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3篇“ 遗产资源“的相关文章
- 论“遗产资源”活化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一、遗产资源活化的意涵有关“遗产资源”的概念,笔者曾写过多篇文章进行论述。所谓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资源,就是要为一定的社会活动服务,离开社会活动的目的,资源毫无意义,甚至可以说,也就没有了资源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并非完全客观的存在,当某种存在物没有同一定社会活动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是远离人类活动的自在之物,并非我们论述的资源①。
- 方李莉
-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资源自在之物社会活动存在物
- 世界遗产资源:让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精彩“跨越”
- 202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涵盖“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我国的世界遗产属于“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范畴,能让中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精彩“跨越”:跨越时间追溯历史文化,让爱国主义教育有底气;跨越空间开展校外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添喜气;跨越学科推动协同育人,让爱国主义教育聚人气;跨越国别秉持开放态度,让爱国主义教育显大气。
- 周问奇
- 关键词:世界遗产资源爱国主义教育
-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留学生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 2024年
- 非遗文化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然而在吉来华留学生对吉林省非遗文化的了解并不充分,他们希望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提升汉语学习能力,加深对吉林乃至对中国的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拟通过增补教材中非遗文化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新媒体资料辅助学习、实地参观体验、主题研讨交流“、双创”成果转化等策略,分解教育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加深留学生对吉林省非遗文化的理解,扩大中国非遗文化影响力,增强国际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 高迪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学生教育地域文化
-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科普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科技馆为例
- 2024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凝结着古老智慧的劳动结晶,也是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以广西科技馆实施“非遗”科普教育的具体实践为依据,研究分析科技馆开展“非遗”传承科普教育的必要性,力图突破传统的“非遗”展示传播方式,探讨立足科技馆促进“非遗”传承发展的路径,切实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水平,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 孙会宁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 山东省内近代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建设研究
- 2024年
- 工业遗产是我国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作为工业强省,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了大量工业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遗址遗迹,还包括相关档案等文献资源。其中,遗址遗迹主要围绕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分布,涵盖交通运输业、煤矿业,以及制丝、食品等轻工业。鲁西南地区作为传统老工业区,亦有许多工业文化遗址。就文献资源而言,目前部分工业文化档案得到了开发与利用,例如中兴公司、胶济铁路、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等历史档案,但仍处于初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收集与挖掘。总之,目前山东省内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以区域分布为主,具有阶段性、类型多样等特点。
- 滕超
- 关键词:工业遗址文化遗产
-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以门头沟区为例
- 2024年
- 中国传统村落仍面临着衰落和消亡的困境,数字化技术和工程为其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目前数字化保护中存在的保护覆盖不全、数据交互不足、场景细节欠佳、管理应用较弱的现实问题,围绕文化遗产资源特征、资源数据体系构成以及资源数据库建构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在问题和特征导向下,从数据覆盖范围、存储管理、匹配关联和模型构建四个层面满足相应需求,通过数据内容确定、分类、采集和处理整合,实现数据体系和资源数据库建构目标,创新数字化的质控、集成、交互和应用方法。最后,以门头沟区传统村落为对象,通过建立文化遗产资源平台探索实践应用,拓展现有资源数字化保护路径,助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 许超刘飞石炀
- 关键词: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数据库
- 从“基于遗产地”到“基于文化景观”——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国际实践
- 2024年
- 文化景观不仅是一种遗产类别,还是一种保护方法和管理策略,使用“文化景观方法”进行区域性景观管理、实现自然-文化综合保护已成新的趋势。文化景观方法建立在承认景观复杂性的基础上,以联系与协调自然/生态、文化、历史作为目标,从识别、评价到管理政策制定都遵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原则。解析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2个联邦国家一级行政单位相应文化景观方法的政策背景、应用步骤与实践经验,进而对文化景观方法的深入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展望,以资借鉴。
- 梁芷彤张斌杜雁
- 关键词:风景园林文化景观
- 泰山地区古代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 2024年
- 在当今社会,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对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资源的中国而言,如何有效保存并利用这些宝贵遗产,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旨在探讨泰山地区古代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泰山及其他类似文化遗产的保护效率和利用价值。
- 聂磊
- 关键词:古代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文化可持续发展
- 文化遗产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聊城地区为例
- 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国家对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新课标强调了对社会资源的多元开发与利用,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多方面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而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并遗留的、流传下来的...
- 付如愿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文化遗产资源
- 城市遗产资源环境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研究——以运河京津冀段沿线城市为例
- 本文以运河京津冀段7个城市为例,研究其遗产资源环境与旅游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首先,基于遗产资源和外部环境的相关指标,运用熵值法评价各城市的遗产资源环境质量和旅游发展水平。其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各城市的耦合度和协调...
- 兰旭范子欣李伟
- 关键词:文化遗产京津冀
相关作者
- 孙克勤

- 作品数:94被引量:4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 植物群 华夏植物群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严国泰

- 作品数:72被引量:41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文化景观 遗产 旅游规划
- 张立明

- 作品数:99被引量:822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旅游开发 旅游 基坑
- 刘庆余

- 作品数:33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遗产资源 遗产 京杭大运河 体育旅游 中国旅游
- 熊晚珍

- 作品数:88被引量:390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地理标志 武陵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