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6篇“ 阻断效果“的相关文章
2015—2023年金华市HIV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及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5—2023年金华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征、母婴阻断效果以及阻断依从性影响因素,为科学控制HIV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23年金华市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母婴阻断效果阻断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2015—2023年金华市孕产妇HIV检出率为0.53‰,其中328例HIV抗体阳性孕产妇分娩153例,人工终止妊娠134例,自然流产7例,其他34例。HIV抗体阳性孕产妇21~30岁年龄段(50.91%)、汉族(65.85%),文化程度初中(37.19%)与小学及以下(31.71%)、已婚(64.63%)居多,职业以农民(45.12%)及待业人员(30.79%)比例较大,主要经性传播(75.61%),伴侣HIV阳性占63.41%。153例HIV抗体阳性分娩产妇中,接受抗病毒治疗145例(94.77%),暴露新生儿预防性服药150例(98.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依从性良好组与依从性差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药物不良反应知晓情况、医生信任度、产次、治疗方案复杂性、服药目的、治疗信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次、治疗方案复杂性、治疗信心、药物不良反应知晓情况为HIV抗体阳性分娩产妇母婴阻断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结合HIV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早筛查、早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为实现“儿童零艾滋”的保障。
王珊卜霄曹剑芳黄亮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阻断依从性
新生儿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探讨
202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316名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及其所生儿童的病例资料,均为单胎,新生儿出生后均接受阻断治疗,采集婴儿7月龄的静脉血进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316例婴儿中,HBsAg阳性21例(6.65%),HBsAg阴性295例(93.35%)。HBsAg阳性组母亲分娩年龄≥28岁、母亲HBV DNA载量>108IU/mL、首针疫苗接种剂量未足量的人数占比高于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分娩年龄≥28岁、母亲HBV DNA载量>108IU/mL、首针疫苗接种剂量未足量是新生儿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HBV母婴阻断治疗存在失败风险,母亲分娩年龄≥28岁、首针疫苗接种剂量未足量、母亲HBV DNA载量>108IU/mL是新生儿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需及时对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患儿开展早期干预与治疗,以减轻HBV感染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提高患儿今后的生存质量。
袁楹
关键词:新生儿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Toll样受体3基因DNA甲基化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3基因DNA甲基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阻断效果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广西柳州市34家医院(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5家、一级乡镇卫生院28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幼儿1205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婴幼儿的HBV母婴阻断效果。选择HBsAg阴性婴幼儿作为对照组,HBsAg阳性婴幼儿作为病例组。收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DNA,对TLR3基因进行甲基化检测。结果有9例婴幼儿为HBsAg阳性,HBV母婴阻断失败率为0.75%;1196例婴幼儿为HBsAg阴性,HBV阻断成功率为99.25%。病例组cg17081048、cg25367691位点DNA甲基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g15851014、cg01481910、cg19849992、cg01036205、cg00305797位点DNA甲基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g17081048、cg01481910、cg19849992位点处于基因间区域;cg25367691位点处于基因的第1个外显子区域;cg15851014、cg01036205、cg00305797位点处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1500 bp。结论广西柳州市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效果较好。TLR3基因cg17081048、cg25367691、cg15851014、cg01481910、cg19849992、cg01036205、cg00305797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可能与HBV母婴阻断效果的发生有关。
苏永健杨删张家玮曾婷胡莉萍陈世艺罗丹李海
关键词:DNA甲基化乙型肝炎病毒阻断效果
规范性治疗干预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2025年
分析规范性治疗干预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方法 纳入50例孕妇(2023年1月-2024年6月),分为观察组(接受梅毒母婴阻断干预)和对照组(未接受梅毒规范性治疗),阻断治疗选择药物苄星青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情绪发生率较低,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组间差异显著。在抗-TP阳性方面无差异,而RPR检测显示,观察组阳性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规范治疗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左月华
关键词:规范性治疗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
新生儿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分析新生儿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拉萨市2023年1月-2023年12月乙肝产妇中随机抽取400例,新生儿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并按照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HepB)的阻断方式,统计新生儿阻断效果,采取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确定阻断失败的原因。结果 ①400例新生儿接种HepB三针后,血清抗-HBs阳性373例(93.25%),免疫失败27例(6.75%),HBsAg阳性7例(1.75%)。②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有母体(HBV-DNA值、谷丙转氨酶水平)、新生儿(出生体重、HepB1-3接种时间)(P<0.05)。结论 拉萨市采取新生儿注射HBIG并按照免疫程序全程接种HepB的阻断方式,新生儿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良好,新生儿免疫失败率较低。深入分析导致新生儿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优化干预措施,能进一步提高阻断效果,降低免疫失败率。
巴桑胡倩倩
关键词:新生儿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乙肝免疫球蛋白
制备具有紫外线阻断效果的二氧化硅的方法及由其制备的二氧化硅
公开了制备具有紫外线阻断效果的二氧化硅的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具有紫外线阻断效果的二氧化硅。根据本发明的制备具有紫外线阻断效果的二氧化硅的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具有紫外线阻断效果的二氧化硅,通过在制备二氧化硅时不使用铸模(templ...
赵显垈金鐘根黄俊弼崔世范权玟廷朴娿煐辛容圭场妸凛朴溦庆
基于CFD模拟的带压火焰射流辐射热阻断效果评估
2024年
为评估防火墙作为安全屏障对带压火焰射流辐射热的阻断效果,结合CFD模拟和个人风险计算建立热阻断效果定量评估方法。以某化工企业乙烯反应塔泄漏产生的带压火焰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S软件模拟得到对于储罐表面受到热辐射影响相对最大的位置处(观测点1)原始场景和增加防火墙后,带压火焰作用于邻近储罐的热辐射强度,并计算多米诺效应概率和个人风险值。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场景下该位置热辐射强度为310.69 kW/m^(2),事故会扩展到邻近储罐,并产生多米诺效应,多米诺效应概率为7.14×10^(-6);增加防火墙后该位置热辐射强度降低为24.69 kW/m^(2),约为原始场景热辐射的1/13,此时无多米诺效应产生;原始场景下个人风险值为2.11×10^(-9),增加防火墙后为6.33×10^(-13),减小4个数量级,表明防火墙对带压火焰射流辐射的热阻断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化工企业安全策略构建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王黎珣魏利军魏利军栾婷婷多英全多英全
关键词:防火墙CFD模拟
替诺福韦结合主被动免疫治疗对HBV感染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结合主被动免疫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HBV感染孕妇展开分组对比试验,病例收集年限为2021年1月-2023年12月,按照随机投掷...
王青青
关键词:替诺福韦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效果
规范性治疗干预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2024年
分析规范性治疗干预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因梅毒感染到医院治疗的70例孕产妇,8例患者-FG组-未实施治疗干预,62例患者-GY组-规范性治疗干预,对比FG组、GY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妊娠结局、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GY组FG组,人工终止妊娠、流产、死胎(%):GY组FG组,早产儿、出生缺陷儿、低体重儿(%):GY组阻断有效率,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使新生儿健康状况能够得到保障。此外,需要高度重视并有效落实梅毒感染孕产妇感染的治疗研究,确保女性妊娠安全。
钟艳凤
关键词: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
2021年河南省某监测点178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Hep 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后血清学监测(PVST),评价其母婴阻断效果;为免疫失败的易感儿童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以降低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风险。方法2021年,在周口市淮阳区国家PVST监测点,以HBs Ag阳性母亲及其所产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2个月,采集静脉血开展HBs 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并对HBs Ag阴性且抗-HBs阴性的易感儿童进行乙肝疫苗的再次免疫。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8例HBs Ag阳性母亲所产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及时接种率、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均为100.0%;阻断成功174例,成功率97.8%。发现易感儿童36例,对其再次进行免疫,其中18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全部产生了保护性抗体;18例未采集血清标本,其中7例完成了全程免疫,11例未完成。HBs Ag单阳性组和HBs Ag、HBe Ag双阳性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分别为99.2%和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母亲不同分娩年龄、文化程度、肝炎病程、分娩方式,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7、0.07、2.67、0.35,P均>0.05);儿童不同性别、胎龄、体重、胎次,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69、0.48、0.00、1.10,P均>0.05)。结论对HBs Ag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实施Hep B和HBIG联合免疫且开展抗体水平监测可及时发现易感儿童,进行再次免疫可提高阻断成功率。
李军韦亚名杨凯朝张肖肖史鲁斌豆巧华郭永豪姬艳芳杜冰会张延炀
关键词:乙型肝炎母婴阻断

相关作者

刘新平
作品数:32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母猪 猪瘟 阻断效果 断奶仔猪 仔猪
马俪珍
作品数:338被引量:1,865H指数:21
供职机构:天津农学院
研究主题:鲶鱼 N-亚硝胺 酶解 肉制品 发酵
高琳
作品数:15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猪瘟 母猪 阻断效果 断带 育肥猪
冯轩彪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母猪 阻断效果 猪瘟 大肠杆菌 马齿苋
周小寒
作品数:86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肿瘤 抗癌 肿瘤专家 恶性肿瘤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