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07篇“ 针灸经络“的相关文章
针灸经络与脑相关调控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经络是中医针灸的核心理论基础,在中医理论中占居重要地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科研人员在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经络实质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地探索。随着脑科学领域及先进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针灸(穴位)的整体调节效应、靶器官效应和局部效应机制日趋完善,经络效应和大脑之间的联系也逐渐被重视。系统回顾经络研究的历程和成就,梳理经络与脑科学前沿进展,并对中医脑科学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针灸调控效应对脑科学及脑病防治提供参考。
李亮李少源荣培晶
关键词:针灸经络神经调控
费孝通先生与我的针灸经络研究生涯
2022年
1995年春,我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偶然认识了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费伦,他当时正在参加国家首批攀登计划"经络研究"的项目,他在报告中说发现了人体经络可以高效传输机械波,一直在生物力学领域研究的我,和他聊得很投缘。回到实验室,我就安排了相关实验来验证费教授所描述的现象,从此踏上了针灸经络的研究之路。
丁光宏
关键词:针灸经络人体经络经络研究生物力学费孝通先生机械波
创新灸法脾胃理论 促进灸法传承发展——访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吴焕淦教授
2022年
吴焕淦,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科组织者及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主任、针灸免疫三级实验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灸疗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会长。
关键词:针灸经络灸法学术带头人领军人才灸疗
针灸经络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针灸经络枪。;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在针灸过程中对肌肉部位进行按摩。;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陆骏杰杨佳琪酉莉莉梁宇川赵丽
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针灸经络辨证浅析被引量:4
2021年
经络辨证作为针灸学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但在临床中尚未凸显其重要地位,甚至日益被忽视。通过查阅《素问》《灵枢》等有关篇章,并结合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观察文献,对比经络辨证与临床应用的选穴发现,经络辨证指导的常用腧穴与临床实际用穴存在较大差异,现代临床应用与经络辨证理论存在脱节的现象。目前,经络辨证并未起到指导现代临床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作用,古代文献中涉及的诸多腧穴未在儿童孤独症的临床上充分应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针灸经络辨证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指导作用。
郝汇睿李恩耀李立国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针灸经络辨证
陶之理——针灸经络形态学研究的先行者
2021年
陶之理老师于2014年3月20日去世,至今已7年。今天我们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针灸经络形态学研究的开拓者、《针刺研究》杂志的老作者,缅怀她在针灸经络基础研究、针灸学教育及针灸学科普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思念之情,历久弥坚。陶老师1926年生于浙江杭州市,出身于书香门第,中学就读于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52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七年制的学业,毕业后留校从事基础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晋志高白万柱景向红
关键词:学术成就
针灸经络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针灸经络笔。;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针灸、理疗。;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组合状态左视图。
陈菊玲
基于AR技术的中医针灸经络信息图形设计研究——以颈椎病经络图形设计为例
颈椎病是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的常见病之一,中医是颈椎病治疗的首选。虽然很多人清楚这一点,但更多人不知道,“上医治未病”,疾病最好的治疗方式在于预防其发生发展。经调研发现,中医现在的数字化传播方式比较少,虽然微博、微信中医...
车晶
关键词:AR颈椎病
管氏针灸经络辨证学术特点被引量:5
2020年
文章介绍管遵惠教授经络辨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特色。管遵惠教授擅长根据不同的经脉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结合症状,辨证分经取穴治疗。强调经络辨证在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临证时融合汇通,辨证取穴,收效颇佳。文章结合典型病例分析,简介管氏运用经络辨证的临床经验。
李莉丁丽玲王祖红易荣郭翠萍管遵惠(指导)
关键词:经络辨证学术名医经验学术流派
两晋至隋唐时期针灸经络图发展历程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针灸是华夏文明的一项重要创造。针灸经络图的出现,对于针灸研究者及学习者来说均极为重要。它代替了我国传统医学最原始的口耳相传,使针灸理论体系及穴位分布更具科学性,同时有益于历代医家及针灸学习者使用。由于历朝历代的针灸经络图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故对每一个朝代的针灸经络图进行研究可深刻揭示当时针灸学发展情况,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学术价值。本文具体分析从两晋至隋唐约700年间针灸经络图的发现发展历程,对两晋至隋唐时期针灸理论、临床及学术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尤其是此时期出现了早期的针灸可视化——针灸经络图,为后世针灸图谱的出现奠定坚实基础,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针灸经络图的发展以及对中医针灸学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刘伟唐旖雯雷欢

相关作者

陆永辉
作品数:62被引量:35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针刺疗法 针灸疗法 针刺深度 曲骨穴
景向红
作品数:222被引量:1,677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研究主题:针灸 电针 针刺 穴位 穴区
王潇
作品数:8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辨治 挂图 经络腧穴 经络 腧穴
郭义
作品数:977被引量:5,289H指数:34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灸 针刺 腧穴 经络 穴位
齐红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针灸 经络 中医机理 针灸经络 经络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