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56篇“ 银行体制“的相关文章
- 中国人民银行的故事(11):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大一统”银行体制的形成
- 2024年
- 到1952年末,新中国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战后恢复的主要任务。从1953年起,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而对应的启动政策则源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所谓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时期。
- 万存知
- 关键词:银行体制大一统
-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研究——以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为例被引量:6
- 2023年
- 当前,我国的金融风险可控可管,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系统性和重点区域金融风险仍然客观存在,影响风险产生因素很多,其中体制和机制的影响最为关键。体制与风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发挥体制对风险的管理、约束作用,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着的风险持续深化体制改革。当下,要深化风险领导体制改革,坚持党管风险原则;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以发展成果化解风险;深化预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预警风险系统;深化风险管理过程改革,全面管理系统风险;深化风险管理手段改革,提升科技管理风险效能;深化机构退出管理改革,切割风险管理单元;深化风险监管体制改革,提升监管纠错风险功能。
- 陆岷峰
-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系统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 晚清中央银行体制的形塑被引量:1
- 2022年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缓解财政危机和推进币制改革,清政府开始兴办新式银行,组建了户部银行,后改组为大清银行,尝试构建中央银行体系。就制度而言,户部(大清)银行以章则明定拥有发行货币、监管市场、经理国库等职能,已初见央行模型。从实践来看,户部(大清)银行在巩固纸币信用、缓解金融危机、调和全国汇兑等方面,亦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过程糅杂中西,既有对当时欧美央行制度的借鉴与深化,更是对中国传统经验的利用和改进。若从现代中央银行的理论去审视,这些举措多有不成熟之处。但若对比同时期其他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制度的探索历程,不难发现,这些举措仍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中国早期中央银行体制,而且基于中国社会的主动实践,参与了世界央行体系的构建。
- 郑成林钟钦武
- 关键词:晚清币制改革中央银行大清银行
- 抗战时期中央银行体制研究
- 本书是“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中唯一研究抗战时期代中央因银行体制的专著。本书专题研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以四联总处为主导的金融统制体系的建立、发展、消亡过程,评述历史意义与局限性,提出了自辛亥革命胜利到抗战胜利,单一制中央银...
- 刘慧宇
-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下)
- 2021年
-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在金融调控、金融改革、金融稳定等方面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践行中央银行职能,健全和完善金融调控监管体系,推进金融改革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李德
- 关键词:中央银行职能中央银行体制金融改革开放金融调控金融稳定服务实体经济
-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多元化银行体制建立
- 2021年
-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邓小平同志"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金融体制改革,恢复并建立多种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在党的领导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基本建成,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被多元化的经济格局所替代.
- 关键词: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体制金融调控经济模式
-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上)
- 2021年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险阻、砥砺前行,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海纳百川、锐意进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战争和创立新政权、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指引我国金融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本刊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栏,选取重大金融历史事件,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波澜画卷。
- 李德
- 关键词:中央银行体制积贫积弱伟大复兴
- 探索构建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农商银行体制机制——访浙江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小龙
- 2021年
- 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先行探路,浙江承担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多年来,浙江省农信联社(以下简称"浙江省联社")始终坚守"姓农、姓小、姓土"核心定位,秉承"做小不做大、做实不做虚、做土不做洋"的经营理念,其几十年如一日的金融守望与融入县域"毛细血管"的金融网络,成为现今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迈入共同富裕的重要纽带和抓手。
- 孙榕
- 关键词:农商银行金融网络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 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制
- 2021年
-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初步建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的"大一统"银行管理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国家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的机构,又是统一经营全国金融业务的经济组织。这一期间建立并完善了人民币体制,发行了面额缩小的新版人民币。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商业信用,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另一方面,加强现金管理.
- 关键词:货币发行金融管理现金管理商业信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商业银行体制内影子银行系统视角被引量:2
- 2020年
- 影子银行是2017年金融严监管初期的重点整治对象。3年以来,影子银行高风险资产压降逾15万亿,成效显著。未来监管机构将更加严厉地整治影子银行。以传统商业银行为基础,从监管的角度对影子银行进行类型划分,并测算出体制内影子银行规模。通过构建向量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采用2004年至2018年上半年相关数据,分析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发展和稳定性存在因果关系,对传统银行稳定性的正向冲击很大,对传统银行发展情况冲击虽不明显,但二者之间既存在促进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最后,提出了应对影子银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林木西刘理欧
- 关键词:影子银行传统银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
相关作者
- 白钦先

- 作品数:229被引量:2,730H指数:30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
- 研究主题:政策性金融 金融发展 金融 金融资源 金融全球化
- 熊继洲

- 作品数:14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 研究主题:民营银行 银行体制 股权结构 国有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 赵海宽

- 作品数:92被引量:23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 研究主题:通货膨胀 治理通货膨胀 金融体制改革 货币政策 银行
- 陈彩虹

- 作品数:50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建设银行
- 研究主题:中央银行 城乡居民 长期债券 银行 货币政策目标
- 王绍飞

- 作品数:58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商品经济 货币发行 财政 税利分流 财政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