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8篇“ 野生茶树“的相关文章
郴州市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2025年
郴州市域内保存有大量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文章对郴州市现有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别、分布及植物学性状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对野生茶树生长利用情况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刘伟谭吉慧樊吉君李勇袁胜全孙红玉李辉周玲红缪有成
关键词:野生茶树种质资源
六堡茶野生茶树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
2025年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六堡茶野生茶树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实地调查为主要方法,并结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走访当地茶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六堡茶野生茶树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六堡镇、岑溪、金秀等海拔较高的地区,且这些地区光照、水分和土壤肥力等条件较好,自然植被丰富,其野生茶树资源地方特色明显,具有许多优良的原始性状,为茶树种质资源开发提供可能性。面对生态环境破坏、非法采摘和盗挖、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而导致野生茶树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提出加强野生茶树资源的调查和保存、建立保护区、加大仿原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力度、加强执法监管工作和形成全方位保护机制等措施,为保护六堡茶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张丽华陈偲吴锐军刘丽明黄自德刘志应潘剑扬
关键词:六堡茶野生茶树
六堡茶产地野生茶树的主要性状与资源利用
2025年
广西是茶树的起源中心,这里野生茶树资源种类丰富,分布面广。该文探讨六堡茶产地野生茶树资源的主要性状,涵盖了形态学性状、丰产性、适应性与抗逆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特异性种质资源等方面,六堡茶产地野生茶树的原始性保留多样性的遗传基因资源,为培育茶树新品种提供可能。同时,分析六堡茶产地野生茶树资源的利用价值,诸如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药用价值的挖掘、茶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开拓,旨在为六堡茶产地野生茶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张丽华陈偲吴锐军黄自德刘丽明潘剑扬刘志应
关键词:六堡茶野生茶树资源性状原始性
一种野生茶树育苗圃
本申请涉及茶树种植育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野生茶树育苗圃。本申请中,所述箱体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中间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表面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上端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中间设置有固定...
杨锰黄瑞
连山野生茶树资源利用发展趋势
2024年
通过对野生茶树资源的利用现状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加工工艺改进、旅游业发展和选育研究等方面的探讨,旨在助力“百千万工程”,推动连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合农文旅体康产业,并挖掘、丰富茶产业历史文化底蕴。
韦惠娟
关键词:野生茶树资源旅游业发展选育研究
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主要活性成分研究
2024年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闽南野生茶树资源,采用传统醇提法提取泉州市境内19株野生茶树叶片中的总黄酮,分析不同野生茶树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及其种类变化。结果表明,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部分野生茶树之间差异显著;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有15株野生茶树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较高水平,部分野生茶树群体间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处于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野生茶树的清除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TK-2对DPPH和·OH的消除能力均为最强;19株野生茶树在儿茶素组成上差异较大,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都不属于高EGCG的种质资源;HL-1、ST-1、ST-3、ST-5的茶叶品质相对较好,HL-1、HL-2、HL-3和HL-4可作为儿茶素提取的优质原料品种。综上,研究表明分布于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的黄酮含量、儿茶素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且表现出单株特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王河川
关键词:野生茶树总黄酮羟基自由基儿茶素
元江县野生茶树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2024年
野生茶树是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树育种的物质基础和新品种繁育的原始材料。结合元江县野生茶树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为元江县及其周边地区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赵保荣丁海云
关键词:野生茶树资源
pH值对两种野生茶树生长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通过探究4种pH值对2种贵州野生茶树生长生理的影响,了解其生长适应的pH值范围,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4种pH值的营养液对2种贵州野生茶树S01、S02进行培养,测定其各类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幼苗在pH值为4.5~6.5均可正常生长,没有出现病变,pH值为7.5时有部分叶片出现黄化现象,S01茶树叶边缘出现红斑;pH值为7.5时茶树幼苗净增叶面积、净增叶片数、净增根长、净增茎粗最低,但茶树可以进行生长发育;在pH值为4.5~7.5处理下,都匀野生小叶圆茶幼苗叶片的含水量、导电率、H_(2)O_(2)含量表现正常,但O_(2)^(-)产生速率在pH值为7.5处理下降低。结果表明都匀野生小叶圆茶在弱碱性环境下能够生长,都匀清塘镇分布的野生茶树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较广,对茶树的栽培管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发掘,及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安红卫宋勤飞牛素贞
关键词:茶树PH值
梵净山地区部分野生茶树资源收集及品质鉴定
2024年
茶树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收集为茶的科技创新和茶树育种提供了重要物质支撑。本实验以梵净山地区野生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采集梵净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并记录其物理生长性状。以梵净山区域广泛种植的人工栽培的铁观音茶树品种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等生化成分含量与感官审评等差异。结果表明FJ2号野生茶树制作的茶叶感官审评最佳,且茶多酚含量为3.78±0.15%,咖啡碱含量为21.43±0.06%,水浸出物含量为36.30±0.47%;在感官审评审评中汤色级滋味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说明梵净山地区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生理特性且生化成分含量不输与市场上广泛种植的人工栽培的茶树品种,可进一步开发选育。
刘丽辰谢萧张志昌田景涛张黎飞杨俊雄
关键词:野生茶树资源收集
英德野生茶树叶片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解英德野生茶树的叶片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特点,对英德89份野生茶树资源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分化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9份资源的18项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90%~43.11%,平均27.86%;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12,表型分化系数为17.07%~45.51%,平均33.4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欧氏距离为21.5时,所有材料可分为4大类,分类结果与地域分布有一定相关性。巢氏方差分析表明,在不同种群间和种群内,数量性状均有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叶宽、叶面积、叶脉对数、叶长宽比、叶形呈极显著相关;叶形与叶长宽比、叶脉对数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叶基与叶宽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叶长宽比与叶尖、着生状态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英德野生茶树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茶树种质资源类型原始型、进化型以及中间类型并存,但以中间类型和进化型为主。
郑佳嫄谢曼卫曾贞黄亚辉晏嫦妤
关键词:野生茶树叶片形态学表型性状

相关作者

宋维希
作品数:94被引量:780H指数:19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种质资源 野生茶树 云南茶树 多样性
段志芬
作品数:92被引量:534H指数:15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生化成分 普洱茶 种质资源 野生茶树
刘本英
作品数:188被引量:962H指数:19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叶 云南茶树 种质资源 ISSR
汪云刚
作品数:150被引量:782H指数:1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园 种质资源 云南茶树 野生茶树
马玲
作品数:77被引量:460H指数:15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叶 种质资源 野生茶树 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