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篇“ 重力潮汐“的相关文章
基于三维地球模型的中国大陆重力潮汐因子研究
2025年
潮汐现象是地球对日、月等星体引力的响应,重力潮汐因子对于揭示地球内部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布设首批重力仪,用于研究中国大陆固体潮空间分布特征,到目前为止已建成超过50个台站的重力观测网络.本研究利用该网络的重力潮汐因子观测结果,结合考虑了横向非均匀效应的潮汐理论和三维地球模型,构建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重力M_(2)、O_(1)因子分布模型.基于微扰理论,本研究发现P波速度扰动、S波速度扰动、密度扰动及综合效应对重力M_(2)因子影响的幅值范围分别为-0.12%至0.14%、-0.19%至0.17%、-0.08%至0.06%和-0.09%至0.11%(对O1因子的影响为-0.13%至0.28%、-0.27%至0.15%、-0.12%至0.10%和-0.15%至0.05%),影响最显著的区域为喜马拉雅造山带(负值)和华夏古陆东南缘(正值),体现了这些地区的特殊构造.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对重力潮汐因子的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了融合,发现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重力M_(2)因子幅值范围为1.130至1.175,总体呈现周围低、中心高的特征.重力O1因子幅值范围为1.145至1.195,总体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的特征.以上结果可为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重力潮汐因子、地球模型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王振宇赵倩
关键词:数据融合
基于矩阵球谐叠积方法估计Mm和Mf潮波重力潮汐因子及约束下地幔滞弹性参数
2024年
地幔滞弹性参数对理解和认识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及能量耗散机制至关重要.目前, 下地幔滞弹性参数主要依赖长周期固体潮和极潮等大地测量观测的反演与约束, 但相应研究结果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采用高精度的超导重力仪(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 SG)观测资料对长周期频段的Mm和Mf潮波重力潮汐因子进行估计, 并反演下地幔滞弹性参数.对SG观测资料进行精细预处理, 并扣除多种重力信号及短周期潮波的干扰;采用矩阵球谐叠积方法估计的Mm和Mf潮波的重力潮汐因子分别为1.1589(±0.0011)-0.0006i(±0.0012)和1.1586(±0.0007)-0.0008i(±0.0009).基于估计的重力潮汐因子, 得到5 mHz参考频率的下地幔滞弹性参数f_(r)(ω)和f_(i)(ω), 对于Mm潮波分别为-15.6(±8.7)和4.7(±9.5), 对于Mf潮波分别为-13.2(±5.5)和6.3(±7.1), 最终反演的物质依赖参数α值为0.185(±0.09), 与已有研究中基于卫星激光测距和GNSS观测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了估值的可靠性.研究可为下地幔滞弹性参数提供约束, 有助于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以及地球对于潮汐信号的响应特征.
邹传义丁浩栾威
关键词:超导重力仪
重力潮汐数据预处理的自动化程序设计
2020年
在Matlab平台上设计实现了一套能自动识别并修复尖峰、间断、阶跃等异常数据的软件FTsoft,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对比FTsoft与Tsoft预处理结果发现,FTsoft与观测模拟值差值标准差比Tsoft小,进一步验证了FTsoft程序的有效性。
田桂娥冯立元
关键词:重力固体潮
云南丽江台OSG-066重力潮汐观测结果及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云南丽江台超导重力仪OSG-066超过5 a的连续重力潮汐观测资料,获取高精度潮汐参数并构建地方重力潮汐模型,为丽江地区精确重力潮汐改正提供参考。研究9个全球海潮模型在丽江台的重力影响改正有效性,用时域内回归分析法和频域内小波分析法分别研究大气重力导纳值的变化特征,并利用观测潮汐数据估算自由核章动本征参数。结果表明,9个海潮模型在丽江台的重力影响改正效果基本一致,NAO.99b模型的改正精度较高;大气重力导纳值在时域和频域内均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与降雨量变化存在负相关关系。自由核章动本征周期为431.5(411.2,454.0)恒星日,品质因子为-2796。
梁莹陈晓东孙和平崔小明崔小明张苗苗
关键词:自由核章动
FG5绝对重力仪观测数据的实测重力潮汐改正被引量:8
2020年
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昌平院区的超导重力仪iGrav-012实测重力潮汐数据,以FG5绝对重力仪为例研究了绝对重力观测中的实测潮汐改正问题,分析了用高精度超导重力仪获得的实测合成重力潮汐与理论合成重力潮汐间的差异。并采用iGrav-012超导重力仪和FG5X-249绝对重力仪两种实测数据对实测潮汐改正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FG5绝对重力仪中用的理论合成重力潮汐在考虑海潮重力影响后的结果与实测合成重力潮汐之差在1μGal之内,因此理论合成重力潮汐经过海潮重力影响改正后的结果可满足绝对重力观测精度要求,从观测精度来讲,无需对绝对重力的实测数据实施潮汐改正即可满足绝对重力观测的精度要求。但是FG5X-249绝对重力观测数据的潮汐改正结果表明,不同的潮汐改正方法对绝对重力观测值的影响不同,但这种影响较小,在0.1μGal的量级,因此建议只在高精度绝对重力观测中考虑实测重力潮汐改正。
田桂娥陈晓东吴书清孙和平白磊桑鹏牛晓伟
关键词:绝对重力测量FG5绝对重力仪
金塔Ms5.4震前高台重力潮汐波相位滞后变化分析
地球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其内部和表面发生周期性形变,称为固体地球潮汐。固体地球潮汐变化导致地球表面的重力产生相应的周期性微小潮汐变化,称之为重力固体潮,其变化最大幅度可超过200微伽。重力固体潮的潮汐和非潮汐变化是重...
窦喜英张丽琼马海萍李敏娟武善艺王朋涛
关键词:相位滞后中强地震潮汐因子
文献传递
陆态网淮北连续重力潮汐观测质量评定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重力数据处理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一般评价、Nakai拟合检验和Venidikov调和分析等方法对淮北gPhone型连续重力观测质量综合评定,分析观测系统主要故障事件、台风等干扰对重力观测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14年起,淮北连续重力观测系统进入运行稳定期,数据观测精度较高,M2波潮汐因子相对中误差在1‰之内,各项主要指标达到国家重力台网中心的观测要求。
尹传兵丁雨吴坤
关键词:潮汐参数
北京地区最新重力潮汐结果及其在检测液核共振效应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昌平基地iGrav-012超导重力仪最新观测资料,对其作仔细地预处理,根据调和分析方法精密测定了重力潮汐参数,基于负荷理论与卷积积分技术获得了包含HAM11a,DTU10,EOT11a在内的14个全球海潮模型的重力海潮负荷效应,利用近周日频段内潮波振幅因子的共振效应求解了自由核章动(FCN)的本征参数.调和分析结果表明,重力潮汐的观测精度非常高,标准差达到1.184nm·s-2.基于加汉宁窗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获得地震频段的地震噪声等级(SNM)为0.206,说明该台站是低背景噪声的.周日主波O1和K1经海潮模型作负荷效应改正的平均有效性分别为83%和85%;使用13个高精度海潮模型进行迭积计算获得的FCN本征周期为430.0(427.8,432.3)恒星日,品质因子Q值为-5137.
孙和平刘清超吴书清陈晓东冯金杨张苗苗徐建桥徐建桥
关键词:背景噪声海潮负荷改正自由核章动
岷县Ms6.6震前兰州十里店重力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变化分析
<正>Gal[2]。重力固体潮的潮汐和非潮汐变化是重力场的动态表现,可以反映地球表层环境和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特征。m地球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其内部和表面发生周期性形变,称为固体地球潮汐[1]。固体地球潮汐变化导致地球...
窦喜英; 张丽琼; 马海萍;
关键词:相位滞后
文献传递
海拉尔地震台重力潮汐扰动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前兆数据跟踪及分析应用,对海拉尔台重力潮汐滤波观测值在远震前后有向下扰动的现象进行分析,对海拉尔地震台和乌加河地震台的重力潮汐滤波观测值在全球Ms7.0以上地震、中国大陆Ms6.0以上地震的震后效应及同震响应进行统计。得出,海拉尔台重力潮汐滤波值中叠加向下扰动属非地球物理事件。
熊峰张起查斯杨彦明赵星
关键词:重力潮汐

相关作者

陈晓东
作品数:67被引量:26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超导重力仪 重力仪 重力潮汐 重力固体潮 自由核章动
徐建桥
作品数:134被引量:39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超导重力仪 自由核章动 地球 重力仪 地球动力学
许厚泽
作品数:438被引量:2,624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重力场 GRACE 青藏高原 卫星重力 大地水准面
周江存
作品数:72被引量:29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超导重力仪 海潮负荷 海潮负荷改正 海潮模型 海潮
郝兴华
作品数:37被引量:32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重力仪 超导重力仪 绝对重力测量 地球动力学 固体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