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160篇“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相关文章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思考
2014年
邓小平在坚持实事求是、实践标准和人民主体的唯物分析法和对立统一、系统分析的辩证分析法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课题,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社会发展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理论问题。研究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欢
关键词:邓小平方法论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方法论研究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尤其是在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关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发展理论。然而,从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依旧保持着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主导,而发展中国家与落后国家则有进...
刘海峰
关键词:邓小平
文献传递
论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关系
2010年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在新阶段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进行了论述,对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同时它与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一脉相承,它们所包含的内容都涉及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并其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王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刍议被引量:5
2010年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是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后的新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追赶发达国家的问题。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囊括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的特点、阶段、中心、动力和本质问题的论述,不仅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甚至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皆具有重大意义。
车华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
2010年
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部分,他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理论的基核;列宁社会发展观的新尝试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有益借鉴;毛泽东对社会发展理论的曲折探索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坚实基础。
李友锋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中国模式”与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世界意义
2010年
“中国模式”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这一发展模式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与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的认可与推崇,彰显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世界性意义,无论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于现在是或者过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和地区、西方发达国家都具有启迪意义。
余超文
关键词:中国模式邓小平
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2006年
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科学发展观对这一理论的许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发展。科学分析、认识这二者之间的深层关系,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它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
杨兴林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被引量:2
2006年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杨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邓小平
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被引量:2
2006年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庄福龄杨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被引量:3
2005年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实践性与创造性、整体性与全面性等特征。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
向德平田北海
关键词:邓小平

相关作者

向德平
作品数:114被引量:2,116H指数:2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扶贫 精准 社会工作 艾滋病患者 社会转型
邱焕玲
作品数:20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国际竞争力 邓小平
杨奎
作品数:65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人类文明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许斌龙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共同富裕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 共同富裕理论 价值观 目的性
陈食霖
作品数:18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