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69篇“ 阑尾切除“的相关文章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5年
- 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干预中的可行性。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手术疗法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三天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干预中,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一种科学的选择,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更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推广。
- 陈德
- 关键词: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并发症VAS评分
- 阑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运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通过切除手术治疗阑尾炎疾病中辅以综合护理的干预疗效及临床价值讨论。方法 研究以本院外科接收的阑尾炎患者为例,共筛选100例,均采取阑尾切除手术疗法,样本获取时间是2024年3月到同年12月,以数字表随机法划分组别,即比对组50例、讨论组50例,分别在围术期护理中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模式,以手术后康复用时、疼痛评估结果、术后睡眠情况、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评估为分析两种干预措施效果的观察指标。结果 记录并整理手术后康复用时明确,讨论组用时少,比对组用时多,P<0.05,有研究意义;疼痛、睡眠情况统计并整理比照可知,讨论组得分低,比对组分值高,P<0.05,有研究意义;统计整理并发症情况发现,讨论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很少,比对组发生患者多,P<0.05,有研究意义;评价生活质量并整理分数发现,讨论组分数高,比对组分数低,P<0.05,有研究意义。结论 以综合护理、阑尾切除术相配合的医疗方案为阑尾炎患者实施医护后,身体康复进程加快,疼痛减轻,保障睡眠质量,这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 刘娇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综合护理
- 不同病程儿童阑尾周围脓肿行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发病时间对儿童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行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儿童阑尾周围脓肿患儿98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组(n≤7天)70例与晚期组(n>7天)28例,对比两组患儿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肠排气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炎症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并分析手术指标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组术中失血量、中位手术时间、中位肠排气时间、中位术后总引流量、中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2 h炎症指标WBC、CRP均明显下降,早期组CRP下降程度大于晚期组(P<0.05),两组WB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肠排气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 儿童阑尾周围脓肿病程在1周以内行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术后恢复快。随着病程增加,手术风险、手术打击、术后康复时间及费用增加,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
- 王磊周应成周涛李智强党兴
-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儿童病程
- 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增设孔径或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PLA)增设孔径或中转开腹治疗急性阑尾炎(AA)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探索SPLA的最佳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83例最初接受SPLA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在SPLA中增设孔径或中转开腹的相关资料,根据术式分为SPLA组、中转(CA)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183例AA患者中,转换率为10.93%。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30kg/m^(2)、既往腹部手术史、ASA分级≥Ⅱ级、WBC、CRP、CT分级4~5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为坏疽/穿孔型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在多变量分析中,BMI≥30kg/m^(2)、复杂性阑尾炎、WBC≥15×10^(9)/L,CRP≥50mg/L、CT分级4~5级以及既往腹部手术史是发生CA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阑尾炎大部分能通过SPLA治疗,高BMI、复杂性阑尾炎尤其是阑尾周围脓肿、炎症严重及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应视为SPLA的相对禁忌证。
- 詹宏量洪艺燕黄和庆黄坤寨张福星郑苗苗
-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转开腹
- 四磨汤联合针灸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应用四磨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48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中医组加用四磨汤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3天后上腹堵塞、腹胀腹满、呃逆呕吐等证候积分中医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指标中医组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四磨汤联合针灸治疗LA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良好。
- 魏广
- 关键词:四磨汤针灸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胃肠功能紊乱
-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行LA,术后依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基础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小儿LA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I-FEED评分系统评分为(5.89±1.12)分;肠道功能恢复延迟17.50%(14/80);多因素显示,年龄<7岁、非单纯性阑尾炎、阑尾穿孔、手术时间≥60min、气腹压力≥12mmHg、术中腹腔冲洗液0.5%甲硝唑溶液、术后存在并发症、术前白蛋白水平<35g/L为影响肠道功能恢复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小儿LA术后存在较高肠道功能恢复延迟风险,与年龄<7岁、阑尾穿孔、手术时间≥60min、术中腹腔冲洗液0.5%甲硝唑溶液、术后存在并发症、术前白蛋白水平<35g/L关系密切。
- 刘珍邱绣兰程珍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肠道功能恢复
-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究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3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和B组(30例,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持续用药7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7 d后临床疗效和手术指标,治疗前、治疗7 d后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A组;治疗后B组首次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B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治疗后两组患者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且B组变化幅度均大于A组(均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 张丽娅韩锡琳高原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复方大承气汤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炎症因子
- 小儿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后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附22例报告
- 2025年
-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后再次入院行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体会。方法2019年9月~2024年7月,对22例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6~14周后患儿实施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年龄5~14岁,平均8.5岁。经脐正中切口置入5 mm trocar和30°观察镜,经下腹壁正中膀胱上、左侧腹直肌外缘和脐下3~5 cm平面交界处分别置入5 mm trocar和操作钳。术中充分松解粘连,包括松解大网膜与盆腔侧壁粘连、回盲部与大网膜粘连、阑尾外侧与侧腹膜粘连、回肠末端与阑尾系膜组织粘连,显露病变阑尾,分别结扎和离断阑尾系膜和阑尾根部。结果22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150 min,(75.5±10.0)min。术后6~8 h自行下床活动,术后1~1.5 d恢复排气并进流食。术后住院3~6 d,平均4 d。术后病理回报均为慢性阑尾炎伴坏疽穿孔。随访2~13个月,平均6个月,无腹痛、发热,均无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和盆腔脓肿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后,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松解腹腔和盆腔内的粘连是操作的关键,也是手术时间相对长的主要原因。粘连主要位于大网膜与盆腔侧壁之间,回盲部与大网膜、阑尾与侧腹膜和回肠末端肠系膜之间。充分松解粘连后行阑尾切除可有效解除腹痛等症状。
- 刘雪来陈震黄凯坤郑乐
-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小儿
- 知信行健康教育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的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对照组)和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临床效果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NRS评分为(3.06±0.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4,P<0.0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6,P<0.05)。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6.93±3.14)h]、排气恢复时间[(52.33±5.21)h]、排便恢复时间[(68.06±6.19)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9.58±0.67)h]及住院时间[(8.93±0.65)d]相比,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1.95±2.15)h]、排气恢复时间[(32.87±3.27)h]、排便恢复时间[(46.95±4.18)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6.07±0.43)h]及住院时间[(6.55±0.46)d]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53、22.370、19.980、31.180及21.130,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儿NRS评分,提高临床效果,比常规干预效果更佳。
- 周铭芳张美琪
- 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在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2024年10月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中位年龄7.5岁(2.4~16.3岁),入院前腹痛时间(20.6±10.6)h,术前超声检查阑尾直径(0.92±0.15)cm,15例合并阑尾粪石。脐部纵切口长约1.5 cm,置入5 mm trocar(长约15 cm)和30°腹腔镜,5 mm短trocar(长约9 cm)和操作抓钳,探查腹腔,分离粘连,抓钳抓住阑尾末端,切开两trocar之间的组织,将阑尾提出腹外结扎、切除。结果31例阑尾周围无明显粘连,阑尾提出顺利;7例阑尾周围粘连,腹腔镜下钝性分离后将阑尾末端经脐部切口提出,自阑尾远端游离松解粘连后将阑尾完整提出并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7.1±8.6)min,术后住院时间1~3 d,术后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例,坏疽性阑尾炎6例。术后均未使用静脉镇痛药物。电话随访2~68个月,中位数58个月,无腹痛等不适。结论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切口美观。
- 明安晓邵一峰刁美李颀李龙
- 关键词:儿童经脐手术
相关作者
- 吴硕东

- 作品数:496被引量:1,94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ODDI括约肌 单孔 单切口
- 王存川

- 作品数:459被引量:3,267H指数:30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肥胖症 减重手术 腔镜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
- 于爱军

- 作品数:59被引量:313H指数:9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META分析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肾结核
- 卞红强

- 作品数:109被引量:79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小儿 腹腔镜 腹腔镜检查 肠套叠
- 李功俊

- 作品数:37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小儿 腹腔镜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检查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