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2篇“ 重庆三峡库区“的相关文章
重庆三峡库区水库移民生计抗逆力提升研究
2025年
为指出制约水库移民生计抗逆力发展的不同影响因素,探讨水库移民提升生计抗逆力途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基于2015~2022年对重庆三峡库区水库移民生活生产状况的1242份问卷调查,通过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分析政策扶持、区域禀赋及生计风险对水库移民生计抗逆力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重庆三峡库区水库移民生计抗逆力指数稳步提升;②政策扶持、区域禀赋对水库移民生计抗逆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③生计风险对水库移民生计抗逆力具有显著负向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长效内生发展机制、建立水库移民生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促进水库移民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何家军黄子睿赵祎明张婷婷罗锦
关键词:水库移民重庆三峡库区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重庆三峡库区鸟类生境网络构建
2025年
重庆三峡库区物种资源丰富、生境类型多样,构建生境网络将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物种迁徙与交流,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应用MSPA-InVEST模型、MaxEnt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和优化重庆三峡库区鸟类生境网络并提出保护策略。首先,利用MaxEnt模型识别鸟类适生关键区域,并确定影响鸟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等温性、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随后,结合MSPA-InVEST模型分析生境源地空间形态特征,最后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鸟类生境网络,优化廊道布局。研究结果显示:重庆三峡库区生境网络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区域的鸟类生境质量和连通性差异明显。基于此,提出分区保护措施,旨在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效果。
刘梦瑶杨荣华周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MAXENT重庆三峡库区
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驱动因素
2025年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究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可为库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因子法测算2015—2022年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量,系统分析库区农业碳排放量和强度时空分异特征,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库区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并进一步运用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模型解析库区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波动降低趋势,农业碳排放总量从2015年的645.89万t降至2022年的620.74万t,库区农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为农田土壤碳排放和畜禽养殖碳排放。库区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区县间碳排放强度差距逐渐缩小。2015—2022年,库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碳排放量整体上呈脱钩关系。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农业产值增长,农业碳排放量增加。脱钩关系以2019年为节点表现为由强脱钩向弱脱钩转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人口规模、农业产业结构对库区农业碳排放量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农业经济规模对农业碳排放量的增长则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减少禽畜养殖业碳排放量、控制农田土壤利用碳排放量和发挥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抑制作用等相关建议,以期为库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周恒阳张军以彭国川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LMDI模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三峡库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
2024年
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发展的根本要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选取重庆三峡库区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各区县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发现重庆三峡库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但目前整体水平较低,内部发展不协调,渝北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领先于库区其他区县,且领先幅度越来越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为促进重庆三峡库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1)抢抓政策机遇,培育农旅产业,并向下游延伸,以产促收,提高当地居民和政府收入,实现产业发展-收入增加-投入高效-产业发展的循环发展模式;(2)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从体制机制出发,打破限制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培育和引进人才,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供参考。
庞海峰彭治衡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熵权TOPSIS乡村旅游共同富裕
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24年
城乡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阐述了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规划引领、产业突破、人口流动、激活要素、人—地—业融合、创新共同富裕手段、加大投入、科技支撑、示范先行及长效机制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与衔接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措施。
苏维词陈邻蒲丽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共同富裕
重庆三峡库区塔罗科血橙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产量和品质分析
2024年
以11年生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试验对象,设计圆头形、主干形、开心形等3种树形处理,研究不同树形对血橙冠层特性、快速叶绿素荧光、果实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塔罗科血橙最适宜的树形,为血橙优质丰产树形培养和树体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树形的冠层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冠层透光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开心形、主干形、圆头形;主干形和开心形的PSII原初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春梢叶片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o)明显提升,反应中心的热消耗(DIo/RC)和秋梢叶片单位面积热耗散能量(DIo/CSo)显著降低.主干形和开心形均能有效提升春、秋梢叶片的光合结构性能(PI abs,PI total),以主干形处理相对最佳.2022-2023年度产量、单果质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从高到低均依次为主干形、开心形、圆头形,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开心形、主干形、圆头形.因此,重庆三峡库区塔罗科血橙宜选择主干形树形进行培养,以获得最佳产量和品质.
田洋喻莹何瑞杰何满郑永强吕强谢让金马岩岩邓烈朱文祥易时来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塔罗科血橙树形冠层特性
重庆三峡库区共同富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该文从发展性、共享性、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究2011—2020年重庆三峡库区15个区县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重庆三峡库区整体及各区县共同富裕水平不断上升,区县间差距依然存在,但呈“良性追赶”态势,从各维度看,发展性维度共同富裕水平最高,共享性维度共同富裕水平增长最显著,可持续性维度共同富裕水平最低;(2)重庆三峡库区共同富裕水平等级由中等及以下水平提升至中等及以上水平,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地域差异显著;(3)库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主要有高—高和低—低2种空间集聚类型;(4)经济发展、金融支撑、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率为共同富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区位因子、政府调控、地形条件与产业结构为重要影响因子,各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类型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廖洋一苏维词
关键词:三峡库区时空分异影响因素
重庆三峡库区多主体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2023年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将社会资源集中,把分散的帮扶主体凝聚一起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重庆三峡库区(主要为渝东北地区)为例,从三峡库区多主体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要求出发,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探讨三峡库区多主体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于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政府、高等院校、企业、村、农户等多主体协同联动,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村民致富,有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童洪志黄小茜王忝成
关键词:三峡库区
乡村人口-土地-产业-财力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格局与机制研究——以重庆三峡库区典型县域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重庆三峡库区典型县域乡村人口-土地-产业-财力(后简称人-地-业-钱)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格局与机制,为该区域全面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和创新内生发展路径提供思路。【方法】以重庆三峡库区15个典型县域为研究区,选取2005、2010、2015、2020年等4个典型年份,从人口、土地、产业、财力等4个维度构建系统要素评价指标,综合测度了人-地-业-钱系统发展水平与耦合类型,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揭示了系统内生要素的耦合作用强弱、协调水平及时空演变格局,进而探讨了内生要素耦合协调发展的传导机制。【结果】(1)2005—2020年研究区乡村人-地-业-钱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土地、产业、财力等子系统多处于中、低发展水平。(2)2005—2020年研究区乡村人-地-业-钱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状态,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沿西南—东北方向递减,空间分布较为分散。(3)研究区乡村人-地-业-钱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在2005—2020年主要分为3种类型:低协调水平的人口-产业发展领先型、中协调水平的产业发展引领型和高协调水平的财力-产业发展引领型,产业和财力子系统在乡村协调发展中作用重大。(4)研究区乡村土地子系统发展水平变化相对稳定,乡村发展主要依赖人口、产业、财力等子系统的发展驱动。【结论】研究区乡村人-地-业-钱系统多处于中、低发展水平,乡村劳动力、农业发展水平、土地生产效率与农户收入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人-地-业-钱系统内生要素发展出现分化,发展不平衡趋势逐渐凸显。
纪志佳张军以张军以杜先兵
关键词:乡村三峡库区
重庆三峡库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年
重庆三峡库区重庆“十四五”期间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本文定性分析重庆三峡库区1999-2019年农业发展现状,包括库区农业结构、各区(县)农业发展、农产品结构、农产品地理标志分布、城乡收入等方面。进而提出重视库区生态产业链的培育、加速农业产业融合化发展、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对策。
周映伶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农业

相关作者

苏维词
作品数:369被引量:3,937H指数:30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石漠化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地区
李孝坤
作品数:78被引量:533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重庆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 可持续发展 重庆都市区 乡村性
官冬杰
作品数:79被引量:699H指数:15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系统动力学 重庆三峡库区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安全
彭良志
作品数:239被引量:1,332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研究主题:柑橘 脐橙 柑桔 纽荷尔脐橙 土壤
黄治远
作品数:57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龙眼 北缘 重庆三峡库区 柑桔 柑桔类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