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篇“ 长江冲淡水“的相关文章
- 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次表层水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缺氧发展的影响
- 缺氧现象,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已成为近岸系统海洋生态灾害之一。近些年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缺氧范围和频率逐渐增加。长江和黑潮对缺氧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方面系统地探讨...
- 吴浩昆
- 关键词:长江冲淡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
- 长江冲淡水脱离低盐水团的扩展特征及控制机制研究
- 长江冲淡水脱离低盐水团的发生及扩展过程是局地物质、能量交换的关键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由卫星观测数据发现脱离低盐水团位置与叶绿素a高值区存在对应关系。本研究利用SMAP卫星海表面盐度数据,研究了2015—...
- 郭梦瑶
- 关键词:长江冲淡水SCHISM
- 基于遥感数据的夏季长江冲淡水年际间扩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2023年
- 长江冲淡水向外海扩展对于黄、东海水文生物环境以及物质循环有重大影响。通过分析1998-2014年连续17年卫星观测结果,研究夏季长江冲淡水向外海扩展的年际间变化规律,分析径流量和风场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长江冲淡水向外海的扩展路径主要有东北偏北型、东北型和偶见型三类,以东北型为主;冲淡水向东扩展位置主要分布在123°-126°E区间,年际间差异显著。扩展过程的年际变化主要体现在扩展路径是否转向、向东扩展的态势呈现7弱8强还是7盛8衰。长江径流量的多寡对冲淡水向外海扩展的远近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径流量较大时,冲淡水向东扩展较远,径流量较小时,冲淡水向东扩展的距离会受到明显的限制。风向的变化是导致冲淡水扩展过程呈现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东南风、东风对于冲淡水向东北方向扩展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向东南方向扩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东北风对冲淡水向外海的扩展起到阻碍作用,迫使冲淡水盘踞在长江口近岸海域。
- 胡静雯王其翔郭志谦刘晓燕吴志宏董文隆田林
- 关键词:空间遥感长江冲淡水年际变化
- 春季长江冲淡水转向及其对口门外海域沉积作用的影响
- 长江径流输送大量的冲淡水入海,其挟带的悬浮泥沙在河口和陆架海区迁移、沉降,成为海底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前人对长江口海域沉积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口门内至拦门沙海域,有关口门外海域现代沉积环境的研究相对较少。开展长江冲淡水扩展过...
- 赵玉喜
- 关键词:长江冲淡水悬浮体春季沉积环境
- 春季长江冲淡水在口门外海域逐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利用2015年4、5、6月在长江口外开展综合海洋调查获取的实测数据,分析春季口门外海域长江冲淡水(Changjiang diluted water,CDW)时空分布特征及扩散过程,并结合同期的多源环境观测数据,探讨各环境动力因素对春季长江冲淡水分布的影响,深化对冲淡水在口门外海域扩展及其动态变化的认识。观测结果显示,2015年春季长江冲淡水的扩散范围逐月增大,主体最远可到达123°E以东海域,其逐月变化主要受控于口外水文气象环境。长江径流量大小决定了冲淡水出口门后的分布范围以及表层水盐度,风向则控制冲淡水的扩展态势。在风场与径流的共同作用下,春季口门外海域长江冲淡水的扩散呈现三种模式:4月份的顺岸南下型(冬季型)、5月份的东北转向型(过渡型)和6月份的东南-东北双向分支型(夏季型)。春季台湾暖流深层水已到达长江口外海域,与表层冲淡水层相互作用较弱,但随着上升流的逐月增强,其与上层低盐冲淡水之间的跃层效应愈发显著,一方面抑制长江冲淡水的向下扩展,同时上升流的涌升也减薄了冲淡水的厚度。再悬浮泥沙向上扩散的厚度显示出春季潮混合过程难以影响至表层,但在大潮情况下,水位波动变化更为剧烈,使外海高盐海水向陆上溯更远,导致5月份12250E断面的水体盐度整体相对较高。
- 赵玉喜王珍岩
- 关键词:长江冲淡水春季
- 长江冲淡水混合扩散观测研究及动力过程探讨
-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我国海岸带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水域之一,长江冲淡水对黄海、东海的水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故研究长江口海区水体的混合特征对于了解长江冲淡水所携带的营养盐和污染物的输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
- 王寇
- 关键词:长江口跃层湍流混合营养盐
- 台风天气下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响应机制
-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1011m3,近10年年均输沙量为1.22×10~8t。巨大的入海水沙通量对长江河口的动力、沉积、地貌过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长江冲淡水作为长江径流入海后形成...
- 张智伟
- 关键词:长江冲淡水台风生态效应
- 夏季长江冲淡水年际变化的数值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本文对东中国海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长期(2004-2015年)模拟,分析了长江冲淡水扩展形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夏季长江冲淡水主要有三种扩展形态: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和东南-东北双向扩展,三种形态所占比例分别为37%,46%和17%。长江冲淡水的扩展面积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近河口冲淡水(海表面盐度<28)的扩展面积主要受径流量控制,在外海(28<海表面盐度<31)则主要受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就淡水通量而言,向东北方向最多,向东南方向次之,二者7、8月份所占比例分别为40%、60%和33%、32%。夏季长江冲淡水向东北方向的扩展主要受东风或较强东南风的影响。年际尺度上,向东北方向的淡水输运与东南方向风分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主要受东南风驱动的Ekman输运的影响。
- 郭亚茹荣增瑞荣增瑞李晓丹那容
- 关键词:长江冲淡水年际变化
- 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孤立水团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本文利用2017年5月长江口外海域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孤立低盐水团的三维结构以及输运过程,并进一步统计了孤立水团发生的历史事件。低盐水团的水文参数在未脱离前于上层呈现同心圆等值区分布。研究发现,大潮引起的强上升流对低盐水团的脱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孤立低盐水团的生消周期为7-10d,其脱离和输运受长江径流、风场等的影响,偏北风和偏南风对水团输运分别起到抑制和促进作用。低盐水团的脱离及输运过程极大加强了冲淡水跨锋面的营养盐和陆源有机物的输运。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对长江冲淡水输运过程的研究。
- 李博卢军炯王鹏皓王寇
- 关键词:长江冲淡水输运
- 基于快速重复荧光法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以南海黑潮入侵和东海长江冲淡水影响区为例
-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过程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是食物链的开端,并驱动海洋生物泵的运作,其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储碳以及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14C示踪法、13C示踪法、溶氧法等对海洋初级生产力...
- 杨磊
-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光合活性
相关作者
- 朱建荣

- 作品数:152被引量:1,216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盐水入侵 数值模拟 长江口 径流量 海洋模式
- 朱首贤

- 作品数:71被引量:580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长江口 长江冲淡水 拍岸浪 波浪
- 沈焕庭

- 作品数:145被引量:2,148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长江口 长江 浑浊带 最大浑浊带 盐水入侵
- 王保栋

- 作品数:93被引量:1,01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营养盐 长江口 南黄海 捕集 溶解氧
- 张文静

- 作品数:31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长江冲淡水 动力机制 水团 数值模拟 低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