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3篇“ 银杏酮酯“的相关文章
一种银杏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片。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银杏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银杏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优选的制备步骤及其条件,能够获得具有优质的银杏片。相比常规方法制备的银杏片,其质量稳定、不...
朱国琴沈琴高崎王军张雪怡李存发王丹丹
银杏分散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成本-效果
2024年
目的评估银杏分散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相比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成本-效果,为银杏分散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临床用药提供决策证据。方法从医疗卫生体系角度出发,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构建决策树模型,模拟银杏分散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相比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总成本和临床产出,并进行增量分析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其中成本数据来源于相关价格网站,疗效数据来源于文献。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分散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相比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成本低(1656元vs.2795元),效果好(再次卒中发生率低,2.22%vs.10.00%),为绝对优势方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前3位参数分别是: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疗效、银杏分散片价格和银杏分散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疗效。结论银杏分散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相比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成本低,效果好,为绝对优势方案。
张士勤李想王欣肖敦明
关键词:银杏酮酯分散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缺血性脑卒中成本-效果
银杏分散片用于脑梗死二级预防对颈动脉斑块面积、血液流变学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观察银杏分散片(商品名:银欣可)用于脑梗死二级预防对颈动脉斑块面积、血液流变学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分为西药组(37例)和银欣可组(43例)。研究过程中西药组失访1例,银欣可组失访2例,最终西药组36例、银欣可组41例。西药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银欣可组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银欣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颈动脉斑块情况[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率]、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随访1年内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ESR、FIB、血小板聚集率下降,且银欣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IMT、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狭窄率下降,且银欣可组IMT(0.87±0.10)mm、颈动脉斑块面积(11.14±1.56)mm^(2)、颈动脉狭窄率(31.56±4.23)%低于西药组的(0.93±0.15)mm、(13.44±2.02)mm^(2)、(36.85±5.02)%(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hs-CRP、RBP、Cys-C下降,且银欣可组hs-CRP(7.78±2.15)mg/L、RBP(41.32±6.77)mg/L、Cys-C(0.95±0.21)mg/L低于西药组的(10.14±2.74)、(50.26±8.17)、(1.12±0.38)mg/L(P<0.05)。银欣可组随访1年内脑梗死复发率为4.88%(2/41),低于西药组的22.22%(8/36)(P<0.05)。两组随访1年内症状性消化道出血、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银欣可用于脑梗死二级预防可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少脑梗死复发率,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狄美琪殷晓菁桂树华李超生韩利坤胡玲玲
关键词:银杏酮酯分散片脑梗死颈动脉斑块血液流变学炎症
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银杏分散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MMP-9、EMPs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银杏分散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MMP-9、EMPs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纳入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浊闭阻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常规用药,对照组给予银杏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心电图疗效、血脂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3%(53/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在胸闷、胸痛、气短喘促、痰多纳呆、身体困重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00%(51/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36/60)(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也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TG、TC及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经治疗后vWF、MMP-9、EMPs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银杏分散片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情况,调节血脂水平,降低患者vWF、MMP-9、EMPs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谢相屹余慧娟孙刚王丹周琦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银杏酮酯分散片冠心病心绞痛MMP-9
银杏治疗血管相关性疾病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银杏用于治疗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等病症。银杏是我国使用“双重吸附、双重去除”等技术自主研发出的新型银杏叶提取物,其提高了有效成分银杏总黄银杏的稳定性,降低了毒性成分银杏酸的含量。银杏含有银杏总黄和萜内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在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等血管相关性疾病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对银杏的物质基础、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重点讨论其在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银杏在血管相关性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李星源刘爱军
关键词:银杏酮酯银杏总黄酮萜内酯药理作用机制
一种血浆中银杏制剂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浆中银杏制剂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试验溶液的制备;2)样本前处理方法;3)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样品溶液、试验溶液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大鼠血浆中银杏制剂有效成分的浓度;本发明首次...
陈静芳王晓玲范玲玲姜敏凌燕金梅
银杏口腔崩解片的制备
2024年
目的研究银杏口腔崩解片(Ginkgo biloba ketone ester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GBKE-ODT)的制备工艺,并优化处方。方法以片剂的口感、崩解时间和压片难易程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评价筛选GBKE-ODT的最佳处方组成,并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本研究制备的GBKE-ODT处方:预混辅料Prosolv~?ODT作为填充剂,用量为248 mg,银杏(Ginkgo biloba ketone ester,GBKE)40 mg,阿司帕坦7.5 mg,薄荷香精1.5 mg,硬脂酸镁为3 mg,崩解时间在29 s以内。选用粉末直压工艺制备GBKE-ODT。结论GBKE-ODT崩解迅速,口感良好,溶出度高,符合ODT的质量要求。
张国伟曾媛都胜男刘辉丁世芳
关键词:银杏酮酯口腔崩解片正交试验
银杏对小胶质细胞炎症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银杏(GBE50)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对神经元突触损伤的影响。方法①采用格里斯(Griess)试剂检测不同浓度GBE50(25~400 mg·L^(-1))干预对经脂多糖(LPS)刺激后BV2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②不同浓度GBE50(25~400 mg·L^(-1))干预经LPS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CM)处理PC1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BV2小胶质细胞和PC12细胞活力。③将对数生长的BV2和PC12细胞以2×106个/孔铺板于6孔板中,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组,仅培养液培养),对照加药组(Ctrl+GBE50组,GBE50干预浓度为200 mg·L^(-1)),模型组(LPS组,LPS刺激浓度为100μg·L^(-1)),模型加药组(LPS+GBE50组,GBE50预处理1 h后,加入LPS),各组进行相应干预。采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CM处理的PC12细胞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蛋白及基因表达量。结果①Greiss法结果显示,GBE50干预可降低LPS刺激BV2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水平(P<0.05)。②MTT法结果显示,GBE50对BV2细胞活力无影响;LPS刺激后的CM处理PC12细胞活力显著下降,该现象在GBE50干预的CM中有所改善,GBE50浓度在200 mg·L^(-1)时细胞活力已无明显下降(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GBE50组中NMDAR亚基NR1、NR2A和NR2B蛋白表达升高(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GBE50组中NMDAR亚基基因表达量均增加(P<0.05)。结论GBE50可通过抑制激活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NMDAR的损伤,对神经元突触起到保护作用。
热爱拉·阿合力江刘新娟杨光童雨婷高外毛胡凯帆潘洁高崎邢越阳王星禹赵妍王健徐颖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银杏酮酯小胶质细胞神经元中药研究
一种监测银杏柱层析多种有效成分的多光谱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测银杏柱层析多种有效成分的多光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银杏柱层析液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数据和/或拉曼光谱特征波段数据;2)获得银杏柱层析液中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数据;3)将特征波段数据...
陶益江美芳程翼宇王丹丹王金峰蔡明
银杏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银杏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加曲班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杏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高于常规组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12)。治疗后,研究组巴氏指数[(65.3±7.3)分]高于常规组[(59.8±7.5)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2±0.4)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6±0.7)分]均低于常规组[(2.4±0.6)分、(7.6±1.1)分](t=-4.07、12.89、17.82,均P<0.001);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ɑ均低于常规组(t=10.10、18.25、14.15,均P<0.001);研究组一氧化氮高于常规组,而内皮素1、血栓素A2均低于常规组(t=-7.65、10.77、21.90,均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使其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整血清炎症因子,值得临床应用。
郭海霞
关键词:脑梗死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质肿瘤坏死因子Α阿加曲班

相关作者

张志雄
作品数:102被引量:47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银杏酮酯 GBE50 衰老 D-半乳糖 电针疗法
王星禹
作品数:46被引量:190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银杏酮酯 记忆障碍 神经炎症 学习记忆 GBE50
包怡敏
作品数:68被引量:4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银杏酮酯 脉图 脉诊 缺血再灌注 心肌缺血再灌注
徐颖
作品数:86被引量:46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银杏酮酯 记忆障碍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刘爱华
作品数:24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银杏酮酯 GBE50 模拟缺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