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4篇“ 重型手足口病“的相关文章
- Brighton PEWS在重型手足口病并发神经功能损害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Brighton儿童早期预警评分(Brighton PEWS)在重型手足口病并发神经功能损害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宝鸡市千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功能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Brighton PEWS),每组49例。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中性粒细胞及血清肌酸激酶(CK)、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神经受损持续时间。记录两组肺水肿、重症脑炎及循环衰竭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神经受损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中性粒细胞、CK、NSE及CK-MB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4.29%(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结论】对重型手足口病并发神经功能损害患儿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Brighton PEWS干预,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心肌细胞、脑细胞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李娟黄晓凤
-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病学表现
- 重症重型手足口病诱发急性代谢危象的β-酮硫解酶缺乏症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因重症重型手足口病诱发急性代谢危象的β-酮硫解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21年6月收治的1例β-酮硫解酶缺乏症合并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经过以及近期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2岁8个月,临床以发热、皮疹、昏迷、气促、肌张力低下、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尿酮体阳性为主要表现,相关检查提示柯萨奇病毒16型阳性,血串联质谱3-羟基丁酰肉碱(1.74μmol/L)增高,尿气相质谱示3-羟基丁酸(1965.6μmol/L)显著增高,2-羟基丁酸(10.4μmol/L)和乙酰乙酸(70.7μmol/L)增高,提示酮尿;ACAT1基因分析发现2个杂合突变,其中c.1160T>C为已知突变,c.163T>A为未报道的新突变。患儿入院后予补充葡萄糖、呼吸机辅助通气、降颅压、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左卡尼汀静滴等治疗后,患儿神志恢复、呼吸平稳、酸中毒纠正,病情好转。结论尿气相色谱质谱、血串联质谱检测联合基因检测有利于β-酮硫解酶缺乏症诊断。β-酮硫解酶缺乏症合并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 施惠宣陈国兵朱碧溱陈先睿颜卫源
- 关键词:儿童
- 不同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 2021年
-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9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9例。A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冲击治疗,B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小剂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数、发热症状恢复时间、肢体抖动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合并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不同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型手足口病均可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但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珊珊
- 关键词:重型手足口病不良反应发生率
- 51例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 2020年
- 目的总结重型手足口病(HFMD)临床诊治经验及病原学分析。方法对感染科2018年6月收治住院患者中的51例重型HFMD均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短期应用激素,抗病毒选用α-1b干扰素雾化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仅1例双下肢瘫痪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2g/kg,共20g。全部病例做粪便肠道病毒检查。结果 51例做粪便肠道病毒检查:检出柯萨奇病毒(CA)25例(49.02%),其中CA6型14例、CA10型9例、CA16型2例;EV71(肠道病毒)11例(21.57%),均未接种过EV-A71灭活疫苗;仅EV阳性10例,阴性5例。50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双下肢瘫痪患儿好转出院,随访治疗1个月复查,瘫痪治愈。本组病例退热时间为(0.5~3.0)d,平均退热时间为1.21d,住院时间为(5~11)d,平均住院天数为6.65d。结论 HFMD遍及全世界,是由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最常见传染病,其危害程度不亚于任何儿童传染病。重型病例病原以柯萨奇病毒(CA)CA6、CA10为主,EV71感染次之,临床应对手足口病病原的变化引起高度重视。早期发现、诊断重型HFMD,积极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短期应用激素、雾化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可阻断病情进展,是最大限度提高重型HFMD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马薇杜曾庆罗云娇王美芬彭俊超鲁智英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 柯萨奇病毒A6致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 背景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全球儿童流行性传染病。近年随着手足口病疫苗推广使用,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的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危重型手足口...
- 李小磊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与淋巴细胞亚群在重型手足口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指导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随机选取2015-06/2017-09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94例患儿,按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分为重症组34例,轻型组60例,门诊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NSE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等各组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5.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NSE、S-100β表达水平高于轻型组、对照组(P<0.01)。重症HFMD患儿外周血CD3^+、CD3^+CD4^+、淋巴细胞低于轻型组(t=6.14,4.25,5.54;P均<0.05)。患者手足口病病情严重程度与NSE、S-100β呈正相关(rs=0.198,0.502;P均<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清NSE、S-100β水平升高,外周血CD3^+、CD3^+CD4^+、淋巴细胞降低。临床上检测这些指标能够给临床医师理论依据,帮助重型手足口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
- 庞文箫刘勇曾义岚易冬玲张朝勇
-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淋巴细胞亚群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治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治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奇偶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性治疗,实验组采用基础性治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皮疹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的69.0%,皮疹消失时间(3.6±1.1)d、溃疡愈合时间(4.2±1.3)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1±1.2)d、住院时间(5.3±1.3)d均短于对照组的(5.4±2.2)、(6.8±2.1)、(4.6±2.3)、(8.2±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型手足口病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作为辅助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王妍
- 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重型手足口病小儿
- NSE、S-100β水平在重型手足口病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9个月~4岁HFMD患儿60例,按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010年版)分为重型组(n=30)和轻型组(n=30),另选择同期在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n=30),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NSE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NSE、S-100β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型组和对照组(F值分别为24.166、62.182,均P<0.001)。轻型组患儿血清NSE、S-100β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HFMD患儿外周血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临床上检测HFMD患儿血清NSE、S-100β蛋白表达水平可帮助重型HFMD的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
- 庞文箫刘勇曾义岚易冬玲张朝勇蓝英曾现芬
-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
- 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重型手足口病患者施加甲强龙联合丙球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治疗的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应用足量甲强龙联合丙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以及表现消退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以97.78%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的总有效率,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表现消退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退热天数、白细胞恢复正常以及肢体抖动及易惊消失天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较少,并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型手足口病患者施加甲强龙联合丙球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黄振读
- 关键词:手足口病甲强龙丙种球蛋白
- 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预警指标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型的临床特征及预警指标。方法:选取手足口病2期患儿30例作为重型组,手足口病1期患儿38例作为普通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临床表现和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岁患儿例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儿热峰明显高于普通组,热程明显长于普通组(P<0.01)。重型组患儿精神差、嗜睡和易惊、肢体抖动、呕吐率均高于普通组(P<0.05~P<0.01)。2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V71抗体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血糖水平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热峰高、热程长,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呕吐为重型手足口病主要临床特征,年龄<3岁、血糖高是其危险因素,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手足口重症重型早期识别意义较小。
- 张立霞马进
-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型预警指标
相关作者
- 杜曾庆

- 作品数:150被引量:55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病原学分析 儿童 川崎病 病原学
- 宋春兰

- 作品数:161被引量:6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
-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儿童 重症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 肺出血
- 王美芬

- 作品数:93被引量:3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病原学 手足口病患儿 儿童 病原学分析
- 成怡冰

- 作品数:125被引量:3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重症手足口病 儿童 患儿 肺出血
- 罗云娇

- 作品数:41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病原学 危重型 高血压 危重型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