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篇“ 针刺取穴“的相关文章
基于冲脉循经论治指导针刺取穴治疗肥胖症初探
2025年
探讨循经论治法及冲脉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肥胖症的思路。在临床跟师学习过程中总结导师临床经验发现,导师杨硕教授运用循经论治法和冲脉理论指导针刺取穴,在临床上收到良好的疗效。以往冲脉多被认为与生殖系统疾病、胃气上逆相关,临床较少运用于其他疾病。根据肥胖症的临床特征,结合冲脉的功能,从经络和气血两个层面分析冲脉与肥胖症的关系,探讨冲脉理论对于针刺治疗肥胖症的指导意义,并附医案1例。
武子涵莫倩伍先明董福江陈佳敏柏永凇熊茂臻杨硕
关键词:冲脉气血针刺治疗肥胖症
近5年脑卒中后上肢痉挛针刺取穴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为常见的并发症。此文从近5年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文献中进行针刺选穴的综述。针刺取穴包括阳经取穴、阴经取穴、督脉取穴、经筋取穴、拮抗肌取穴、特殊部位取穴。研究表示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效果显著。针刺取穴以三阳经及拮抗肌取穴居多。但是文献报道多数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少。各个选穴方法的优劣点未进行详细阐述。后期在临床上需进一步探索不同取穴方法的优势,为卒中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汪玲赵利赵正恩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痉挛针刺疗法
陆李还针刺取穴及手法经验的传承与运用
2024年
“陆氏针灸”是近现代影响最大的针灸流派之一,2011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近代上海针灸名家陆瘦燕先生,是“陆氏针灸”的重要代表人物。陆李还为陆瘦燕先生之子,“陆氏针灸”的第三代传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陆氏针灸传承基地的传承导师。陆李还在年少之时曾得陆瘦燕先生亲传,学术经验一脉相承,经过60余年的临床积淀,学验俱丰。本文仅从取穴用穴及针刺手法等角度,对陆李还临证经验进行简略概述。
邴守兰王凡冷华卿张戬梁洁仪肖梅华陆李还
关键词:陆瘦燕取穴配穴选穴手法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不同针刺取穴法干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取穴法干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腰骶部多裂肌的杨氏模量值,根据其差异性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CNLBP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穴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本地五运六气配穴针刺干预。各组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期)的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JOA)、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应用SWE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双侧腰骶部多裂肌(俯卧位)杨氏模量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多裂肌杨氏模量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β-EP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可为临床CNLBP针刺治疗方案提供评价依据。运气理论指导下的取穴针刺能够降低腰骶部多裂肌杨氏模量值,上调血清β-EP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刘诗若许磊黄玉王琛王轩王孟王超王墉琦殷继超
关键词:针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多裂肌五运六气理论
探析《黄帝内经》针刺取穴原则与临床意义
2023年
《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取穴原则与应用的论述内容颇丰,古人在其指导下取穴运用疗效极为显著,反复应用与考究使其原则逐渐系统化,无论理论研究与临床运用始终不曾脱离《黄帝内经》基本的取穴宗旨,在坚持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也取得了新的突破,由此可见原有取穴原则的重要意义。本文拟进一步探析与挖掘《黄帝内经》中针刺治病取穴原则与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取穴防治疾病提供实用参考价值。
王艳旭
关键词:《黄帝内经》针刺疗法取穴
腰三横突综合征针刺取穴规律初探——附结合皮内针治疗临床病例报告
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找出腰三横突综合征的常规针刺取穴规律,以此作为常规针刺取穴依据,观察常规针刺结合皮内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从数据分析出此综合疗法的有效性,根据症状改善方面予以客观评价,为腰三横突...
吕彦
关键词:取穴规律腰三横突综合征针刺
基于吞咽分期的针刺取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探究吞咽障碍不同分期不同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169例,随机分成试验组84例,对照组85例。试验组按照吞咽分期进行针刺取穴,治疗组采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时间30 min/次,1次/d,5次/w,共治疗3 w。结果试验组标准吞咽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照吞咽分期进行针刺取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
边静张为民王翠翠宣立娜
关键词:脑卒中针刺吞咽障碍
基于“脑-肠轴”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机及针刺取穴思路被引量:4
2023年
脑-肠轴理论是基于脑肠之间经络相通、生成充养与神明共统的生理特点而形成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病位在肠,与脑神密切相关。本研究以脑-肠轴相关理论阐释IBS-D的发病特点,认为邪客肠腑为发病的直接原因,肝郁脾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脾肾阳虚为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在脑-肠轴理论指导下,针对病因病机提出脑肠同调取主穴,通肠腑取上巨虚、天枢、足三里与公孙,调脑神取百会、神庭、本神与内关,同时根据症状辨证论治选取配穴,以期为针灸治疗IBS-D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薛茸丹杨文津刘迪侯宗楠王爱娟胡慧
关键词:脑-肠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针刺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刺取穴研究与手法研究概述被引量:11
2022年
针刺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针刺取穴针刺手法两个角度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进行综述。针刺取穴方法主要涉及经脉取穴、经筋取穴、现代康复理论取穴及部位取穴针刺手法主要分为浅刺法和透刺法两类。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以临床研究为主,机制探讨较少;存在样本量小、操作不规范、未进行随访等问题。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应加大样本量的纳入,实行随机对照,统一操作规范,进行跟踪随访,积极进行机制探讨,以期为中风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加有效的帮助。
谢青顾力华王世弥钱家锋刘玉凤
关键词:痉挛性瘫痪浅刺透刺
基于1719份病历的孤独症谱系障碍针刺取穴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对1719份ASD患者的病历中针刺治疗的数据进行提取,采用Excel 2019建立穴位处方数据表,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Gephi 0.9和Liquorice等软件应用分层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对针刺治疗ASD的核心穴位处方进行挖掘。结果:所有患者的针刺治疗处方中共包含51个腧穴(穴区),主要分布在十四经脉、靳三针穴区、头穴区、经外奇穴。基于分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包括17个核心腧穴(穴区),其中8个主要核心腧穴(穴区):百会、神门、内关、四神针、智三针、语言一区、涌泉、脑户;9个次要核心腧穴(穴区):语言三区、语言二区、肝俞、悬钟、太冲、心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聚类分析结果可将针刺治疗ASD的高频腧穴分为5类。第1类:百会、语言三区、语言二区、语言一区、四神针;第2类:内关、神门;第3类:脑户、悬钟、涌泉;第4类:肝俞;第5类:风池、心俞。结论:研究发现ASD的针刺治疗在选穴方面存在一定的规律,体针和头针并用,体针以调脏腑平衡为主,头针以调神和对症治疗为主,可为临床针刺治疗ASD的取穴思路提供参考。
李少红朱文增赵宁侠刘佳雒琳李洪皎艾艳珂赵天易李姗珊邹梅梅杨蕾宋虎杰何丽云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针刺取穴规律

相关作者

张建辉
作品数:1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研究主题:《伤寒论》 取穴 配穴 针刺取穴 针刺
唐迪
作品数:12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研究主题:艾灸 中医外治法 刺络放血 强直性脊柱炎 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肖汇颖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麻痹性斜视 病变治疗 IGA肾病 眼科 本论
黄漫
作品数:25被引量:48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研究主题:针灸疗法 中风 针刺 治疗中风 吞咽障碍
何丽云
作品数:403被引量:3,075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医 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 中医药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