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776篇“ 长江学者“的相关文章
贡献导向下理工类青年长江学者项目的政策有效性评估——基于211高校的准自然实验
2024年
本研究以2015年首次设立的“青年长江学者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2—2017年104所211高校的科技统计数据,通过构建PSM-DID模型,评估理工类青年长江学者项目的贡献成效。实证结果表明,理工类青年长江学者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促进高校学术贡献的提升,特别表现在提升高被引SCI论文数量、科技著作数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量方面。但是,理工类青年长江学者项目并未显著提升高校的经济贡献与社会贡献。异质性分析发现,理工类青年长江学者项目对高校学术贡献的提升作用会因高校层次、高校所在区域、高校类型呈现差异化效果。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理工类青年长江学者项目有效性取决于高校人力资本结构与人才保障水平。通过系列稳健性检验,本文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果可为青年长江学者项目的评价与实施优化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吴周玥周小虎王侨刘晶晶王晖
关键词:学术贡献经济贡献社会贡献
海外经历能否提升科研论文产出?——以长江学者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人才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那么海外经历能否提升科研论文产出?本文聚焦我国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1998-2017年入选的178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履历数据库与科研数据库,从学习、工作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海外经历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论文产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海外经历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与国际科研生产力。具言之,不同类别的海外经历对科研论文产出的正向影响具有差异性,海外学习经历的正向效应远远大于海外工作经历的正向效应,海归学者在科研论文产出上的优势因学科领域与高校平台的不同而差异性显著。
潘虹唐莉
关键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省际时空格局与特征研究——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高层次人才作为参与国际竞争重要的人才队伍,在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驱动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以长三角地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高层次人才研究对象,通过履历分析法梳理建立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分析高层次人才的时空格局与结构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群体具有鲜明的时空嬗变特征,具体表现为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专业分布逐渐发展平衡,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渐下降。在空间布局上,各省市的人才集聚度与其人均GDP排名和“双一流”高校数量有关,不同省市形成差异化的学科人才高地。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以工学、理学、医学三种学科类型为主,与全国科学人才的总体结构接近。从性别结构来看,在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群体中,男性人数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必须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制度,为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新优势。
薛琪薪吴瑞君
关键词:长江学者人才强国战略
厚植新时代调查研究沃土——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宇文利
2023年
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嘘寒问暖,身子“长”在农田里、屁股“坐”到农家院,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因地制宜解决农民脱贫路上急难愁盼的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年干部按照“深入调查研究”“改进调研方式”等要求,深入基层解决发展难题。
屈一平
关键词:青年干部主题教育
新文科视阈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建设与反思——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喻辉访谈被引量:1
2023年
新时代呼唤新人才,新人才需要新文科。当新文科建设的号角吹响,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更显至关重要。访谈从宏观的学理层面,对新文科倡议的背景、内涵与特征、教学理念以及目标任务等方面进行详尽且深入地探讨,针对当下高校文科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角度的解决措施。同时,结合新文科建设的思想、方法和理念,从微观实践视角和宏观理论高度阐述音乐学与其他交叉学科、中国民族音乐学、传统乐律学研究等领域之间的关系,为新时代的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考。
喻辉李妍李妍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乐律学学科建设
经天纬地开新篇 行稳致远续弦歌--记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杨昆
2022年
人类活动80%以上的信息都与时间和位置息息相关。从关注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四季物候的朴素人地关系开始,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所蕴含的内容日趋丰富。时至今日,地理信息已不仅限于方向、方位、坐标点等基本空间信息范畴,其内涵及外延不断扩展,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更已成为“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
刘佳
关键词: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地关系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培育机制研究——以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为研究样本
2022年
哲学社会科学长江学者是高校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杰出代表,其成长规律和培育机制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运用个人履历分析法,通过对2004—2017年江苏高校45名哲社领域长江学者的计量分析,发现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在年龄、性别、学科、受教育经历、单位分布和行政任职等方面特征显著:年龄分布不均,人才队伍老龄化严重;性别分布不均,女性高层次人才稀缺;学科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领域;本土化培养特色、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及“学而优则仕”的晕轮效应明显。对策是:加快构建青年及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扶持激励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多渠道培养机制,探索实施本硕博贯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陈启迪蔡芙蓉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长江学者
艺术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动人心魄的激情--专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彭锋
2022年
“无情的疫情将我们从梦想中惊醒,面对冰冷的现实,我们不能失去想象。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有可能让我们失去工作,但是只要作为人活着,我们就不能没有想象,就不能没有让想象驰骋的艺术。”这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在2020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如今,两年已经过去,疫情防控再次面临严峻局面,我们的采访也不得不临时改为线上。
郝娟娟
关键词:毕业典礼特聘教授天马行空
海外经历能否加速职业发展:以长江学者为例被引量:8
2022年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日益深化,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海归学者群体内部的差异性也日益显著,但这一议题尚未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本文聚焦我国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1999—2017年间入选的科学技术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样本,以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时的年龄为职业发展速度指标,分析了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海外经历对高校科研人员职业成就进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经历对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时间的催化剂作用具有异质性。获得海外博士学位即归国以及海外经历仅为短暂求学/访问的科研人员在职业发展中均不具优势,而全职海外经历缩短职业成就时间的效果明显。此外,海外经历的加速效应因科研人员所在研究平台的不同呈现异质性。入职"双一流"高校的海归学者往往更快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基于研究发现,论文对我国公派访问政策和高校当前的人才引进实践进行了讨论。
李峰唐莉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长江学者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曲小波 构筑属于未来的交通系统
2022年
漫威电影宇宙十年来的最终篇章《复仇者联盟4》席卷全球,引发了又一波科幻电影热潮。同为现象级科幻大片,《复仇者联盟4》继续筑梦人们心中的“英雄世界”,而《流浪地球》所引爆的是全民对于人类未来命运以及科学理论的热烈讨论,许多人看完后开始关注科学和生态环境。你会发现科幻电影对于场景细节的把控和具体实物的设计非常用心和有趣,尤其是其中通过大量镜头描绘的未来交通与智能系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交通是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徐飞
关键词:科幻电影智能系统交通系统未来命运

相关作者

李峰
作品数:35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长江学者 学科 年龄 本土化 影响因素
唐莉
作品数:26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研究主题:数据挖掘 石墨烯 科技创新政策 学术产出 实证分析
胡智锋
作品数:355被引量:1,666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电视 电视研究 电视节目 电视 中国电影
姜延龙
作品数:31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乳酸菌 报告基因 抗性植物 宿主菌 乳酸乳球菌
刘良伟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财务与会计(综合版) 》编辑部
研究主题:创刊 长江学者 财务研究 财务理论研究 财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