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篇“ 重症狼疮“的相关文章
前列地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肾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通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CRRT治疗)和观察组(30例,采用前列地尔联合CRRT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平均渡越时间(MTT)均延长,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均升高,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联合CRRT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肾损伤,提高患者肾功能,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鲍海亮
关键词:重症狼疮性肾炎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列地尔
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研究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补体C4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BUN水平、Cr水平及SLEDA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效果较好,可减少肾脏损伤、降低疾病活动度,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隋航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重症狼疮性肾炎
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心理状态分析及其护理研究进展
2024年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较为典型的并发症,此病多发于青年群体,且近年来儿童患此病的比率不断上升。要想改善此类患者健康水平,各医疗人员需要不断努力,为患者们创造较优异的治疗环境,以求增强其依从性,形成良性循环。当患者患病,病情处于重型情况,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时,为促使病情稳定,会及时开展血浆置换疗法或血液透析,后者主要针对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具有一定风险,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另外还需要患者有较高的依从性,但临床上发现多数患者在明确治疗方案前后,皆存在严重不良心理,极大影响治疗进度,因而需要开展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护理干预,保证治疗顺利开展。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对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护理措施,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吴秀英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血液透析不良心理状态护理研究
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LN患者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案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 予以环磷酰胺治疗)与联合组(42例, 予以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血肌酐、白蛋白)、T细胞亚群(CD4^(+)、CD4^(+)/CD8^(+)、CD3^(+)、CD8^(+))、炎症相关指标[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缓解率(88.10%, 37/42)高于对照组(68.42%, 26/38), P<0.05。治疗6个月后, 两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CD8^(+)、CXCL9、CXCL16、IL-17、CRP水平低于治疗前, 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 两组白蛋白、CD4^(+)、CD4^(+)/CD8^(+)、CD3^(+)水平高于治疗前, 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LN安全有效, 可改善T细胞亚群, 抑制炎性反应, 改善肾功能, 提高缓解率。
陈景荷张艳琴李文冬李文魁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狼疮性肾炎尿蛋白T细胞亚群
单次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西医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1例
2024年
本文报道1例血液、肾脏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无法行肾脏穿刺,给予激素和霉酚酸酯诱导缓解治疗1个月,患者肾功能没有好转,血肌酐不断升高,并伴有高钾血症和尿量减少。在激素和霉酚酸酯治疗基础上,加用1次双重血浆置换后患者病情控制,血肌酐下降,尿量恢复,电解质稳定。单次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狼疮合并急性肾损伤效果显著,同时避免了大剂量激素冲击或过度免疫抑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例患者的诊疗经验有助于临床医生在面临病情危重的SLE患者,无法行肾穿刺和激素冲击治疗情况下,提高在抢救治疗方面的认识和处理。
赵峰波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急性肾损伤双重血浆置换免疫制剂
血液净化不同模式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效果分析
2023年
分析血液净化不同模式对重症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中任意选取100例进行观察,利用红蓝球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均为红球患者实行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均为蓝球患者实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每组人数均等,本次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主要有治疗效果、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后得出结论。结果 经过组间横向对比分析得出,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0%、72.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肌酐值、尿蛋白指数减半、血尿完全消失等情况所耗时间均比对照组所耗时间更短,且差异显著。除此之外,在Scr、BUN、TP以及ESR指标方面,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6.0%、16.0%,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重症狼疮性肾炎治疗过程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所取得效果明显比间歇性血液净化取得疗效更加理想,可加快不良症状缓解速度,调节肾功能指标,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和死亡率,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
张卜胡娟
关键词:重症狼疮性肾炎连续性血液净化肾功能指标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LN)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重症LN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免疫制剂霉酚酸酯治疗,观察组给予免疫制剂霉酚酸酯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2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学指标[抗双链DNA(ds-DNA)、抗核抗体(ANA)滴度、补体C3、补体C4]、肾功能[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凝血功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炎性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80.00%,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SLEDAI评分、ESR低于对照组(t/P=5.214/<0.001、3.989/<0.001);ds-DNA、抗ANA滴度低于对照组(t/P=7.102/<0.001、4.857/<0.001),补体C3、C4显著高于对照组(t/P=3.657/<0.001、4.102/<0.001);SCr、BUN、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均低于对照组(t/P=6.213/<0.001、5.039/<0.001、3.574/<0.001、4.321/<0.001);Fib低于对照组(t/P=3.345/0.001),PT、APTT高于对照组(t/P=2.635/0.011、2.201/0.032);血清IL-6、CRP、TNF-α、IL-1均低于对照组(t/P=4.717/<0.001、4.305/<0.001、2.202/0.032、6.015/<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LN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在肾功能、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凝血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未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李晓英杨丹丹黄辉朱征西王映秀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急性肾损伤双重血浆置换肾功能
血浆置换成功治疗急性重症狼疮肺炎合并弥散性肺泡出血1例
2023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病因复杂,部分患者常出现肺部受累。SLE合并肺损害比较常见,如胸膜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弥漫性肺泡出血、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萎缩综合征、肺恶性肿瘤和感染等,但是SLE合并急性狼疮性肺炎(ALP)并不常见,约为1%~5%[1-2]。ALP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临床罕见,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
惠光辉徐保平喻怀斌彭怀文许新新
关键词:弥漫性肺泡出血血浆置换肺恶性肿瘤胸膜疾病肺损害
双重血浆置换技术治疗一例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护理
2022年
总结双重血浆置换行枸橼酸抗凝治疗一例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护理要点。护理要点包括:治疗前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尤其是凝血结果及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治疗中充分预充管路,观察枸橼酸抗凝的效果,在进行双重血浆置换前进行一次单重血浆置换治疗,为双重血浆置换抗凝提供参考,及时识别和处理并发症,治疗后观察患者导管情况及预防感染。经过60d住院治疗与护理,患者补体C3、C4有所上升,肾脏功能未继续恶化,予出院,随访结果满意。
王晓宇贺婷婷胡娟
关键词:双重血浆置换重症狼疮性肾炎护理
重症狼疮性肾炎CRRT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
2022年
【目的】探讨重症狼疮性肾炎(LN)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140例重症LN患者,均行CRRT后以MHD治疗,依据MHD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结局,分为继续透析组(n=57)与摆脱透析组(n=83)。记录患者入组时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MHD治疗前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hpro)、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核抗体(ANA)阳性率,计算并统计患者在MHD治疗6个月内的残余肾功能(RRF)与尿素清除率(Kt/V)。分析患者行MHD治疗6个月后仍需继续透析治疗的预测指标和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BUN、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抗dsDNA阳性、ANA阳性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透析组年龄、Scr、24hpro水平均显著高于摆脱透析组,RRF、Kt/V均显著低于摆脱透析组(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年龄、Scr、24hpro、RRF、Kt/V预测重症LN患者仍需继续透析治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651、0.944、0.919、0.834(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57.09岁、Scr>461.13μmol/L、24hpro>3.405 g/24 h、RRF<7.150 mL/min、Kt/V<1.225是患者仍需继续透析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Scr、24hpro、RRF、Kt/V是重症LN患者行CRRT并以MHD治疗6个月后仍需继续透析治疗的影响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王震霓张强罗磊
关键词:狼疮肾炎

相关作者

潘丽萍
作品数:66被引量:308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慢性缺血性肾病 临床疗效观察 脐带间质干细胞
王晋文
作品数:25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肾衰竭 自噬 狼疮性肾炎 免疫吸附 重症狼疮性肾炎
夏成云
作品数:89被引量:384H指数:9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狼疮肾炎 内皮素 狼疮性肾炎 茶色素 环磷酰胺
张琼
作品数:37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新生儿窒息 血液净化治疗 剖宫产 狼疮性肾炎
向彩春
作品数:68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乙肝相关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肾活血方 注射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