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5篇“ 金瓶梅词话“的相关文章
- 《金瓶梅词话》卜筮书写意蕴论
- 2024年
- 卜筮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习俗,《金瓶梅词话》中多回都有卜筮活动的描写。与早期的卜筮活动相比,《词话》中的卜筮活动无论是地位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词话》中卜筮活动的功利性以及市民对卜筮的态度也反映了明代卜筮活动世俗化这一特点,体现了卜筮活动在明代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的变化。在艺术方面,卜筮活动的书写也起到了叙事上的预叙作用,是小说结构的纲之所在,卜筮活动的书写也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 杨佳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卜筮世俗化文学意义
- 论《金瓶梅词话》的骗局叙事
- 2024年
- 《金瓶梅词话》描绘市井世俗,依据社会世象展开叙述,其中设局行骗是作者重点关注的一个行为,围绕情欲、金钱和报复等展开的骗局故事多达数十起。通过对施骗、受骗双方的着力刻画,人物形象得到了传神写照,情节设计曲折多变、详略得当,加强了全书结构的严整性,文学功能突出。骗局叙事鞭笞了人性的丑恶,使晚明社会的黑暗现状暴露无遗,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现实主义力度,在明清小说的同类描写中具有典型意义,对后世小说尤其是《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 史小军田先红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叙事
- 从《金瓶梅词话》看明代后期的房价
- 2024年
- 《金瓶梅词话》中房价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连低档住房都无力购买的穷人只能租房度日。从明代后期的物价、收入和货币购买力来看,普通劳动者仅能勉强维持温饱,无力购房,租房负担重。受当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制约,明代后期的房价构成有其独特性。
- 张准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明代后期房价
- 《金瓶梅词话》诗词曲异文校读举隅
- 2024年
- 《金瓶梅词话》诗词曲文本的异文从是否需要校改的角度分析可归纳为校勘性异文和非校勘性异文两类。校勘性异文主要包括讹误式异文、赘衍式异文、错乱式异文三种,其中讹误式异文包括形讹和音讹两类。非校勘性异文则包括同词异形和词语差异两种情况,其中同词异形分为单音节同词异形和多音节同词异形两类,词语差异分为部分语素(词)相同和语素(词)完全不同两类。运用各种文献材料对《金瓶梅词话》诗词曲文本进行校理,汇集其异文类语料,考察分析其异文材料的性质,对异文材料进行取舍和辨析,是近代汉语语料建设和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 马佳帅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校读
- 《金瓶梅词话》“倚夜”结纂的层次及其意义
- 2024年
- 《金瓶梅词话》具有鲜明的“倚夜”结纂特征。小说中大量的涉夜文本,呈现为写实、修辞、象征三个层次的文本形态。它不仅是日常夜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有意识地运用月、灯烛等光源构建小说叙事,摹写人物形象,营造小说氛围。此外,小说还透过夜宴、元宵观灯等渲染夜晚的瞬息繁华、如梦似幻,彰显“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悲凉意蕴,赋予小说鲜明的“寓言”特征。可以说,“夜晚”是我们阅读《金瓶梅》、打开小说之门的一把钥匙。
- 许中荣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文学修辞主题深化
- 《金瓶梅词话》“从《水浒传》潘金莲演出一支”再议
- 2024年
- 学界对《金瓶梅词话》与《水浒传》中重叠的武松—潘金莲故事之关系,有五种观点:繁本→《金瓶梅》说、《水浒》繁本+简本→《金瓶梅》说、《水浒》简本→《金瓶梅》说、同源异流说、增益回流说。通过对两部小说用语习惯的辨析,可以确定《金瓶梅》中的武-潘故事当是由《水浒传》流入;而《水浒传》版本的简、繁概念,当以情节完整度、故事流畅度区分;以此为标准,并结合《金瓶梅词话》中有部分字形具有建阳刊本风格的现象,可以推断,《金瓶梅》所抄改的《水浒传》应是一种属于繁本系统的建阳刊本,约刊刻于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
- 朱海啸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水浒传》简本
- 论《金瓶梅词话》饮食叙事的时空特征及其小说史意义
- 2024年
- 《金瓶梅词话》饮食叙事的时空特征比较明显,一方面,兰陵笑笑生刻画了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的特色饮食物象,时令性与地域性特点突出;另一方面,书中的饮食场景描写深入而细致,展现了西门庆等人的性格特征、生活状态以及世俗人情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小说史角度来看,世情小说《金瓶梅词话》的饮食叙事具有开创性意义,在饮食物象选择与场景构建方面对《林兰香》《红楼梦》等作品也有着启迪作用。
- 史小军吉琳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小说史意义
- 虚幻与救赎:《金瓶梅词话》中梦的宗教文化意蕴探究
- 2024年
- 《金瓶梅词话》先后共记梦17则,呈现出数量多、内容丰富的特点。《金瓶梅词话》中的梦受原始宗教、道教、佛教等思想的影响,表现出灵魂崇拜、浮生若梦、梦显因果、梦示轮回的思想。这些梦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意蕴,寄托了作者创作的心理情感动因,表明了作者对于天命、鬼神的崇拜,展现了作者对生与死的宗教关怀。而对于梦的处理方式,或用传统的梦占吉凶,或用道门符咒厌梦,则是明代民俗及道门科仪的真实再现。
- 孟子勋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宗教文化意蕴
- 明清时调小曲的运河传播及其影响——由《金瓶梅词话》所写说开去
- 2024年
- 大运河是明清时期贯穿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时调小曲赖以传播的主要渠道。从《金瓶梅词话》所写来看,时调小曲多是通过大运河传入清河县的。大运河流经的城市街镇,也一样有各种时调小曲在流传。明代最流行的时调小曲有《山坡羊》《打枣竿》《挂枝儿》《锁南枝》等;入清以后,《边关调》《黄鹂调》《西调》《马头调》等应时迭兴,通过大运河传遍南北各地,一些重要城市还出现了专门演唱时调小曲的“挡子”。明清时调小曲的运河传播,不仅促进了时调小曲的南北交汇、交融与演变,而且为时调小曲影响其他说唱艺术、戏曲乃至文人仿作等提供了机遇,助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 纪德君
- 关键词:明清时期大运河
- 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为《金瓶梅》初刻本新考——兼论其最终刊刻完成时间
- 2024年
- 梳理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否为《金瓶梅》的初刻本相关论述,双方不少分歧属于对个别文献解读的仁智之见,沈德符所见“吴中刻本”就是《金瓶梅》的初刻本则是在不断讨论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时间以及沈德符“金瓶梅”条所记其得见“吴中刻本”时间。根据避讳情况,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九月至天启元年(1621)正月之间;根据沈德符生平及其与丘志充交往情况,其得见《金瓶梅》初刻本并撰写“金瓶梅”条时间亦为万历四十八年。文献记载与实物证据的交叉重合,充分证明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就是《金瓶梅》初刻本,其最终刊刻完成时间为万历四十八年年底。
- 杜学林
- 关键词:初刻本《万历野获编》
相关作者
- 杨琳

- 作品数:195被引量:26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俗语词 《金瓶梅词话》 金瓶梅词话 训诂 词源
- 许仰民

- 作品数:22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金瓶梅词话》 金瓶梅词话 传承 语法作用 趋向动词
- 刘敬林

- 作品数:63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汉语大词典》 释义 《金瓶梅词话》 词语 词语释义
- 霍现俊

- 作品数:35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金瓶梅》 《金瓶梅词话》 小说 西门庆 金瓶梅
- 张进德

- 作品数:56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金瓶梅》 《金瓶梅词话》 《四库全书总目》 小说家 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