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70篇“ 重建钢板内固定“的相关文章
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醛固酮(ALD)、皮质醇(Cor)]水平,以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2.16%(47/51),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ACTH、Cor、ALD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降低应激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
尚晨光朱华赵云昌
关键词: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骨盆骨折
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4年
全面分析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效果。方法 此次骨折手术治疗试验时限在2020.04~2022.04,入组样本为48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化分组开展对照实验,组名各为对照组、观察组,以克氏针固定术治疗为对照,评价重建钢板固定术对观察组样本治疗效果及价值。结果 差异化固定术干预后,肌力、关节活动度、疼痛等肩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方式用时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低,P<0.05;入组观察组研究对象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其手术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更为优良,手术用时更少,并发症率更低,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同时更加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推荐应用。
吉永利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肩关节功能
不同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宁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入路组和联合入路组,各20例。单一入路组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联合入路组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复位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入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单一入路组,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均短于单一入路组(均P<0.05)。术后1周,联合入路组患者复位效果优于单一入路组,复位总有效率高于单一入路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关节活动程度、步行状态、疼痛感评分均升高,且联合入路组均高于单一入路组(均P<0.05)。联合入路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单一入路组(P<0.05)。结论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中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的复位效果优于K-L入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农奔
关键词:重建钢板内固定复杂髋臼骨折改良STOPPA入路
3D打印术前设计辅助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评价3D打印辅助术前设计个体化钢板在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2月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1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3D组和传统组。3D组(n=31)根据患者3D打印骨折模型设计个体化钢板,传统组(n=30)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解剖复位结果、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D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6.77%,显著优于传统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7,P<0.05)。3D组术后3、6、12个月复查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在93.00%以上,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7,P<0.05)。3D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P<0.05)。结论3D打印辅助术前设计可提高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增强手术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曹泽朱寅王黎明
关键词:3D打印髋臼后壁骨折骨折复位髋关节功能
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行重建钢板固定手术的效果观察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研究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0月间收治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20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微创穿针法治疗,观察组为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腕关节参数、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生活质量分数比较(P<0.05)。结论 重建钢板固定在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中体现出显著优势,效果明确,有效改善腕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安全度比较高,应结合患者的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黄思琳
关键词:尺桡骨双骨折并发症生活质量
探析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3年
探析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2023年的锁骨骨折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克氏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好,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比较显著。
刘文
关键词:锁骨骨折
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对比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Tile B、C型骨盆骨折患者共6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观察组)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此外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优良率(Matta优良率)、Majeed骨盆骨折功能评分(Majeed评分)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另记录术后6个月时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天VAS评分、术后7天VA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Matta优良率和Majee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方法仍保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而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具有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提升术后早期恢复效果。
郭迪马胜余会林高浩然潘彬李根冯虎
关键词:骶髂关节骨盆骨折
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固定(RPIF)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9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RPIF治疗,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髂腹股沟入路,观察组采取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比较两组的疗效、髋关节功能、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髋臼骨折复位优良率(90.00%,18/20)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00%,18/20)均高于对照组(65.00%,13/20;65.0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2/20)低于对照组(40.00%,8/20),P<0.05。结论相对微创有限切开髂腹股沟入路RPIF治疗髋臼骨折,不仅复位效果好,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而且手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发生率低。
胡大蛟朱宇李杰郑水长李毅刘波
关键词:髋臼骨折髂腹股沟入路髋关节功能
重建钢板固定手术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和腕关节相关参数的影响观察
2023年
目的 观察分析重建钢板固定手术应用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愈合时间、腕关节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邹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微创穿针手术、重建钢板固定手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桡骨高度增大,研究组大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尺偏角、掌偏角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重建钢板固定手术应用在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当中,能够有效改善腕关节相关参数,并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示出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杨凯鹏
关键词:尺桡骨双骨折愈合时间
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2年
目的探讨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雅安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和江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23例共79例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双切口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恢复情况[膝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287±30)ml比(241±27)ml],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16±13)min比(103±1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6±3)d比(30±4)d,(4.4±1.0)个月比(4.8±1.1)个月](P<0.05或P<0.01)。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HSS评分组间和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间点均存在交互作用(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86.49%(32/37)比66.67%(28/42)](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虽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但总体效果优于双切口锁定钢板固定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蒲敏蒋演
关键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

相关作者

陈红卫
作品数:226被引量:1,038H指数:16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骨折 内固定治疗 手术治疗 胫骨骨折
赵钢生
作品数:153被引量:640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骨折 内固定治疗 手术治疗 内固定
王子阳
作品数:68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骨折 手术治疗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内固定治疗
石华刚
作品数:119被引量:32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 骨水泥渗漏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黄叶建
作品数:20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临床疗效评价 舟骨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肩胛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