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0篇“ 醇沉法“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甘草水提的分离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甘草水提的分离设备,包括罐体,罐体内部的中心处固定有滑杆,滑杆的外部活动设置有滑套,滑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套,安装套的底端设置有浮球,浮球内部靠近中心处设置有...
任婧任菲菲鄂明尧
一种水提提取多糖用磁力搅拌器
一种水提提取多糖用磁力搅拌器,包括磁力搅拌器本体、支架、变速漏斗以及辅助安装支杆,支架竖直安装在磁力搅拌器本体表面,变速漏斗安装在支架上,辅助安装支杆转动连接在支架上,变速漏斗用于盛放高浓度乙,变速漏斗底部设有调...
陈志松高铁雷蒋俊
水提在中药颗粒剂精制中的应用
2023年
水提是常用的中药精制方——它是指将饮片加水煎煮提取,然后将提取液适当浓缩,向其中加入适量乙使其达到一定含量,使得某些成分在溶液中溶解度降低析出淀,从而达到中药提取液精制的方
程自文
关键词:中药提取液中药颗粒剂水提醇沉精制
疏肝和胃方水提的急性毒性试验及部分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疏肝和胃方水提的安全性并验证其疗效,为疏肝和胃方新药的推广提供实验依据。方:1)急性毒性试验。将昆明小鼠分为药物高、中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灌胃剂量根据昆明小鼠10倍生药量计算,并按85%等比递减,按照4 ml/10 g体质量,1 d内灌胃2次,连续14 d。观察14 d内实验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内脏湿重与内脏病理改变。2)药效学研究。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注射液1.5 ml)、模型组、中药组(中药混悬液1.5 ml)、西药组(奥美拉唑水溶液1.5 ml),每组各10只。对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组大鼠制备酸反流模型后给药,每天2次,连续14 d。观察各给药组大鼠食管病理改变及食管下段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组间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内脏湿重无明显改变、内脏无明显病理改变。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大鼠食管下段组织黏膜上皮基底层更为平坦,棘细胞减少,无黏膜糜烂与溃疡。各给药组大鼠食管IL-1βmRNA、IL-6 mRNA表达较模型组、西药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水提安全性高,且可修复食管黏膜,抑制食管炎症。
徐亭亭朱生樑周秉舵王轶王阿会迪力库马尔·马坎李亚鼎
关键词:疏肝和胃方急性毒性试验药效学实验
和膜分离制备灵芝孢子多糖免疫调节活性比较被引量:5
2023年
采用和膜分离制备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多糖,测定其得率、多糖含量、单糖组成,并通过迟发型变态反应、脾细胞抗体生成、碳廓清、NK细胞活性实验,考察灵芝孢子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膜分离制备的灵芝孢子多糖得率高于,为(4.61±0.28)%;两者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膜分离制备的灵芝孢子多糖单糖组成均为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山梨糖,其摩尔比分别为0.34∶0.31∶1.44∶4.48∶3.35∶0.31和0.27∶0.10∶1.70∶6.08∶1.84∶0.31,均以葡萄糖为主要组成单糖。两种灵芝孢子多糖均能增强小鼠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可为灵芝孢子多糖产业化提供参考。
罗爱勤王彤陈亮曹颖男陈晓清吴凤钟春燕付裕
关键词:灵芝孢子多糖醇沉法膜分离法免疫调节
基于分步研究酒制黄精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酒制黄精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wine-processed Polygonatum sibiricum.,PSPW)进行分步,对各组分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采用分步对PSPW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气相色谱(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对各组分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采用MTT、中性红吞噬实验及Griess评价各组分对RAW 264.7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随分步中所用乙浓度增加,依次获得0~30%、30%~50%、50%~70%及70%~80%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PSPW-1、PSPW-2、PSPW-3及PSPW-4;理化性质结果表明4个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26×10^(4)、2.24×10^(4)、1.15×10^(4)及6.58×10^(3)u)均为糖蛋白复合物;各组分单糖组成种类和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均含高比例的半乳糖;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各组分均可促进RAW264.7细胞活力、吞噬中性红能力、分泌NO能力及分泌酸性磷酸酶活力,其中组分PSPW-3免疫活性最强。结论分步所得PSPW各组分理化性质和免疫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推测PSPW-3为酒制黄精多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最佳活性组分,本研究为酒制黄精多糖最佳免疫调节活性组分的构效关系及黄精多糖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依据。
孙婷婷刘洋李卓柯龚桂萍王仲孚黄琳娟张红
关键词:多糖理化性质免疫活性
超声辅助制备淀粉纳米颗粒同步包埋叶黄素
2023年
为制备叶黄素淀粉纳米颗粒(SNPs-叶黄素),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叶黄素溶液为非溶剂相,通过超声辅助制备淀粉纳米颗粒,同步实现对叶黄素的包埋负载。合理平衡叶黄素包埋量及包埋率两个目标参数,在质量分数为3%淀粉乳、叶黄素溶液质量浓度1 mg/mL、淀粉乳与叶黄素溶液体积比3∶10条件下,对叶黄素的包埋量达(57.62±0.36)mg/g,包埋率(40.33±0.56)%。场地发射扫描电镜显示同步包埋叶黄素未对淀粉纳米颗粒形貌产生显著影响,均为表面光滑的球状或椭圆状颗粒。激光纳米粒度仪显示SNPs-叶黄素尺寸分布在200~600 nm范围。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SNPs-叶黄素在2856 cm-1处出现叶黄素的C-H特征峰,在1645 cm-1处H-O-H的振动发生蓝移。X射线衍射显示,与SNPs的大包峰相比,SNPs-叶黄素在7.8,13.1和20.9出现V型淀粉特征衍射峰。贮藏稳定性试验表明,在30 d内,室温(25℃)和升温条件下(50℃),SNPs-叶黄素中叶黄素的保留率高于叶黄素原料药。
史永桂姚先超焦思宇刘鑫廖如杏林日辉
关键词:叶黄素稳定性
一种基于制备玉屏风散多糖的改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制备玉屏风散多糖的改进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罐体、横梁、气缸、旋转机构和管筒,两个支撑板之间焊接固定有罐体,横梁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有气缸,气缸的伸出端上固定有吊板,吊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转杆...
薛力刚王丹张冬星姜晶赵立峰郭利
文献传递
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同步包埋山奈酚的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搅拌制备淀粉纳米颗粒,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纳米粒度仪、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在淀粉纳米颗粒的降阶段中,以0.7 mg/mL的山奈酚溶液作为非溶剂相,同步对山奈酚包埋,制备山奈酚淀粉纳米颗粒。探索乙浓度对山奈酚包埋率的影响,考察包埋体系对山奈酚释放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浓度在60%时形成淀粉纳米颗粒,形貌较好,尺寸均匀分布在50~200 nm之间;乙浓度低于40%时生成V型淀粉颗粒。乙浓度为30%时,山奈酚的包埋率最高,可达62.94%,包埋量为3.78 mg/g;在模拟体液环境中,山奈酚淀粉纳米颗粒可持续释药20 h,释药率为88.75%,而山奈酚原药在3 h基本释放完全,释放率为93.75%,且释放速率随缓释介质的乙浓度升高而加快。相对山奈酚水溶液,山奈酚淀粉纳米颗粒在室温下静置5 h,山奈酚的保留率由43.17%提高至75%,具有稳定的包埋作用。由此可知,同步包埋制备技术对山奈酚具有良好的包埋缓释效果和稳定作用。
史永桂林日辉焦思宇蒙薇韦凯美陆晓娜杨麦秋林春燕
关键词:木薯淀粉山奈酚包埋稳定性
一种水提分离中药用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提分离中药用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罐,所述密封罐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管,空心管的表面与进料管的内壁滑动连接,进料管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
黄承斌郭俊楠屈海礼孙海鹏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段金廒
作品数:1,618被引量:11,091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当归 中药资源 中药 药材
钱大玮
作品数:667被引量:4,811H指数:3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当归 指纹图谱 中药资源 茎叶
严辉
作品数:280被引量:2,076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当归 茎叶 中药资源 干姜 药材
朱悦
作品数:152被引量:668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药组合物 枸杞叶 茎叶 组合物 抗抑郁
江曙
作品数:107被引量:783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茎叶 内生真菌 当归 中药资源 免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