北林蛙冬眠期生殖腺附属器官生理变化
- 可再生附属器官的基因活性皮肤再生材料构建及性能研究
- 皮肤附属器官的再生是皮肤组织修复与再生功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尽管目前商业化的人工皮肤替代物能够实现表皮和真皮的结构性修复,但皮肤附属器官仍然缺失。为了在表皮和真皮组织修复的同时实现毛囊再生,以基因工程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
- 李陆艳
- 关键词:医用材料人工皮肤胶原基因活性
- 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人类皮肤及附属器官汗腺的基因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关于汗腺的发生与发育过程及汗腺损伤与再生之间的联系尚缺乏基因水平的证据,故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损伤都不能达到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完全修复。目的:观察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皮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皮肤附属器汗腺的发生和发育规律,寻找在汗腺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的相关基因。方法:13例胎龄为12-36周终止妊娠的胎儿,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严格遵循伦理原则、征得家属同意并签署合同书后提供。苏木精-伊红染色和ABC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发育阶段人类胎儿皮肤组织及附属汗腺的结构和特征,采用RT-PCR方法分析生长发育过程中人类胎儿皮肤及汗腺附属器官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不同胎龄的人类胎儿皮肤组织结构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可大致划分为3个发育阶段:其中汗腺形成初期(胚芽或原基期)(E12-15周)、汗腺形成中期(E16-24周),汗腺成熟期(E25+-36周)。②胎儿皮肤组织内的汗腺细胞中表达角蛋白7、角蛋白8、角蛋白18和癌胚抗原生物分子标记,而在真皮层和表皮层的其他细胞呈阴性反应,角蛋白19不是表皮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③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积极地参与了皮肤及汗腺的形态发生过程,在皮肤及汗腺的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陈力莹范锟铻王金水余旭明徐成
- 关键词:胚胎汗腺基因基因表达皮肤再生
- 昆明地区昭觉林蛙生殖及附属器官的年周期变化被引量:3
- 2008年
- 解剖2006年4—12月自昆明东北郊采集到的体长大于40.0mm的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标本73只(♀39,♂34),测量其体长、体重、肝重、脂肪体重、卵巢重、精巢重、输卵管重和直径、卵径等。以体长(或体重)为协变量做协方差分析(ANCOVA),结果显示,输卵管直径、卵径,雌性的肝重、脂肪体重、卵巢重和输卵管重和雄性的精巢重在年周期内差异极显著。相关性检验显示,雌性卵巢重分别与肝重、输卵管重、输卵管直径、卵径均显著正相关,即它们的发育完全同步,但与脂肪体重不相关。各月雌体卵巢重和雄体精巢重的发育极显著正相关,即雄性与雌性的性腺发育同步。据解剖、检验分析及野外观察结果分析证明,昆明地区昭觉林蛙的繁殖时间在10月完成,且一年只有一个繁殖期。脂肪体在雌性个体生殖腺发育过程中起供能作用。在卵巢发育过程中,肝供能作用不明显,但在雌性个体抱对和产卵过程中起供能作用。在雄性性腺发育的过程中,肝和脂肪体的供能作用不如雌性明显,耗能极低。可见昭觉林蛙雄性个体的生殖投入少于雌性个体。一些雌性个体推迟冬眠时间,主要是为觅食和补充能量,以便安全越冬。此外,新生昭觉林蛙蝌蚪期在冬季度过,随后的发育和变态面临旱季缺水环境。所以,加强对昭觉林蛙产卵高峰期、蝌蚪越冬期和渡过干旱缺水期等生活周期中脆弱环节的环境保护,有利于种群的延续。
- 周伟李旭吴建普李凤莲李明会
- 关键词:昭觉林蛙生殖器官脂肪体年周期变化
相关作者
- 马列

- 作品数:109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胶原 多孔支架 壳聚糖 皮肤再生 纤维蛋白凝胶
- 高长有

- 作品数:503被引量:691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微胶囊 聚赖氨酸 水凝胶 多孔支架 生物材料
- 卫功庆

- 作品数:72被引量:39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 研究主题:东北林蛙 梅花鹿 胶原蛋白 生长发育 圈养
- 刘少华

- 作品数:15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 研究主题:胶原蛋白 东北林蛙 响应曲面法优化 响应曲面法 鹿产品
- 董忠典

- 作品数:25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半滑舌鳎 基因 克隆 育种改良 M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