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5篇“ 钦差大臣“的相关文章
- 钦差大臣
- 本书甄选了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果戈理的戏剧代表作《钦差大臣》和喜剧《婚事》。
- (俄)果戈理(Н.В.Гоголь)著
- 关键词:剧本喜剧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钦差大臣”文物考辨
- 2024年
- “钦差大臣”是清代特有的临时差务官,其脱胎于明代“巡按御史”制度而有所发展。钦差大臣身份代表皇帝,偏重于专项工作,亲临现场当机立断做出决策;巡按御史巡视地方官司法、行政等日常工作,“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之前巡按御史拥有的权力,钦差大臣继续拥有,例如“察阅营伍”。入清后,在巡按御史制度式微的同时,钦差大臣从康熙时期开始活跃起来,于雍正六年制度化,铸造“钦差大臣关防”。此后钦差大臣权威性呈现由强势到衰弱的逐渐演变过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林则徐虎门销烟完竣奏折,是有关清代钦差大臣的代表性文物;“大清钦差出使大臣关防” 2件均铸于光绪时;“钦差督办津浦铁路大臣关防”铸于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任命下达之后,先后由吕海寰、徐世昌佩用;“钦差大臣徐奖”奖章为1907~1909年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时颁发。
- 李文琳
- 关键词:钦差大臣
- 清代钦差大臣关防考论
- 2022年
- 钦差大臣关防是清代一种既特殊又重要的官员印信,其用途几经变迁。康熙年间即有为外出审案钦差配备印信的提议,但直至雍正朝,钦差大臣关防才首次铸造。康雍二帝对关防铸造的不同态度,既与当时政治生态差异有关,亦体现了不同的为政风格。钦差大臣关防虽系为审案而设,但关防并未标注使用范围,为皇权预留了施展空间。雍正至乾隆朝前期,在皇帝的授意下,钦差大臣关防用于国家治理的多个方面。乾隆朝中叶,随着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钦差大臣关防渐转向军事领域,用于较小规模的平乱。至《嘉庆朝会典事例》编纂,关防的帅符功能得到确认。道光朝以降,钦差大臣关防在清廷应对鸦片战争、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地位愈加崇隆,成为军事统领、对外交涉的重要印信。作为权力象征,钦差大臣关防用途随时事转移的变迁历程,既体现了清王朝统治者为政务实的经权智慧,亦折射出清代政治社会的变迁。
- 张艺维
- 关键词:钦差大臣清代政治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 《钦差大臣》与《法国侯爵》之骗局比较分析
- 《钦差大臣》讲述了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时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因而发生的一系列荒唐又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法国侯爵》则讲述了仆人谢苗为了获得结婚的钱蒙骗两位崇洋媚外的地主小姐的故事。《钦差大臣》和《法...
- 杨茜茜
- 关键词:《钦差大臣》讽刺喜剧
- 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西望长安》之异同比较
- 2022年
- 如果说戏剧是“艺术的皇冠”,那么以讽刺喜剧为代表的喜剧艺术就是戏剧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喜剧艺术的最重要类型,讽刺喜剧一般以尖锐泼辣的讽刺来嘲笑、揭露和抨击现实生活中的反面事物,从而给观众以警醒,启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贬斥假、丑、恶的精神和情感愉悦。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指出,“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指的主要就是讽刺喜剧。
- 闫昕
- 关键词:讽刺喜剧喜剧艺术《钦差大臣》
- 从《真正的钦差大臣》看戏剧批评的多样性
- 2022年
-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首演后曾遭围攻,被扣上“反爱国主义”的帽子。近三个月后,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先后上演了一部极不寻常的八幕剧:在《钦差大臣》之后加上三幕剧《真正的钦差大臣》。“真钦差”自称受高层委托来恢复秩序的人,是公正合理思想的引导者和体现者。在假钦差溜走后,真的钦差大臣上场,拨乱反正,抵销前面那位假钦差抹黑社会造成的负面效果。可见,以一个新剧目为另一个旧剧目“纠偏”,或者与之论战,加以批判,可能成为戏剧批评的另一手段。类似的现象可以从苏联生产题材戏剧中看到。德沃列茨基的《外来人》塑造了一个外来的车间主任切什科夫,他铁面无私,严抓纪律,不为弱者所动,因而受到舆论的批评。一年后,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炼钢工人》,以此和《外来人》论战。在该剧中,真理不在孤独的“外来人”一边,而在集体这一边。主人公与集体双方发生良好的互动,道德上变得更充实。除了《炼钢工人》,还有两部新剧本也是为了与《外来人》辩论而作。这证明,以新剧目批评已有剧目是不可忽视的现象,证明了戏剧批评的多样性。
- 陈世雄
- 关键词:《钦差大臣》戏剧批评多样性
- 读者接受理论视角下《钦差大臣》中译本修辞格的翻译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果戈理是俄罗斯杰出的批判作家、现实主义文学和讽刺作家。其中,讽刺戏剧《钦差大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果戈理用幽默和讽刺来展示当时社会官僚的丑陋面孔,并批评俄罗斯的贵族生活。果戈理用喜剧的镜子反映了当时社会权贵和权贵的丑陋原型,从而揭露了俄罗斯农奴制社会的黑暗、腐败和荒谬反动。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全世界都有很多《钦差大臣》的译本。本文主要研究耿济之和卢育照的两个中文译本。本文运用读者接受理论,对《钦差大臣》中的语义修辞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两位译者都非常重视修辞的运用,并通过夸张、反讽和隐喻等修辞手段的运用来突出幽默和反讽的特点。从而进一步突出文章的特色,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读者很容易理解文本,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本文巧妙地将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加深目的语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和理解。
- 王美薇
- 关键词:语义修辞《钦差大臣》文学翻译
- “第三只眼”:论《钦差大臣》中信之功能
- 2021年
- 果戈理的戏剧《钦差大臣》被公认为一场绝妙的官场现形记,但实际上这场官场现形记是由一封封信件引发并完成的。《钦差大臣》中的书信具有类似“第三只眼”的特点和功能,成为果戈理作为剧作家精妙布局的典型体现:他将书信作为编织故事的手段,以信为引,埋伏笔拓情节;他借助“读信”与“写信”的方式、利用信件的聚焦和反射效果塑造人物,将恶吏们的丑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他运用书信实现对他者和自我的揭露,营造戏剧视角的差异效果,增强讽刺的张力,从而解构出整个官僚集团的腐败与荒唐。
- 石雅楠
- 关键词:果戈理《钦差大臣》
- 维亚·伊万诺夫文学批评视域中的喜剧研究——以《钦差大臣》为例
- 2021年
- 果戈理的喜剧《钦差大臣》是俄罗斯乃至世界艺术史上一部经典之作。在伊万诺夫研究视域下,我们看到了喜剧呈现出高级喜剧、集体面孔、神话形象、合唱、巴拉巴扎以及全民的笑和全民的艺术等彼此相关的范畴,这与他一直坚持探索的古希腊文化以及体现集体精神的聚和性思想紧密关联,这一切无疑为我们的戏剧研究提供新颖的分析视角和阐释空间。
- 王希悦
- 钦差大臣
- 《钦差大臣》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于1836年发表。戏剧通过描写某外省小城官员们迎接“假”钦差大臣的故事,运用夸张与反讽的方式,以幽默荒诞的笔调,塑造了当时社会官员群像,揭露与批判了俄国专制社会的种种弊端与腐朽。...
- (俄)果戈里文
相关作者
- 张磊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研究主题:边疆 民族问题 清代 钦差大臣 钦差
- 王小璜

-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死魂灵》 《钦差大臣》 讽刺艺术 果戈理 性格形成
- 陈世雄

- 作品数:135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中国戏曲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戏剧 西方戏剧
- 王晓佳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独创性 《钦差大臣》 果戈里 艺术魅力 中国戏剧
- 段士秀

- 作品数:28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
- 研究主题:俄语 果戈理 大学生 汉语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