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篇“ 门户城市“的相关文章
综合门户城市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广州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为例
2024年
结合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选取在城乡融合起主导地位的综合门户城市地区的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特点及问题,提出镇域统筹、资产盘活、机制传导的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应对路径,并以广州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实践为例,分析其创建情况和创建路径,以地方国企引领带动乡村建设的实践验证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骆茜吕明李德民
上海打造全球极地门户城市的路径研究
2023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促进国家极地事业发展的最主要城市。未来,“极地元素”的深度融入将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全球极地门户城市是上海城市发展实现创新和突破的新方向。上海打造全球极地门户城市有着有利条件:上海是中国极地科学研究的重镇;上海是中国发起极地国际组织的最主要城市;上海在极地医学、破冰船设计建造和负责任极地旅行等方面走在全国甚至全球前列;上海建有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澳大利亚霍巴特和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打造南极门户城市的实践也为上海带来了启示。上海打造全球极地门户城市首先是将其融入强化“四大功能”和深化“五个中心”建设进程中;其次是加强极地协调,并建立“上海极地网络”;最后是制定和实施《上海的全球极地门户战略》。
唐尧
关键词:门户城市
面向东盟门户城市的商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以广西南宁为例
本文在"加快建设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加快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面向东盟门户城市南宁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从"中国绿城·壮美南宁"品牌营销、优化升级南宁商文旅产业结构布局、升级南宁...
易庭珠周小靖鲍立刚
梧州高质量推进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建设的对策
2022年
梧州建设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是广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应深刻认识梧州建设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的重要意义,从积极应对区域城市之间日趋剧烈的竞争、完善综合性交通枢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生态共建等方面推进。
郭坚
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建设探讨--以怀化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作为门户城市和对外开放的枢纽节点,怀化积极参与门户城市建设运营和优化升级,努力打造成西部省份共建共享的交通枢纽城市。本文就如何将西部海陆新通道与“一带一路”有机结合,利用交通设施拉近怀化与省际边界的距离,通过资源整合发挥怀化在中西部及武陵山区域的聚集辐射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李袁
关键词:省际边界门户城市
流通产业与枢纽门户城市的互动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肇庆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背景下,肇庆应当把推动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到战略新高度。通过分析枢纽门户城市经济与流通产业的互动作用机理,剖析肇庆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提出强化肇庆枢纽门户城市定位,创新现代流通产业体系,构建“大流通”场格局的发展路径,以促进肇庆经济增长动能转化,加快融入大湾区的步伐。
卿珏季六祥
关键词:流通产业互动发展
打造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的梧州探索
2020年
梧州实施“东融”战略有水运交通、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与广东的岭南文化具有文化同根优势;资源较丰富、场潜力大的后发优势。也具有存在安逸保守的思想、产业配套体系和产业配套能力及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的不利因素。因此,梧州要打造广西东融的枢纽门户城市一是需要解放思想,强化主动对接意识,找准定位;二是提升基础设施及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的落地;三是尊重人才,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营造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
陈美岚
“一带一路”建设下门户城市发展研究——以徐州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徐州要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开放思想为先导、设施联通为抓手、‘互联网+’为关键、生态城市为依托、民富强为目标"为发展思路,强化区域合作、完善交通枢纽、融合产业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特色乡镇,增强徐州竞争优势和区位吸引力及辐射带动力,使徐州成为江苏经济增长极、进而使包括江苏在内的沿东陇海经济区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增长极。
马淑娟李书慧
关键词:门户城市
珠三角门户城市惠州和端州“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机制被引量:8
2019年
惠州和端州(肇庆)同属珠三角区域,作为东江、西江流域各自进入珠江三角洲的门户城市,在历史上均形成了“山—湖—城—江”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延续千年的城市建设,并以优美的湖光山色闻名于世,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研究采用比较法,从区域地理条件、形成过程两方面分析研究两座山水城市形成的思路、动因和在地实践方式。研究表明,惠州和端州的区域地理条件和城市选址奠定了形成“山—湖—城—江”结构的地理基础,此后的人工营建中出于城市和农业发展的不同需要,结合自然山水逐步形成了与城相伴的湖泊,并展开风景建设。两城在城市八景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相似格局下的地方人文特色和审美趣味对最终形成的山水城市的影响。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功能维度提出对当代中国城市,尤其是发展速度极快的三角洲城市城市韧性发展的若干启示。
赵茜瑶林箐
关键词:风景园林
肇庆:乘大湾区“东风”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
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称赞,肇庆是一个很好很美的地方。肇庆古称端州,已有2200多年历史。肇庆有"一府一砚三名人",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两广总督府驻肇182年,端砚居四大名砚之首,"东方三大圣人"之一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都在肇庆留下深刻印记。肇庆是"山湖城江七星城".
关键词:大西南粤港澳城市门户枢纽

相关作者

胡振宇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演进研究 分工演进 门户城市 与门 新区
上官辰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
研究主题:门户 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经济结构 城市化发展
段龙龙
作品数:52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财政分权 弱化 新型城镇化 中等收入陷阱 就业结构
肖扬
作品数:71被引量:630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规划 城乡规划 街道 空间句法 新移民
柳立子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 城市文化发展 城市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 岭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