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1篇“ 重度脊柱侧凸“的相关文章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我院2022.10-2023.10中选30例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各15例,即普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所有操作参数所需时间明显缩短;SDS、 SAS和 VAS评分较正常对照组降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重度脊柱侧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运用价值,建议推广。 。
- 张翔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术前牵引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伴脊髓空洞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重度脊柱侧凸(severe scoliosis,SS)伴脊髓空洞(syringomyelia,SM)患者术前牵引和手术截骨矫形的效果,探讨术前牵引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SS伴SM(SS-S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行术前牵引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手术的40例SS-SM病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1~41岁(18.28±6.66岁)。所有患者既往无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史,术前均行全脊柱X线片、CT及MRI检查,测量冠状面主弯角度、矢状面后凸角度、SM的大小[最大脊髓空洞/脊髓比值(maximal syrinx/cord ratio,S/C)]和长度,观察是否合并Chiari畸形,计算畸形角度比(deformity angular ratio,DAR),牵引过程中及术后均适时复查全脊柱X线片,评估患者脊柱畸形矫正情况。根据SM是否合并ChiariⅠ型畸形(ChiariⅠmalformation,CMⅠ)分为合并CMI SM组(CMⅠ-related SM,CS组)与特发性SM组(idiopathic SM,IS组);根据SM的大小分为大空洞组(big syrinx,S/C>0.6,BS组)与小空洞组(little syrinx,S/C≤0.6,LS组),统计分析不同组患者术前牵引与手术对矫形的贡献率并进行比较(CS组vs IS组、BS组vs LS组)。结果:40例患者SM的S/C为0.59±0.18,长度为9.43±5.50个节段。36例术前行颅-股骨牵引(skull-femoral traction,SFT),4例行颅重力牵引(halo-gravity traction,HGT),牵引过程中5例出现暂时性局部麻木,2例出现暂时性局部肌力减退,5例发生牵引钉道感染。29例(72.5%)行低级别截骨,11例(27.5%)行高级别截骨脊柱短缩融合术,脊柱融合节段数平均为13.48±1.34节段。术后躯干局部麻木2例,肺部感染4例,浅部术口感染3例,均未发生运动功能障碍。术前冠状面主弯角度、矢状面后凸角度、术前总畸形角度比(total DAR,T-DAR)分别为104.80°±18.58°、66.57°±31.21°、25.73°±8.30°/节段,牵引后分别为65.55°±19.00°、44.95°±23.32°、16.73°±7.24°/节段,矫形术后侧凸和后凸角分别为37.78°±14.91°、29.95°±14.14°,主弯柔韧性
- 田小兵谢维杰解京明王迎松赵智毕尼李韬施志约
-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髓空洞症外科矫形
- 牵引辅助一期后路脊柱矫形在伴发脊髓空洞重度脊柱侧凸中的应用研究
- 田小兵
- “局部矫形、整体平衡”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 焦洋
- 妊娠合并中重度脊柱侧凸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中重度脊柱侧凸产妇的分娩及麻醉管理特点,总结妊娠合并脊柱侧凸的麻醉实施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中重度脊柱侧凸产妇。分析产妇的人口学信息、分娩方式及麻醉实施方案等相关数据。结果 共纳入中重度脊柱侧凸产妇9例,平均年龄29.9岁。产妇的Cobb角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42°(35°,54°)。5例产妇存在肺通气功能中重度受损,1例产妇为心功能Ⅲ级,8例产妇存在合并症。8例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中3例行全身麻醉,4例行硬膜外阻滞,1例行局部麻醉+强化镇静;1例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所有产妇均安全度过手术或分娩期,5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4例术后安返病房,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8例胎儿成活,1例胎儿致死性引产。结论 妊娠合并中重度脊柱侧凸产妇因伴有严重畸形及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是心肺功能异常,而对阴道分娩耐受极差,大多数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在进行麻醉方案抉择时,应结合产妇自身状况及手术风险谨慎选择。
- 周玲君马玉姗
- 关键词:脊柱侧凸妊娠麻醉
- Ehlers-Danlos综合征伴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形术麻醉一例
- 2023年
- 患者男,21岁,145 cm,34.5 kg,BMI 16.4 kg/m 2,因“胸背部隆起不对称17年”入院,未曾就医,无家族史及手术史。患者背部呈严重侧后凸,MallampatiⅢ级,由于牵引头环限制,颈部活动度偏小(图1),全脊柱平扫CT+三维重建和MRI显示:胸腰椎严重侧凸、后凸畸形,cobb角度约180°,呈反“C”形(图2)。
- 顾伟顾小萍
- 关键词:后凸畸形全脊柱重度脊柱侧凸手术史后路矫形术
- 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构建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构建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2021年7月-2022年10月收治的28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作为试验组,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30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肺通气功能、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肺部并发症、肺康复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术后1周、术后1月,试验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9,P<0.001);术后1月,两组均无肺部并发症发生。两组在肺康复中均未发生跌倒、急性运动损伤、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结论 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肺通气功能及短期活动能力,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未来可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明确重度脊柱侧凸围手术期肺康复方案在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变化的长期效果。
- 马姚静余群飞王鑫鑫任英许国萍袁喆
- 关键词:脊柱侧凸肺康复呼吸锻炼肺通气围手术期护理
- 基于ERAS理念的干预路径在重度脊柱侧凸畸形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干预路径在重度脊柱侧凸畸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新华医院2021年6至8月治疗的55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措施干预,将其纳入对照组,干预4周;另收集医院2021年9至11月治疗的55例重度脊柱侧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在常规措施基础上给予基于ERAS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纳入试验组干预4周。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麻醉舒适度[围手术期麻醉舒适度调查问卷(PCQ)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表(SRS-22)评分]。结果试验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2组SRS-22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重度脊柱侧凸畸形患者中可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提高麻醉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 廖冬花沈思思左铭君龚阳琪高碧蓉
- 关键词:重度脊柱侧凸快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路径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探讨在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接受后路矫正术治疗时,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予以干预,对于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所选择的对象是接受后路矫正术治疗的60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来到医院治疗的时间最早和最晚为2021年的01月与2023年的04月,采取随机的方式对就医者进行分组,组别名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应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应用后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干预后所取得的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在术后时护理心理和疼痛感分值较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较短,并发症率较低并且满意度分值较高,P<0.05。结论 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实施干预,能够使得患者所存在的不良心理被缓解,术后疼痛感下降,而且还能够使得恢复时间加快,促使患者就医满意度得到提升,应当予以推广。
- 薛湉
- 关键词:脊柱侧凸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康复效果并发症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行后路矫正术治疗的82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常规组各41例,FTS组给予FTS护理,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以及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FTS组术后至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大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感均得到改善,且FTS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护理能够促进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患者术后康复,提升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感,值得推广使用。
- 胡冠兰尤芸芸
- 关键词:脊柱侧凸护理快速康复外科
相关作者
- 马华松

- 作品数:419被引量:2,074H指数:2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 腰椎 椎体后凸成形术 后路
- 周宇

- 作品数:64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后路 截骨治疗 后凸畸形 楔形截骨 临床疗效
- 于海洋

- 作品数:186被引量:528H指数:14
-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后凸畸形 后路 关节镜 临床疗效 内固定
- 海涌

- 作品数:351被引量:2,071H指数:2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腰椎 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脊柱
- 李超

- 作品数:424被引量:1,59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内固定 后凸畸形 肠易激综合征 手术治疗 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