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阻塞性无精子症“的相关文章
-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机器学习探究铁死亡参与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的机制
- 2023年
-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探讨铁死亡参与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的潜在机制。方法:应用GEO数据库和FerrDb数据库获取疾病相关数据集和铁死亡相关基因,采用R软件对疾病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差异分析,GO与KEGG富集分析,将筛选出的疾病差异基因与铁死亡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取共同基因。通过LASSO、SVM-RFE及随机森林3种机器学习算法筛选核心基因,并进行免疫浸润相关性、靶标药物预测及分子对接模拟等分析。结果:GSE45885数据集筛选获得差异基因1751个,GSE145467数据集筛选获得差异基因4358个,二者交集获得疾病相关基因集,共508个。将疾病基因集与铁死亡相关基因集取交集,共获得17个疾病相关铁死亡基因。经过机器学习筛选后得到3个核心基因,分别为GPX4、HSF1、KLHDC3。结论:铁死亡参与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的机制可能与GPX4、HSF1、KLHDC3表达下调有关,为后续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及疗效研究奠定基础。
- 沈宏平宋佳怡周旋刘亚华陈云杰蔡以力张元斌余怡陈雪琴
- 关键词: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生物信息学
- 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精液生精细胞检测的意义
- 2018年
- 目的探讨精液中生精细胞阳性能否预测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手术获精率。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9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精子浓度及精液中的生精细胞。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睾丸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对无精子症进行分类。非阻塞性无精子患者根据其精液中生精细胞阳性与否进行分组:组一:精液中生精细胞阳性;组二:精液中生精细胞阴性。采用睾丸抽提取精术进行手术取精。分析精液中生精细胞阳性与否预测手术获精率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28例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精液中生精细胞检测阳性者21例,占75%;生精细胞阴性者7例,占25%。21例精液中生精细胞阳性者手术获得成熟精子4例,占19%;7例精液中生精细胞阴性者手术获得成熟精子3例,占42%。两组间获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18.)。结论精液中生精细胞阳性与否,不能预测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手术是否成功获精。
- 方小武刘佳杰陈捷韦剑洪陈伟辉
- 关键词:精液生精细胞
- 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精子获取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非阻塞性无精子症(NOA)需要通过睾丸手术获取精子,并联合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方式获得生育,而睾丸精子获取是其关键因素。虽然随着精子获取技术的提高增加了精子获取率,但是在术前告知NOA患者成功获取精子的机率仍旧具有挑战性。采用非侵入性方法预测睾丸中精子存在,对避免没有精子发生病例的外科侵入性损伤非常重要。目前一些术前参数,例如血清FSH、抑制素B、睾丸大小、遗传分析、诊断性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拉曼光谱、分子及蛋白标志物,为预测NOA患者精子成功获取提供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将当前可用的一些术前因素在预测NOA患者精子获取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杨欢利邵秀娟诸溢扬吴为玲
- 血清抑制素B对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睾丸精子抽吸成功预测价值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B(INHB)对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睾丸精子抽吸术(TESE)成功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收集相关的诊断实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然后采用QUADAS条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Meta-Di Sc1.4软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进行异质性检验和合并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94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INHB对TESE成功获取精子预测的敏感性为0.69(95%CI:0.64~0.73),特异性为0.78(95%CI:0.75~0.82),诊断优势比为10.66(95%CI:3.90~29.1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57。结论现有研究提示,INHB不能独立作为TESE成功获取精子的预测指标,多个指标联合预测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 方秀梅
- 关键词:血清抑制素BMETA分析
- 血清抑制素B与卵泡刺激素对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睾丸精子抽吸成功的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B(INHB)与卵泡刺激素(FSH)对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睾丸精子抽吸(TESE)成功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检索到符合分析要求的9篇文献,采用Meta Di 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INHB对TESE成功获取精子预测的敏感度低于FSH[0.69(95%CI 0.64~0.73),0.75(95%CI 0.70~0.79)],特异度高于FSH[0.78(95%CI 0.75~0.82),0.66(95%CI 0.61~0.70)],INHB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诊断比值比均高于FSH。结论 INHB与FSH均不能独立作为TESE成功获取精子预测指标,多个指标联合检测是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 邓伟杨杰陕文生李亚梅
- 关键词:血清抑制素B卵泡刺激素META分析
- 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精液pH值测定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无精子症与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精液pH值的范围界限。方法:测定无精子症患者精液的pH值,根据睾丸穿刺活检结果将无精子症患者分为阻塞性无精子症组(A组)与非阻塞性无精子症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精液pH值。结果:A组患者41例,精液pH值为(6.51±2.07);B组患者56例,精液pH值为(6.95±2.36)。两组患者精液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精液pH值低于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但尚不能给出两者之间的明确范围界定。
- 王薇皮洁曹洁朱敬香何驰华
- 关键词:无精子症PH值阻塞性
- 14例阻塞性无精子症冻精、冻胚助孕结局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无精子症助孕结局及生育力保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附睾鲜精、冻精ICSI助孕的14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鲜胚及冻胚助孕结局。结果附睾精子助孕14周期,鲜胚移植12周期,冻胚移植6个周期,周期总临床妊娠率66.67%(12/18)显著高于本中心同期2009-2010年全部IVF/ICSI周期平均妊娠率38.7%~47.1%。患者可移植胚胎数、冷冻胚数及总累计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同期严重少弱精子症组(t=2.30,P=0.034;t=2.48,P=0.025;χ2=4.49,P=0.034)。附睾鲜精组可移植胚胎数、冷冻胚数高于冻精组(t=3.03,2.56;P=0.01、0.025),但冻精组冻胚妊娠率高于鲜精相应周期。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组冻胚可移植率高于严重少弱精子症组(P=0.09),其冻胚移植妊娠率也高于严重少弱精子症组(P=0.011)及本中心同期全部冻胚移植平均妊娠率40%。结论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附睾冻精、鲜精ICSI助孕结局显著优于重度少弱精子症;冻精、冻胚是阻塞性无精子症有效的生育力保存方法;冻胚移植是鲜胚移植未孕的有效补充手段。精子、胚胎冻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优良精子、胚胎的功能。
- 赵君利徐仙景万红胡蓉吴昕刘春莲哈灵侠马小红
- 关键词:阻塞性无精子症附睾穿刺
- 附睾睾丸活动与不动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效果分析
- 2010年
- 目的:对附睾、睾丸活动精子与不动精子ICSI的助孕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7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技术研究室接受ICSI治疗的114例阻塞性无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长方案进行超促排卵,ICSI常规操作,比较分析附睾、睾丸活动精子组与不动精子组ICSI后的妊娠结局。结果:114例阻塞性无精症患者120个周期ICSI助孕。获卵1415枚,平均获卵(11.79±6.15)枚,其中可注射的MⅡ成熟卵1187枚(83.88%),受精率75.82%,卵裂率88.22%;ET114周期,平均移植胚胎数2.01±0.34,种植率20.00%,周期临床妊娠率32.46%。6例双胎,双胎率16.22%,目前已出生32名健康婴儿,其中男婴14名,女婴18名,男女比例为0.78,尚有4例5胎继续妊娠中。睾丸活动精子组的受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裂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等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是治疗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有效措施,取睾丸、附睾活动或HOST阳性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助孕效果一致。
- 林典梁康跃凡陈永艳孙艳陈文祯
- 关键词: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阻塞性无精症PESA
- 介入导丝疏通治疗输精管阻塞性无精子症10例被引量:1
- 2009年
- 10例阻塞性无精子症采用介入导丝疏通治疗,10例精道造影均显示双侧输精管阻塞,双侧成功5例,单侧成功1例,4例疏通治疗失败,均建议行供精人工授精或单精子卵泡注射治疗,未随访。6例疏通成功者两周后复查精液中均有精子,配偶怀孕2例。
- 柯尊金顾秋忠俞浩黄建洪
- 关键词:阻塞性无精子症输精管阻塞
- 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39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39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采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或睾丸精子抽吸术(PESA或TESA)获得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附睾精子,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获得睾丸精子,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评估取精效果、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39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有29例(74.35%)经PESA获得精子,10例(25.65%)通过TESA获得精子。受精率、种植率和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受精率76%、20.45%和39.47%,,2例自然流产。结论采用抽吸取精方法(PESA或TESA)获得精子进行ICSI是治疗男性阻塞性无精子症的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 姚红梅孙秀芹牛焕付
- 关键词: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相关作者
- 李满

- 作品数:26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不育症 不育 胚胎移植 男性不育
- 庄广伦

- 作品数:343被引量:2,442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卵母细胞
- 李俐琳

- 作品数:47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胚胎 体外
- 张敏芳

- 作品数:57被引量:39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不育症 胚胎移植 胚胎
- 张晓

- 作品数:52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脑电图 MELAS综合征 卵母细胞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癫痫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