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0篇“ 金融业开放“的相关文章
外部冲击、金融业开放与“双支柱”调控被引量:1
2024年
面对高度复杂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如何设计政策组合以实现金融业开放、汇率市场化以及国内经济恢复等多重宏观经济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具有金融业开放特征的多部门DSGE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应对外部冲击的作用机制与福利效果,并讨论金融业开放水平对汇率制度选择与政策协调搭配的影响。研究表明:为应对外部冲击,中央银行对汇率波动进行管理的力度需要随金融业开放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大。同时,金融业开放水平越高,宏观审慎政策逆周期调节银行资产负债表以稳定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效果越好。进一步地,在“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搭配使用不仅可以带来显著的福利改进,而且能够降低央行对汇率波动的最优管理程度,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从而为实现金融业开放、汇率市场化以及国内经济恢复等多重目标创造条件。
温兴春闫歆玙
关键词:金融业开放汇率波动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业开放的经济效应:收益、风险及政策应对
2023年
在外部环境高度复杂不确定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业开放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刻画中国经济动态转型特征的基础上,全面细致地分析和评估了金融业开放的收益、风险以及政策应对。研究表明,金融业开放带来的收益与风险会随经济体所处风险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扩大金融业开放可以改善国内信贷条件而带来正向收益,但同时也会放大外部冲击对国内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而造成新的风险。综合来看,随着金融业开放力度的增大,开放的社会福利净收益呈现出“倒U型”特征。进一步地,宏观审慎监管与外汇干预政策均能有效抑制外部冲击下的宏观经济波动,但从动态转移路径来看会削减金融业开放的收益,而且政策实施的净收益受到外部风险强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外部环境的风险特征合理安排金融业开放进度,并选择相配套的调控政策,在获得开放收益的同时,严防外部风险的跨境传染。
温兴春闫歆玙
关键词:金融业开放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业开放、数字普惠金融与家庭金融资产结构被引量:7
2023年
了解金融业开放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于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居民财富及消费增长、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15年、2017年、2019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业开放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发现金融业开放能够通过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水平,显著促进家庭参与证券类风险资产市场,并且随着开放程度的提升,家庭持有证券类风险资产占其金融资产的比重也随之提高。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度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
贾宪军
关键词:金融业开放
金融业开放、政府隐性担保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被引量:6
2023年
金融业开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是否会导致金融部门过多借入外债而承受更大的风险?应当如何制定应对政策?本文在包含金融部门开放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金融部门破产机制,分析金融业开放的影响,并讨论政府隐性担保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程度越高,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对资本流动的变化越敏感,加剧了国内外风险冲击对投资和产出的负面影响。此时,政府的信贷救助政策可通过减少资本外流和银行净资产损失降低风险溢价,从而改善宏观经济状况。然而,对危机下政府信贷救助的预期将导致银行机构在正常状态下借入更多的外债,产生道德风险问题,进而使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上升,衰退程度加深。进一步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可以有效抑制政府隐性担保预期所造成的道德风险,从而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
温兴春龚六堂
关键词:金融业开放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业开放与企经济绩效被引量:8
2022年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宣布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本文将这次重要讲话作为金融业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金融业开放对企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金融业开放显著提高了企经济绩效。融资约束越严重的企,事后经济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强,表明金融业开放缓解融资约束是改善企经济绩效的重要渠道。投资类型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金融领域投资,金融业开放导致的融资约束改善主要促进了企实体领域投资。融资约束越严重,企金融业开放之后的实体领域投资增加越多。以上研究表明,金融业开放对我国企绩效具有普遍的正向作用,企融资约束的改善是该作用发生的重要机制。在金融业开放政策的激励下,企加大了针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力度,充分体现金融业开放实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的战略定位。
金则杨丁浩员靳玉英
关键词:金融业开放企业经济绩效融资约束
金融业开放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世界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国际经济复苏与发展面临不平衡的困境。当此变局,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经济复苏与金融业开放的逐步深化。要想实现高水平、多层次的金融业开放,助力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防范金融风险势在必行。银行作为金融...
赵晓彤
关键词:金融业开放银行风险承担
金融业开放对我国商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我国大幅度放宽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开放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持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必要措施。新阶段面临新挑战,金融领域的...
刘静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预警金融业开放银行利差
金融业开放是否有利于促进中国制造出口?被引量:4
2022年
金融业开放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方面,基于金融服务在企出口中的重要作用,从地区层面考察了金融业开放对中国制造出口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显著提高了制造出口倾向和出口收益;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高、抵押资产较低的制造以及民营中小企受到金融业开放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金融业开放主要通过缓解企的融资约束以及降低出口成本促进制造出口;金融业开放在促进制造出口的同时也提升了企内销,并且金融业开放引致的中国制造出口促进了企吸纳与企生产率提高。由此提出,应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支持中国外贸行发展,重点关注中国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抵押资产较低的制造以及民营中小企金融服务获得,着力缓解企融资约束以及降低企出口成本。
周东赵曼如高峰
关键词:金融业开放国际贸易制造业融资约束
金融业开放对我国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银行的收益及竞争度衡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加速金融开放,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我国持续推进金融开放的主要目的。十九大以来,金融工作会议上一直强调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自2019年...
周扬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业开放收益率竞争度
CPTPP金融规则与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业开放创新被引量:6
2022年
我国在2021年9月正式提出申请加入CPTPP。通过分析CPTPP金融规则中的贸易投资资金跨境流动、跨境金融服务“正面清单”、准入“负面清单”、金融信息跨境传输等,并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金融支持政策进行对比,聚焦海南全岛封关运作需要,提出海南自由贸易港下一步的金融开放创新的政策建议,确保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平稳有序协调推进,为我国正式加入CPTPP做好压力测试,提供先行先试的发展经验。
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课题组陈阳
关键词:压力测试

相关作者

梅冬州
作品数:48被引量:93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研究主题:金融加速器 跨境资本流动 土地财政 经济波动 汇率制度
张宏彦
作品数:28被引量:14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内部控制 金融业开放 德国商业银行 金融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陈雨露
作品数:25被引量:29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绿色金融 中国金融业 篇章 银行研究
陈向聪
作品数:42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外资金融机构 WTO 规制 信托 存款保险机构
李松梁
作品数:33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银行
研究主题:债券市场 市政债 国际货币体系 债券 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