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篇“ 采伐迹地更新“的相关文章
塞罕坝地区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
2025年
落叶松是松科落叶松属乔木,是常用加工木材,其树皮可用于制革及印染。落叶松具备喜光喜水特性,环境适应性强,是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落叶松适合生长于土壤肥沃且湿润的区域,为保障塞罕坝地区落叶松造林效果,提高落叶松成活率,本文从育苗技术、苗期管理技术、造林技术3个方面展开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的应用探讨。
王衔皎
关键词:落叶松更新造林
采伐迹地更新与疏林地补植对2年生木荷生长效应分析
2025年
探讨采伐迹地更新和疏林地补植对木荷生长的影响,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对2年生木荷林分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密度和树种配置模式,以及不同补植密度和树种配置模式对木荷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高密度造林早期有利于树种形成种内竞争,促进高生长;低密度造林早期则有利于减少树种种内竞争,形成健壮植株;混交林、中密度造林能够促进木荷生长。
林狄显林伟才颜志彬林良荣陈玲玲毕立强
关键词:采伐迹地更新木荷
桉树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模式对比及其生态效应评价
2024年
研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开展桉树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模式试验。通过设置机械化采伐和人工采伐2种作业方式的对照试验,对更新苗生长状况、林地环境变化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评估。研究数据显示,机械化采伐区域的更新苗平均存活率(87.6%)显著高于人工采伐区域(76.3%)。土壤监测结果表明,机械化采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为显著,表层土壤容重增加16.8%,有机质质量分数下降12.5%。经济效益评估显示,机械化采伐的投入产出比为1:2.85,人工采伐的投入产出比为1:2.32。这些研究结果对优化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采伐作业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罗嘉慧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采伐作业
马尾松采伐迹地更新马占相思的生产力与改土效果
2024年
探讨在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利用固氮树种马占相思进行更新改造的可行性,并量化林分生产力的提高效果和土壤环境的改良效益。结果表明,营造马占相思林可以显著提高林地生产力,不同坡位上马占相思的林分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马尾松;上、中、下坡3种坡位的马尾松林全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2.95 t·hm^(-2)、2.84 t·hm^(-2)、2.12 t·hm^(-2),马占相思林全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4.90 t·hm^(-2)、4.27 t·hm^(-2)、4.78 t·hm^(-2),下坡位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和凋落物量;在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营造马占相思林显著提升了土壤的N、K、Ca含量,其中土壤N、K含量分别与林分生物量和年凋落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卢佳毅
关键词:马尾松马占相思采伐迹地生产力
森林采伐迹地更新与地力减退问题分析
2023年
森林过量采伐会对土地及土壤造成极大的损害,导致水土流失一类问题的加重,为此对森林采伐迹地更新与地力减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依据实际测定需求及标准,简述海南省森林采伐对环境的影响,从真实的森林采伐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针对林木砍伐带走大量有机养分、采伐形式不当加剧土壤侵蚀及过量砍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性变化三方面,探讨研究海南省森林地力减退存在的相关问题。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森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措施及方法。通过合理划分海南省林区确保精细化管理、增加栽种植物种类、科学编制限额,以增强森林土地的更新能力,形成土地恢复更为高效的结构,缩短整体的恢复时间,以此来确保生态平衡,为可持续发展生态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王康伟
关键词:森林采伐迹地更新森林面积
杉木采伐迹地更新不同树种混交造林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在杉木采伐迹地上采用毛红椿+虎皮楠混交林(毛+虎)、毛红椿+杉木混交林(毛+杉)、毛红椿+马尾松混交林(毛+马)和毛红椿纯林(毛纯)4种模式更新,造林6年后比较了不同模式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造林6年后毛红椿在不同经营方式下产生差异,其中毛+马的地径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而毛纯、毛+虎和毛+杉3种模式之间地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表明毛红椿与马尾松混交时有最高的地径生长量;不同混交树种之间马尾松地径生长量最高,虎皮楠最低,而杉木与马尾松和虎皮楠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树种的地径相对生长率以虎皮楠的1.59cm·a^(-1)最高,马尾松的1.32 cm·a^(-1)次之,杉木为1.24 cm·a^(-1),毛红椿的相对生长率则为0.68~0.78 cm·a^(-1)。造林6年后不同树种的树高在树种间及样地间均无显著差异,高径比在树种间亦无显著差异。综合性状评价表明,从促进毛红椿的生长看,不同模式间毛红椿+马尾松混交模式的得分最高,其次为毛红椿+虎皮楠混交模式,毛红椿纯林得分最低;从不同混交树种的生长成效来看,马尾松得分最高,其次为杉木,虎皮楠得分最低。
傅成杰巫智斌陈远芳詹生炟俞群高伟
关键词:杉木采伐迹地树种更新混交造林
朝阳县河滩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现状及对策浅析被引量:1
2022年
做好林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强化恢复林地的管理,是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培育优质林木资源、保护森林资源、改善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辽宁省朝阳县通过2018—2021年的实践摸索,多措并举抓好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工作,实现河滩林采伐迹地恢复林地面积达3 910 hm^(2),平均保存率在95%以上。针对朝阳县河滩林采伐迹地更新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林农采伐后复耕、审批采伐时间与造林时间不衔接、更新造林不及时、过度采伐、监督管理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执法监管缺失),指明采取的主要措施(实行承诺制,明确责任、实行奖惩,合理控制审批时限,合理调整林地权属,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法,加强林木采伐监管,完善采伐管理制度,简化林木采伐管理环节),提出现代河滩林采伐迹地更新管理应抓好源头管理,坚持过程化管理,纳入政府项目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和落实责任。
杨阳丛和均
关键词:采伐迹地更新造林
基于塞罕坝采伐迹地更新的两个树种苗高适宜性分析
2021年
在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云杉和华北落叶松造林苗木高度与自然成活率、高生长量关系,总结出云杉和华北落叶松高度与自然成活率之间关系都遵循y=a+b/x模型,与高生长量之间分别遵循y=axb模型和y=a+bx+cx2模型,适宜的造林苗木高度分别为20~22cm和36~42cm。
于晓红
关键词:高生长量采伐迹地更新适宜性
塞罕坝林区造林技术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苗木保存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该文针对塞罕坝机械林场3.5万hm2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以林地基本土壤水肥特征为基础,从整地、造林季节、苗木质量、栽植深度及栽前苗木处理等5个方面,深入研究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苗木保存率的技术措施,优化不同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迹地的造林更新技术。结果表明,采伐迹地进行整地有利于蓄水保墒、缓解土壤酸化和促进营养归还,造林季节最好选择春季或秋季,壮苗在高度上应大于30cm,造林时埋土深度至原土印时效果最佳,造林苗木使用ABT生根粉50mg/kg溶液药剂浸根,对造林保存率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效果。
郝书林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采伐迹地苗木保存率
浅议采伐迹地更新的林粮间种管理
2017年
采伐迹地更新实行林粮间种比例较高、范围较广,间种时间较长,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引起林业主管部门重视,并对更新造林的林粮间种管理提出建议。
孟华
关键词:采伐迹地更新管理建议

相关作者

田大伦
作品数:294被引量:4,742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 人工林 杉木 杉木林
方晰
作品数:150被引量:2,688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湘中丘陵区 杉木人工林 碳贮量 杉木林 生物量
董爱荣
作品数:91被引量:39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杨树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 咪唑乙烟酸 木霉 真菌
徐向宇
作品数:7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人工林 湿地松人工林 湿地松 马尾松 森林衰退病
翟洪波
作品数:54被引量:732H指数:17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
研究主题:油松 栓皮栎 冲洗法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