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63篇“ 遣方用药“的相关文章
-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吕文良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遣方用药规律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吕文良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5月吕教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门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完整医案。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建立规范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类别统计。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Gaphi0.10.1对高频药物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包括中药间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及模块化聚类分析,探讨核心药物聚类方。结果 共纳入处方515首,涉及中药221味,使用频次排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山楂、黄芪、黄芩、茯苓、麦芽;药性主要为温、寒、平;药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脾、肺、肝、胃经为主;药物功效主要为补虚、清热、理气。对用药频次前32位处方药物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共产生28条关联,9个公因子,2个模块聚类,3个聚类方。结论 吕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益气健脾、清热活血为主要治法,尤重调理脏腑功能,处方药物性味和合,守衡为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 赵墨彭红叶卓子文黄淑霞吕文良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
- 中医眼科古籍中内障眼病方剂遣方用药规律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中医眼科古籍中内障眼病方剂遣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了8部历代重要的中医眼科古籍,从中筛选出专门用于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将其整理成数据库。将此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采用统计分析、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分析古籍中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及常用药物特性。结果共收集到322首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涉及中药187味,总使用频次达2867次。其中,频率≥40次的高频单味药材共有22味,这些药物主要集中在补虚药、清热药和解表药三大类别中。核心药物组合共有48组,通过聚类分析归纳出了7个核心处方。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中医眼科古籍中方剂的全面挖掘,揭示了治疗内障眼病的遣方用药规律,包括药物种类的选择倾向、配伍模式及辨证施治思路等方面的内容。
- 段青松
- 关键词:中医眼科古籍内障眼病
- 基于数据挖掘的明清医家治疗喉痹遣方用药规律研究
- 目的:为了探究明清医家治疗喉痹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选择明清时期众医家治疗喉痹的医案处方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现代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总结出明清医家用药规律,希望可以对临床治疗喉痹提供有益的用药参考。方法:选...
- 刘浩
- 关键词:喉痹数据挖掘明清用药规律
- 中医眼科古籍中内障眼病方剂遣方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从7部历代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筛选出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四气五味分布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共收集322首方剂,涉及用药187味,总使用频次2867次,频率≥40次的单味药有22味,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药味多甘味,其次为苦味、辛味,归经主要为肝经,四气统计以寒性药最多,温性药次之,统计出核心药物组合48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7个。结论:本研究充分挖掘了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遣方用药规律,对今后的临床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 王诗敏李点王超群
- 关键词:内障眼病中医古籍
- 从《扫叶庄医案》观功能性便秘的遣方用药
- 2024年
- 《扫叶庄医案》为薛雪临证实践的专著,书中记载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药,其立法制方与用药多有新意巧思,治疗特色突出。本文从《扫叶庄医案》中涉及到功能性便秘的条文入手,以薛雪基本论著《湿热条辨》为佐证,整理分析功能性便秘的病机、遣方用药,以供临床中医师借鉴与参考。
- 余尔慧徐俊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薛生白医案
- 曾斌芳教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遣方用药撷菁
- 2024年
- 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是由早期肝纤维化进展而来的肝实质慢性损害,由于病情复杂,疑难多变,常法多难以奏效。曾斌芳教授认为,该病主要责之“毒”与“瘀”,故临证时应尤为重视“毒”的致病特点和“瘀”的形成机制。中期既是该病邪正交争的复杂阶段,亦是影响痼疾转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要善于恪守扶正祛邪的最佳时机,并借鉴西医现代化的思维与方法,以此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 孙婉卿郭峰王晓忠曾斌芳
- 关键词:名医经验
- 基于《黄帝内经》肾“苦欲补泻”理论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遣方用药被引量:1
- 2024年
-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其病位核心为肾,是肾体受损,肾用失司,肾元劳衰所导致的疾病。《黄帝内经》中载“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本文考究《黄帝内经》中肾“苦欲补泻”理论内涵,结合目前中医对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主流治法,提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中医辨治当以肾为关键,肾燥当予辛润之,肾虚当予苦补之,肾实当予咸泻之。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提供理论渊源,并为中医辨治糖尿病肾脏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潘芳张传龙庞博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黄帝内经》中医辨治
- 曾斌芳教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遣方用药经验及清毒调肝方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 目的:1、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将曾斌芳教授诊治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历资料建立医案标准化诊疗数据库。通过对患者诊疗信息、证治方药进行充分挖掘以总结其用药规律,构建药物核心组合。2、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药物核心组合治疗肝...
- 孙婉卿
- 关键词:肝窦毛细血管化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治疗瘾疹病的遣方用药规律
- 2024年
- 探讨辨治瘾疹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对2021年10月到2023年09月门诊治疗的200例瘾疹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使用Excel软件和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用药频次、中药药性,利用复杂网络、聚类分析提取核心处方。结果 200例患者共涉及中药78种,分析用药频次多选用炙麻黄、桂枝、细辛、干姜、附子、黄芩等21味中药,其功效以祛风解表、调达肝木、温中健脾等为主。中药药性以微寒、温、平为主,归经以肝、肺、胃、脾为主。 通过聚类分析挖掘4组中药聚类方,主要以桂枝汤、麻黄细辛附子汤、真武汤、理中丸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主。结论 数据分析了辨治瘾疹病的学术思想,即扶正祛邪兼顾,祛风止痒以治标,肝脾肾三脏同调以治本,在用药上寒热并用,外解表邪,内扶正气,标本同治,瘾疹自消。
- 莫兴群蓝广和
- 关键词:中医药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倪青主任病证结合治疗Graves病遣方用药经验
- 2024年
- 目的探讨倪青主任病证结合治疗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的遣方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就诊于倪青主任门诊的GD患者235例,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特异性理化检测指标将病情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和病情相对平稳的类型;中药处方235张,构建数据库,应用相关软件,分析病情与方剂及中药的关系。结果235例患者中重度7例,中度19例,轻度52例,病情平稳者157例;235张处方共涉及方剂40种,中药201味。频次统计提示重度使用最多为滋阴潜阳甲亢方;中度常用四逆散;轻度以参芪地黄汤为主;病情平稳最多用藿朴夏苓汤。201味中药中,使用频次高于10次的中药共59味,重度常用中药为夜交藤、生地黄、玄参、田基黄、栀子、牡蛎等;中度常用药为枳壳、厚朴、柴胡、香附等;轻度常用茯苓、太子参、炙甘草、生黄芪、白术、山萸肉等;病情平稳常用茯苓、泽泻、厚朴、猪苓、半夏、藿香、佩兰等。关联规则提示,支持度>10%,置信度>10%,作用度>1 h,病情与中药一项关联中与重度一起出现的为玄参、生地黄、夜交藤;中度为青皮;轻度为太子参。两项关联中与重度一起出现的为玄参、夜交藤;中度为青皮、陈皮;轻度为女贞子、旱莲草;病情平稳为牛蒡子、桔梗;仙茅、仙灵脾;荆芥、防风。三项关联中与中度一起出现的为漏芦、路路通、丝瓜络;轻度为太子参、生黄芪、生地黄;病情平稳为生薏米、苍术、田基黄;大腹皮、砂仁、莱菔子;香附、枳壳、赤芍;泽兰、泽泻、川牛膝。结论倪青主任病证结合治疗GD临床经验丰富,依据不同病情分度,分别采用滋阴潜阳、疏肝理气、益气养阴、健脾化痰、疏风利咽、利湿活血之法遣方用药。
- 王凡陈惠焦巍娜孟祥倪青
- 关键词:GRAVES病名老中医用药经验
相关作者
- 王士贞

- 作品数:125被引量:37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鼻咽癌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验案 小儿
- 傅文录

- 作品数:171被引量:62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平舆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肾病 肾功能衰竭 中医 辨治
- 石显方

- 作品数:57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化瘀法 名医经验 慢性肾衰 病理组织学改变
- 黎鹏程

- 作品数:60被引量:300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名医经验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痰证 舒心 从肝论治
- 王映辉

- 作品数:217被引量:1,670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 研究主题:名老中医 数据挖掘 中医临床 中医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