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0篇“ 道德目标“的相关文章
- 个体自由与社会正义:实现道德目标的哲学考察
- 2024年
- 本论文探讨了个体自由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并对实现道德目标提出哲学考察。首先,对个体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深入理解其内涵和特点。其次,比较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如自然权利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和自由主义,以及对应的社会正义原则。接着,剖析了个体自由与社会正义在实际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及其挑战,涉及福利分配、机会平等和社会包容等方面。最后,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可能途径和方法,强调综合运用不同的哲学观点,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和道德价值,以促进个体自由与社会正义的和谐发展。
- 王莹
- 关键词:社会正义功利主义社会契约论自由主义
- 教育改革应坚守道德目标
- 2019年
- 教育改革必须切实坚守道德目标,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偏离正途。坚守道德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解决教育改革"为了谁""为了什么"和"依靠谁"的问题。
- 鲁兴树
- 关键词:教育改革道德目标健全人格
- 论实现气候公正的普惠性道德目标被引量:3
- 2018年
- 气候变化威胁到贫困和边缘化群体的生命和生计,应对气候变化应当与普惠性人类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普惠性是人类发展的核心,人类发展必须惠及每一个人,而且也能够惠及每一个人。气候公正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最终诉求,普惠性人类发展为气候公正的实践提供指导。可持续发展是气候公正的指导思想,普惠性人类发展则是实现气候公正的道德机制,它契合气候公正的伦理诉求,为气候公正的实现提供新视角。
- 徐保风
- 关键词:道德机制
- 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建构进路——基于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辩证关系的启思被引量:1
- 2018年
- 个体通过道德实践获取其对道德原则的第一手认知之维,使道德原则真正内化其自身的道德感情,继而上升到道德理性,最终实现向道德实践的飞跃。这种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的辩证关系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存在的基础"的原理,又能够突破传统的道德培育活动所带来的困境。基于认知之维与道德实践辩证关系的启思,突破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现实困境,重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标实现的逻辑进路:立足生活,培养感受力;提升认知,增强认同感;回归实践,内化自主性。
- 罗红杰王可心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道德目标的偏离与回归:中美教育改革比较管窥
- 2017年
- 当前教育改革在中美两国都在不断进行,我们在考察二者的教育改革时发现它们都出现了各种偏失,而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中美在教育改革时都过于注重改革目标的达成却没有关注到学校教育应促进人的发展这一道德目标。因此中美教育改革应及时调整,回归学校教育道德目标,更好促进人的发展。
- 迟明阳高亚杰
- 关键词:教育改革基础教育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目标的培育路径
- 2015年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和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微观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道德目标。该目标的培育在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人的道德认知、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培养人的道德行为的复杂过程,即运用道德倡议、道德指令和道德禁令的形式激励人的高尚行为、指导人的正确行为和约束人的不良行为,逐步培养个体在社会主义国家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爱国责任与情怀、敬业精神与追求、诚信品质与操守、友善心态与气度。
- 杨修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目标道德教育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目标的培育路径
- 2015年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和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微观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道德目标。个体道德目标的培育是一个发展人的道德认知、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培养人的道德行为的复杂过程,即运用道德倡议、道德指令和道德禁令的形式激励人的高尚行为,指导人的正确行为和约束人的不良行为,逐步培养个体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爱国责任与情怀、敬业精神与追求、诚信品质与操守、友善心态与气度。
- 杨修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目标道德教育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道德目标的人文内涵被引量:1
- 2015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道德目标四要素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一脉相承,而且与当代我国公民的国家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相辅相成,具有返璞归真的人性价值和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种集历史与现实、感性与理性、认知与行动、平凡与崇高于一体的责任与情怀。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是个体热爱工作的良好愿望、勤勉努力的实际行动、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克己奉公的顽强意志。诚信是个人品德的基石,是"诚"与"信"的统一,即内在道德修为的真实与外在诺而有行的坚守。友善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平等待人、宽厚待人、推己及人和乐于助人的开明心态与豁达气度。
- 杨修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内涵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道德目标的文化理据
- 2015年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和凝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微观层面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具体道德要求。该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一脉相承,与新时代我国公民的国家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相辅相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点"和价值"源点",是衔接和贯通社会中观层面的价值导向和国家宏观层面的政治理想的必要条件,是统一和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目标的必由之路。
- 杨修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理据
- 基于道德目标的学校教育变革探析
- 2015年
- 学校作为专职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在教育公平、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能够内生一种道德的目标,即为学生的个性自由和终身发展而努力,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道德目标能够减少学校变革的阻力,激发学校变革的内驱力,形成学校变革的合力。为实现这种道德目标,教师需要增强群体的信任关系,提高合作能力;校长要提升管理学校的能力,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社区要充分发挥参与学校变革的积极性,调动公众的积极力量。
- 董守生
- 关键词:教育变革道德目标
相关作者
- 杨修平

- 作品数:90被引量:356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汉英语言 文化视角 赏析 修辞艺术 高职教育
- 何丽青

-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 研究主题:道德自省 大学生 道德情感 道德目标 大学生日常行为
- 任建东

- 作品数:12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道德主体 道德环境 道德观念 非道德行为 环境监督
- 朱小蔓

- 作品数:232被引量:3,705H指数:3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研究主题:道德教育 情感 教师 情感教育 教育
- 徐尚平

-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研究主题:国际政治观 现实主义 美国对华政策 汉密尔顿 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