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70篇“ 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关文章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手足的护理体会
2025年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手足的综合型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重症手足患儿,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重症手足患儿通过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提升其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荆卉菲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综合性护理
342例重症手足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342例重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原学相关指标及治疗情况,根据患儿神经系统受累后是否发生心肺功能衰竭分为Ⅰ组(HFMD并神经系统损害,有心肺功能衰竭)和Ⅱ组(HFMD并神经系统损害,无心肺功能衰竭),两组间进行基线资料比较。结果纳入342例重症HFMD患儿,其中男性214例,女性128例。中位年龄为17(12,24)个月。中位住院时间为5(5,6)d。发具有明显季节性,高峰期为5~9月。其中Ⅰ组13例,Ⅱ组329例,Ⅰ组患儿年龄更小,住院时间更长(P<0.05)。重症HFMD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常见,同时伴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儿伴有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受累。重症HFMD患儿的原学以其他肠道毒感染常见,两组患儿原学资料比较,EV71与其他原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HFMD患儿的治疗以降低颅内压、免疫调节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为主,累及心肺功能的患儿可联合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结论重症HFMD以男性患儿多见,年龄≤3岁,发高峰季节为5~9月。临床表现多样,危重症更易导致患儿脑干损伤及出现气促、心动过速及肺出血等。应加强对重症HFMD患儿原学的检测,尤其EV71感染后可导致严重并发症。重症HFMD患儿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十分重要。
王庆圆徐洪波田茂强马一翔幸黔鲁陈艳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神经系统心肺衰竭病原学
右旋布洛芬栓佐治儿童重症手足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右旋布洛芬栓佐治儿童重症手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旋布洛芬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心肌损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7.50%(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疱疹、腔溃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8%(1/48),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7%(2/48),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旋布洛芬栓佐治儿童重症手足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肌损伤情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岳银盈庹玉平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炎症因子
严防重症手足,关键在于“早”
2024年
手足是一种由肠道毒引发的传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亲密接触等渠道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在急性发作期常导致患儿的手足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少数例甚至会进一步发展为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重症手足的早期识别显得尤为重要。
谢峰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急性发作期脑膜炎消化道
万载县2020—2022年儿童重症手足的流行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万载县儿童重症手足的流行学特点,为临床儿童重症手足的预防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万载县上报至中国疾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1897例手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年龄、性别、发季节、重症情况和原体种类等信息,分析重症手足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1897例患儿中重症手足的共有89例,重症发生率为4.69%;89例重症手足患儿中,年龄主要以<3岁为主(57例,占64.04%),其次为3~<8岁(21例,占23.60%),而性别上男性略多于女性(49例vs 40例),此外,重症手足较多的发生于秋季(44例,占49.44%),其次是春季(21例,占23.60%);89例重症手足患儿的原体主要为肠道毒71型(38例,占42.70%)和A组柯萨奇毒16型毒(29例,占32.58%)。结论:万载县儿童所患重症手足在发年龄、发季节和原体类型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相关部门应做好宣教工作,提示群众做好疾预防工作,而医院则要做好重症患者的接受和救治准备。
卢红标邱敏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儿童流行病学特点
2012-2023年882例重症手足原谱及CV-A6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为了解重症手足(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原谱变化情况以及重症HFMD相关柯萨奇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 CVA6)的基因特征,本研究收集了2012-2023年各省级HFMD监测网络实验室送检的882份重症HFMD毒分离物,通过扩增毒的VP1编码区进行分子分型以确定肠道毒的血清型,并对其中的CVA6进行全长VP1区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进行最大似然法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置换熵值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2018年开始,以CVA6和CVA10为主的肠道毒逐渐取代EV-A71和CV-A16成为导致重症HFMD的主要原体,在每年检出的原体中的比例均超过50.0%。除2013年重症HFMD中分离的CVA6属于D2基因亚型外,2013年后重症HFMD中分离的CVA6均属于D3a基因亚型,但2019年以后分离的CVA6序列与以往分离株序列的进化距离明显增大。此外,针对氨基酸位点的置换熵值研究表明,参与构成构象表位的VP1-283易发生突变,该位点从2017年开始由亲水的苏氨酸突变成疏水的丙氨酸,导致其可能分别与VP3-57N、VP3-66R之间形成氢键,这可能会影响到毒的感染过程。本研究明确了2012-2023年中国重症HFMD原谱的变化特征,探究了导致重症HFMD的CVA6的进化特点以及重要氨基酸变异特征,为重症HFMD的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路环环肖金波严冬梅冀天娇杨倩祝双利张勇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病原谱系统进化
四化管理模式联合饮水管理应用于危重症手足急性期患儿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四化管理模式联合饮水管理应用于危重症手足急性期患儿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22年01月至2023年06月间收治的86例危重症手足急性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饮水管理+常规干预,研究组43例应用对照组基础上四化管理模式。将两组依从行为、临床指标、家属疾认知情况以及疾转归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家属疾认知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升高更为明显。依从行为评分、早期预警评分(PEWS)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降低更为明显(P值均<0.05)。皮疹疱疹减退时间、退热时间、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相比,研究组时间比对照组短(P值均<0.05)。结论四化管理模式联合饮水管理应用于危重症手足急性期患儿中可提高患儿依从行为以及家属疾认知程度,有利于疾转归。
卢亚芳张明丹赵保玲
关键词:手足口病饮水管理依从行为
2009—2021年石家庄市重症手足流行特征及原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重症手足流行特征及原学特征,为手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石家庄市2009—2021年重症手足疫情资料和原学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21年石家庄市累计报告重症手足例606例,占报告例总数的0.52%,重症率呈下降趋势。发高峰4~7月(84.49%)。农村重症手足的发率和比例均高于市区(χ^(2)=308.53、62.46,P<0.001)。3岁及以下儿童重症比例为91.08%。3.30%的例在发当天就诊。86.47%的例由省市级医疗机构诊断并报告。肠道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报告例数最多,构成比为82.77%。结论石家庄市重症手足率呈下降趋势,人群、季节、地区特征明显,原体以EV 71为主。应继续加强原学监测、提高EV 71疫苗接种率、重视农村地区3岁及以下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以降低重症手足的发率。
万丽陈慧英李秀娟张玉兰刘立史艳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肠道病毒71型
NT-proBNP、IFN-γ、NO在重症手足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γ干扰素(IFN-γ)、一氧化氮(NO)在重症手足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手足患儿224例,根据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重症组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血清NT-proBNP、IFN-γ、NO水平。采用ROC分析NT-proBNP、IFN-γ、NO对重症手足诊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手足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血清NT-proBNP、IFN-γ、NO依次降低;死亡组血清NT-proBNP、IFN-γ、NO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血氧饱和度<90%者死亡率高于血氧饱和度≥90%者。血清NT-proBNP、IFN-γ、NO联合检测对重症手足诊断和预后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P<0.05)。血清NT-proBNP、IFN-γ、NO高表达是重症手足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氧饱和度<90%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结论重症手足患儿血清NT-proBNP、IFN-γ、NO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对其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符学兴许峻李可毕
关键词:手足口病NT-PROBNPIFN-ΓNO预后评估
重组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重症手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重症手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小儿重症手足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腔溃疡愈合时间(3.61±0.87)d、疱疹消退时间(5.06±0.72)d、退热时间(1.82±0.41)d、住院时间(8.95±1.27)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重症手足,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促进疾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燕尹姗姗马红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利巴韦林疗效

相关作者

卢秀兰
作品数:278被引量:1,137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重症患儿 脓毒症 重症手足口病 患儿
宋春兰
作品数:160被引量:683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儿童 重症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 肺出血
冯慧芬
作品数:58被引量:421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重症手足口病 肝硬化 影响因素 小波分析
成怡冰
作品数:125被引量:372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重症手足口病 儿童 患儿 肺出血
肖政辉
作品数:311被引量:1,423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脓毒症 患儿 重症肺炎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