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109篇“ 酶联免疫吸咐试验“的相关文章
- 结核γ-干扰素酶联免疫法释放试验结果及影响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目前结核病诊断方法中,细菌学检查是诊断结核的金标准,但是阳性率较低,结核菌培养耗时长,对肺外结核的诊断阳性率更低,影像学、TST、抗体检测、分子诊断方法等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以T细胞免疫为基础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被证实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针对γ-干扰素酶联免疫法释放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且经相关病理及细菌学检查和临床转归而最终证实的结核感染患者516例为阳性组,而阴性组则是疑似结核,最终通过其他检查排除结核患者444例,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以及实验的影响因素。结果干扰素试验结果和最终病理确诊结果之间比较P值<0.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干扰素释放量、淋巴细胞、CRP、单核细胞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干扰素与病理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传统影像及病理判断结核方法的有力补充,年龄、干扰素释放量、淋巴细胞、CRP、单核细胞等都是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 徐宁郑瑞毛小琴撒亚莲
- 关键词:淋巴细胞计数
- 莠去津酶联免疫法干扰试验分析研究
- 2015年
- 通过对莠去津酶联免疫法进行不同的干扰试验,研究各种条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以获得最接近真实值的莠去津检测结果。
- 王惠婷吴国秋刘钧黄戈冬陈丽芬
- 关键词:莠去津酶联免疫法
- 丝虫特异IgG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检测试剂盒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丝虫特异Ig G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丝虫病患者血清和滤纸血中特异Ig G4亚类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丝虫特异Ig G4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微丝蚴阳性患者血清或滤纸血、其他蠕虫患者血清、晚期丝虫病患者滤纸血、原微丝蚴血症转阴者滤纸血和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出生儿童滤纸血以及消除丝虫病后不同时间居民血清或滤纸血样本。采用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分析血清与滤纸血检测相同稀释度下的Ig G4的A值差异。结果检测86例微丝蚴阳性患者血清,显示丝虫特异Ig G4阳性81例,阳性符合率94.19%。检测97份其他蠕虫患者血清、58份阴性冻存血清和100份正常健康人对照血清,显示丝虫特异Ig G4全部阴性,阴性符合率100%。4例现症微丝蚴血症患者,血清和滤纸血丝虫特异Ig G4全部阳性,血清阳性吸光度(A)值均高于同一患者滤纸血样本A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6,P>0.05)。检测48例晚期丝虫病患者滤纸血、76例原微丝蚴血症转阴者滤纸血、312例基本消除丝虫病地区1983年后出生儿童滤纸血,显示丝虫特异Ig G4全部阴性。检测原丝虫病高中度流行地区消除丝虫病后的枣庄、泰安和济宁地市居民滤纸血和血清样本分别为2 744份、2 243份和800份,显示丝虫特异Ig G4全部阴性。结论丝虫特异Ig G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的检测试剂盒敏感度高、特异度强、操作简便快捷,特别适用于丝虫病诊断和消除丝虫病地区的疾病监测。
- 王军魏庆宽郭菁华高中静贾凤菊李瑾公茂庆黄炳成
- 关键词:丝虫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处理被引量:2
- 2008年
- 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如肝炎、HIV,也可应用优生优育等。优质的试剂、良好的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保证ELISA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条件。试验中若不做好相关控制,易出现白板、花板、色弱和假阳性等现象。尤其足花板现象(空白、阴性、阳性对照以及室内质控孔结果正常,而标本孔的OD值却明显偏高)是各级临床实验室常遇到的问题。现将ELISA实验操作中的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 彭俊云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咐试验
- 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全自动与手工操作方式比较被引量:13
- 2000年
- 李慧惠永庆刘世荣
- 关键词:ELISA手工法HBSAG抗-HCV抗-HIV
- 酶联免疫吸符试验(ELISA)与平板凝集反应(RBPT)检测鹿布氏杆菌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1997年
- 在 1 995~ 1 997年间本文作者进行了 ELISA法与平板检测鹿布氏杆菌病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ELISA法比平板法敏感。通过现场 30 0头份鹿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 ,前者比后者的检出率高 5.34%。前者的阳性血清中完全包括后者的阳性血清 ,同时在后者的可疑和阴性血清中 ,也可检出 ELISA阳性。
- 陈景云郭向东田来明冯晓松王雨千程业军李敏刘萍黄玉霞
-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ELISA
- 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测定贵阳地区汉族群体G2m(23)因子频率调查
- 作者用单克隆抗G2m(23)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法,调查了贵阳地区239名无关汉族人群体G2m (23)因子的频率,结果G2m(23)阳性占47.28%,G2m
- 沙征凯齐凤
- 关键词:汉族群体单克隆抗体
- 文献传递
- 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测定C1m(f)因子及成都地区汉族频率调查被引量:1
- 1992年
- 作者用抗G1m(f)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人类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1m(f)因子的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同时调查了成都地区汉族群体G1m(f)因子的频率.在478份样本血清中,G1m(f)因子阳性占83.26%,计算G1m(f)的基因频率为0.5909,方差为0.0004.
- 张林李英碧侯一平苟清吴梅筠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单克隆抗体汉族群体基因频率
- 用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检测血痕G2m(n)因子
- 1992年
- 本文报道了用鼠抗人G2m(n)单克隆抗体作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检测人类血痕中G2m(n)因子。105份人血痕的G2m(n)因子测定结果与其相应血清G2m(n)因子测定结果完全一致,准确率达100%,所需血痕的最小量为0.25cm×0.125cm。此法为血痕的个人识别提供了新手段。
- 芶清侯一平吴梅筠
- 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测定G2m(n)因子及成都地区汉族频率调查被引量:4
- 1991年
- 作者应用单克隆抗体,首次建立了检测人类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 G2m(n)因子的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并调查了成都地区汉族群体 G2m(n)因子的频率。在被调查的517份血清中,G2m(n)因子阳性率为79.69%。由此计算出 G2m(n)基因频率为0.5493,方差为0.0004。
- 侯一平苟清吴梅筠
-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