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篇“ 重型麻疹“的相关文章
- 62例婴幼儿重型麻疹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型麻疹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重型麻疹婴幼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重型麻疹患儿中,年龄〈9月龄42例(67.74%),其中37例(88.10%)未接种麻疹疫苗;发病月份为2~5月,其中3~4月41例(66.13%)。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和皮疹,口腔黏膜斑50例(80.65%),卡他症状48例(77.42%),结膜炎49例(79.03%),早期有饮水呛咳病史47例(75.81%);合并肺炎59例(95.16%),急性喉炎22例(35.48%),电解质紊乱13例(20.9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肝功能损害各6例(9.68%),气胸5例(8.06%),心肌损害3例(4.84%),呼吸衰竭和中毒性脑病各2例(3.23%),麻疹脑炎和胸腔积液各1例(1.61%)。治愈41例,好转19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该组重型麻疹婴幼儿以〈9月龄且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儿为主;早期有饮水呛咳史;发病月份多为3~4月;肺炎仍是婴幼儿麻疹的主要并发症。
- 赵燕金丹群陈必全
- 关键词:婴幼儿麻疹重型麻疹流行病学医院感染计划免疫
- 成人重型麻疹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和实践分析
- 2015年
- 目的对成人重型麻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成人重型麻疹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7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1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重型麻疹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海霞隋雨薇
- 关键词:护理干预
- 通降肺胃法治疗重型麻疹型药疹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药疹一般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重症药疹是指皮损广泛和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的药疹,病情变化快,皮疹广泛,全身症状严重。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主要以抗组胺剂及激素类药物为主;中医学关于药疹的认识多以风湿热毒浸淫为主,治宜清热解毒、除湿消肿。通过介绍通降肺胃法联合现代医学治疗重型麻疹型药疹验案1例,表明通降肺胃法在重型麻疹型药疹中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麻疹型药疹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 赵密鹤王宝亮
- 重型麻疹合并呼衰、肾衰1例报道
- 2014年
- 患者,女,53岁;因发热咳嗽、咳痰,伴间断性痰中带血一个月,加重伴心慌、气促、全身皮疹三天,于2013年1月29日11时入院.体检:T:39.6℃、R:24 bpm、P:110 bpm、BP100/60 mmHg 神清,头颈部及躯干部、双下肢可见少许散在红色斑丘疹,口腔可见少许白色粘附物,咽部充血,扁桃体稍肿大,颈软,睑结膜充血,颜面轻度水肿,口腔可见科菲氏斑.
- 黎志良金凌应甘云波蔡天晶
- 关键词:重型麻疹呼衰肾衰红色斑丘疹全身皮疹咽部充血
- 婴幼儿重型麻疹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分析
- 2014年
- 目的总结婴幼儿重型麻疹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2013年我院确诊的婴幼儿重型麻疹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40例,进行各种措施。结果患儿根据分级的不同,所表现出的反应是不同的,随着反应分级的增加,患儿的反应是越来越差。结论我院婴幼儿重型麻疹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病情变化很快,需要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并且需要密切的观察并且变化。
- 张莉翎
- 关键词:婴幼儿重型麻疹护理方法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型麻疹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型麻疹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重型麻疹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热、皮疹等症状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热、皮疹等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型麻疹可促进症状消退,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今后可将其作为麻疹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 彭军
-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利巴韦林重型麻疹
- 婴幼儿重型麻疹6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型麻疹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62例婴幼儿重型麻疹的临床资料。结果: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氧疗和严密观察呼吸、消化、神经及循环系统并发症是该病专科护理重点。结论:积极有效的临床专科护理,可以提高婴幼儿重型麻疹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 赵燕武莉张美英李俊侠
- 关键词:婴幼儿麻疹护理
- 成人重型麻疹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重型麻疹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流行特征回顾性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重型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00~2012年间47例重型麻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手段,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结果47侧戍人重型麻疹患者的发病年龄以18~37岁为主,共44例(93.62%);患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6月,共4l例(87.23%);发病区域以边远乡村为主,共44例(93.62%),城区3例,占6.38%;性别差异:男(33例):女(14例)为2.36:1。47例患者均有典型皮疹,4d内出疹者43例(91.49%),其中出现疱疹样麻疹38例(80.85%),有典型麻疹黏膜癍46例(97.87%);体温超过39℃者共有45例(95.74%),低热1例,占2.13%,其中有1例入院后体温一直不升.占2.13%。并发重症肺炎17例(36.17%);中毒性肝炎40例(85.1l%),其中重型肝炎1例(2.13%);病毒性脑炎6例(12.77%);循环衰竭3例(6.38%);消化道出血1侧(2.13%);中毒性心肌炎4例(8.51%);合并肺结核3例(6.38%)。其中7例(14.89%)有明确的麻疹疫苗接种史。47例患者中,38例(87.23%)痊愈出院,6例(12.77%)好转出院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经追踪已痊愈),3例(6.38%)死亡,其中2例死于重症肺炎,1例死于重型肝炎。结论成人重型麻疹临床症状较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需要进一步完善麻疹疫苗接种机制,尤其在边远落后地区,同时建议对成人的强化免疫接种。
- 李泽贵杨永胜黄嘉龚华彬周中丽
- 关键词:重型麻疹成人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型麻疹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与单独应用利巴韦林治疗重型麻疹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96例重型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应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治疗7~10d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型麻疹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巴韦林。
- 简希尧利旭辉廖晓辉
- 关键词:重型麻疹复方甘草酸苷利巴韦林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型麻疹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单药利巴韦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型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诊断为重型麻疹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1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单药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连用7~10 d后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74.51%,2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型麻疹有较好的疗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型麻疹的效果优于单用利巴韦林。
- 简希尧简榕利旭辉廖晓辉郭宁宁
- 关键词:重型麻疹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 利旭辉

- 作品数:44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阿德福韦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胸腔积液 脑钠肽
- 廖晓辉

- 作品数:12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复方甘草酸苷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重型麻疹 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
- 简希尧

- 作品数:33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复方甘草酸苷 肝纤维化 医用臭氧 教学管理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吴晓鹭

- 作品数:37被引量:122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胸腺肽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联合干扰素
- 刘小斌

-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麻疹抗体 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