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17篇“ 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相关文章
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包括:S1、选择基准混凝土配合比;S2、通过混凝土静态单轴压缩试验,测试得到基准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S3、基于S2测试所得的基准混凝土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
齐荣庆刘兴姚刘孟航孟琴戴必辉刘德稳陈证伊翟胜田官庆发
一种顶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检测粗骨料和细骨料在不同例组合下的的松散堆积密度ρ<Sub>s</Sub>和绝对密度ρ<Sub>g</Sub>,得到在不同例组合下的空隙率,通过最小空隙率α<Sub>min<...
徐志飞兰聪张远王军李晓欢袁文韬张武宗刘东刘松
一种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原材料性质数据库模块:用于收集整理、储存和管理与混凝土生产相关的各种原材料的性质数据,性能需求与目标设定模块:用于明确混凝土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从而...
李浩张学庭马佳琪廖波马颐伟徐清章张生刘章强
一种精准化高强环氧树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
一种精准化高强环氧树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属于环氧树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设计方通过已有的科学混凝土配置体系的雏形,大量优化了整个环氧树脂混凝土配置过程,将环氧树脂混凝土设计方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
方光秀薛白杨张师诚徐浩然高华钧陈可为
一种流态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态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方,涉及流态填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流态水泥土;S2、流动性测试;S3、养护;S4、强度测试;S5、确定临界值;S6、确定配合比。本发明通过制备多组配合比的流态水泥土并...
黄峥刘浩戚文王俊陈俊杰鄢博储方舟吴静云丁静鹄姚丽娟石晗
一种普通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通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通过水胶、经验浆体体积占、掺合料取代重量例及水泥、掺合料和水的密度,计算出胶凝材料总体用量,基于胶凝材料总体用量分别计算出水泥、掺合料和水的用量;再通过经验浆体体积占...
张海霞申庆赟郑垒
一种基于单纯型质心的地聚物复合材料配合比设计方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纯型质心的地聚物复合材料配合比设计方。在单纯型质心理论框架下,按照配进行材料的制备、养护,通过实验获得响应指标,建立多种响应量‑变量的数量关系多项式,并汇总为响应‑变量矩阵,最终基于响应目标值...
李辉王果单飞张伟娄新凤杜红静
一种岩体模型3D打印相似材料配合比设计方
本发明一种岩体模型3D打印相似材料配合比设计方,属于岩土/地下工程物理模拟相似材料技术领域。首先明确岩体原型中岩石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渗流、热学以及地应力赋存环境;然后根据裂隙岩体原型和相似尺,确定模型材料所需的参数...
马国伟邵亚建王酉钰王惠栋王里
一种用于结构配重铁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结构配重铁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所述包括,获取并筛选适用于混凝土生产的铁渣原料;确定混凝土中铁渣掺量及辅助材料的质量例;根据试验数据和实际需要确定混凝土相关参数;根据混凝土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计算,...
彭皓黄东明王涛韦倩琳李锐符良健陈浩王立武科王冬冬洪辉曲鑫鑫田丹张华勇赵琳琳
一种基于紧密堆积理论的胶凝材料配合比设计方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紧密堆积理论的胶凝材料配合比设计方。以水泥作为基体,确定基体的矿物掺合料组分,通过激光粒度仪测量不同矿物掺合料的粒径分布;根据改进的Andreasen和Andersen模...
夏京亮苏维维刘林朋冷发光吕正海李志昊任龙芳王晶蔡晓龙杨亚斌

相关作者

杨医博
作品数:350被引量:620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超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 氯离子 砂浆 再生细骨料
刘红瑛
作品数:104被引量:471H指数:1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研究主题:沥青混合料 改性沥青 沥青路面 级配 沥青
郝培文
作品数:516被引量:3,894H指数:33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研究主题:沥青混合料 道路工程 沥青 沥青路面 路用性能
孟涛
作品数:139被引量:452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混凝土 力学性能 纳米碳酸钙 纳米改性 减缩剂
王恒昌
作品数:233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超高性能混凝土 碱渣 再生细骨料 混凝土 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