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9篇“ 逼尿肌收缩“的相关文章
- COVID-19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采用超声影像尿动力学检查(sonography video urodynamics studies,SVUDS)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对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邵阳市中心医院2023年1—6月诊断为BPH伴或不伴COVID-19感染患者12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阴性情况分为COVID-19(+)组51例和COVID-19(-)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炎症指标及SVUDS参数差异,分析COVID-19(+)组患者炎症指标及无创性SVUDS参数与逼尿肌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OVID-19(+)组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6高于COVID-19(-)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年龄、IL-1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fPSA)、fPSA/PSA、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前列腺突入膀胱距离(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IPP)、最大尿流率(peak flow rate,Qmax)、尿道阻力因子(urethral resistance factor,URA)、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index,BOOI)、基点(footpoint)、曲率(curvatu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COVID-19(-)组,COVID-19(+)组最大逼尿肌压(maximum detrusor pressure,Pdet.max)、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detrusor pressure at peak flow rate,Pdet.Qmax)、膀胱收缩指数(bladder contractility index,BCI)和最大瓦特因子(maximum Watts factor,WF_(max))降低,膀胱壁厚度(bladder wall thickness,BWT)和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volume,PVR)增加(P均<0.05)。COVID-19(+)组患者BWT与WF_(max)呈负相关(r=-0.313,P=0.036),PVR与BCI(r=-0.471,P=0.001)和WF_(max)(r=-0.491,P=0.001)均呈负相关。结论:BPH患者若合并COVID-19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逼尿肌活动低下,导致残余尿量增加甚至尿潴留,逼尿肌活动低�
- 肖宁肖锦华黄海唐琦陈丹黄秋夏赵划晟王建峰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逼尿肌功能下尿路症状
- 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收缩力低下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收缩力低下(detrusor underactivity,D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行PKEP术治疗的BPH合并DU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3例。所有患者均行PKEP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及治疗前后IPSS评分、IPSS-V评分、IPSS-S评分、QoL评分、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urine volume,PVR)、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rate,Qmax)变化情况。结果:在手术期间,两组剜除组织重量、术后钠离子、血红蛋白下降、失血量、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IPSS评分、IPSS-V评分、IPSS-S评分、QoL、PVR、Qmax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IPSS评分、IPSS-V评分、IPSS-S评分、QoL、P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Qma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78.79%,对照组有效率为8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PKEP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收缩力低下,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术后Qmax。
- 谢世磊向松涛王志超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补中益气汤加味
- 2 s时尿流率鉴别膀胱出口梗阻与逼尿肌收缩无力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 探讨2 s时尿流率评估膀胱出口梗阻(BOO)与逼尿肌收缩无力(DU)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3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74例。经尿动力学压力-流率同步测定(PFS)后,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为BOO组(42例)和DU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尿流率参数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经过t检验多因素筛选后,选取其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包括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该指标效率。结果 BOO组与DU组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2 s时尿流率、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组2 s时尿流率较BOO组高(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2 s时尿流率[OR=1.428,95%CI=1.031~1.997,P=0.032]是区分BOO和DU的独立预测因子。单变量预测DU时,ROC曲线结果表明,2 s时尿流率的ROC曲线下面积(0.752)高于尿量(0.641)、最大尿流率(0.720)和平均尿流率(0.696)。结论 2 s时尿流率作为一种新的预测指标,能够在LUTS症状的男性患者中区分DU和BOO。
- 赵昊哲张少华孙新惠文建国窦启锋
- 关键词:下尿路症状膀胱出口梗阻尿动力学尿流率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排尿困难伴有逼尿肌收缩乏力中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索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在逼尿肌收缩乏力(DU)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非神经源性下尿路症状(LUTS)病人42例,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为DU组20例和非DU组22例。所用设备为Siemens Prisma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记录膀胱壁内胆碱(Cho)和肌酸(Cr)的峰值积分数据,并通过后处理软件得出Cho与Cr的峰值积分比值(Cho/Cr),进行组间比较。结果DU组Cho/Cr最大比值1.30,最小比值0.45,平均比值0.77±0.33,非DU组Cho/Cr最大比值1.62,最小比值0.53,平均比值1.16±0.33,DU病人Cho/Cr与非DU病人Cho/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DU组病人指标明显升高;而DU病人与非DU病人C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壁逼尿肌Cho/Cr指标与膀胱功能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会成为DU病人的一种客观标志物。
- 江轩夏金翔黄志文徐忠乐闫旭张艳斌席俊华
- 关键词:排尿困难膀胱逼尿肌下尿路症状磁共振波谱成像膀胱
- 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对伴有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技探讨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Green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逼尿肌收缩力低下(DU)的效果。方法去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行GreenLEP治疗的15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3.2±7.9)岁,病程4(2,8)年。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前列腺B超(或增强MRI)检查。术前前列腺体积为42.1(34.2,59.4)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7.9±3.4)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为(5.1±0.8)分,术前残余尿量(PVR)为40.0(20.0,80.0)ml,术前最大尿流率(Q_(max))为4.0(2.0,7.0)ml/s。以膀胱收缩力指数(BCI)<100作为DU的诊断标准,将BPH患者分成DU组和非DU组。DU组76例,非DU组81例。术后3个月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术前术后主观指标(IPSS、QOL)和客观参数(PVR、Q_(max))的变化。本研究中,将术后3个月复查PVR<20ml且Q_(max)>10ml/s定义为治疗成功,否则为治疗失败。根据治疗结局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BCI预测治疗效果的的最佳截断值,根据BCI最佳截断值将DU患者分为轻度DU组和重度DU组。分析非DU组、轻度DU组、重度DU组术前主观指标(IPSS、QOL)和客观参数(PVR、Q_(max))的差异,以及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变化值(术后值与术前值的差)的差异。结果15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时间6(5,8)d。术后随访3个月,非DU组治疗成功78例,治疗失败3例;DU组治疗成功64例,治疗失败12例。根据ROC曲线,BCI取最佳截断值为57.5,故轻度DU组(57.5≤BCI<100)56例,重度DU组(BCI<57.5)20例。术前3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前列腺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非DU组、轻度DU组、重度DU组的IPSS分别为(26.8±3.4)、(28.6±3.0)、(30.6±2.4)分,QOL分别为(4.9±0.9)、(5.2±0.7)、(5.7±0.5)分PVR分别为50.0(20.0,90.0)、20.0(10.0,50.0)、60.0(27.5,165.0)ml,Q_(max)分别为4.0(2.0,7.0)5.0(4.0,6.0)、0(0,2.3)ml/s。非DU组术前IPSS和QOL均明显低于轻度DU组和重度DU组(P<0.05)。
- 全晶薛文彬黄新冕徐智慧黄邦高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激光手术绿激光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在排尿困难伴有逼尿肌收缩乏力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 目的:初步探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对逼尿肌收缩乏力(DU)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以排尿困难为主诉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共42例,收集患者入院后...
- 江轩
- 关键词:下尿路症状磁共振波谱成像膀胱
- 骶神经磁刺激对大鼠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及逼尿肌收缩蛋白的影响
-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观察骶神经磁刺激对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diabetic bladder dysfunction,DBD)大鼠排尿功能的影响,从逼尿肌功能角度探讨骶神经磁刺激治疗DBD可能的机制,为早期干预DBD、延缓病...
- 王超群
- 关键词:糖尿病MLCK
- 一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非神经源性逼尿肌收缩无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一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非神经源性逼尿肌收缩无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前列腺增生伴非神经源性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的资料。年龄(74.0±7.9)岁,前列腺体积(77.8±44.5)cm^(3),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为(8.9±8.7)ng/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9.1±4.3)分,术前生活质量评分(QOL)5(5,5)分。本组患者均一期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术后根据情况决定膀胱造瘘管拔除时间。膀胱造瘘管拔除标准为残余尿量<50ml,且上尿路无积水或肾积水较术前无加重。拔除造瘘管后,记录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QOL及并发症。治疗成功定义为拔除膀胱造瘘管后恢复自行排尿,且无肾积水或肾积水较术前无加重。结果本组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30例术后拔出造瘘管恢复自行排尿,治疗成功率为85.7%(30/35),中位恢复自行排尿时间为4.0(3.3,4.5)周。自行排尿后最大尿流率为(12.6±2.3)ml/s,残余尿量为(27.7±9.5)ml。自行排尿后IPSS评分(5.5±2.4)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QOL评分为1(1,2)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例恢复自行排尿者中,4例失访;26例术后随访3~69个月,均保持自行排尿,未再出现尿潴留,且无反复泌尿系感染发生。结论一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非神经源性逼尿肌收缩无力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 张胜威王晓甫谷艳辉王宁许长宝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无创性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评估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年龄增长,下尿路症状(LUTS)愈加明显地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其中膀胱逼尿肌乏力(DU)为常见病因。目前,尿动力学检查(UDS)是评估膀胱逼尿肌收缩力(BDC)的“金标准”,由于该检查费用高、操作复杂,可引起患者尿路感染、出血及疼痛等,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文章主要对无创性检查在评估BDC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虽然,这些检查方法尚难以完全取代UDS,但仍具备一定的鉴别DU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高LUTS诊治能力。
- 肖宁王建峰葛波
- 关键词: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下尿路症状无创性尿动力学
-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男性疾病之一,发病后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BPH。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前列腺体积亦会逐渐增大,进而导致良性前列腺增生,如果临床未能及时干预亦会导致膀胱逼尿肌通过代偿性增加收缩力...
- 龚刚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列线图
相关作者
- 封建立

- 作品数:38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324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 逼尿肌 CAJAL间质细胞 逼尿肌不稳定 ICCS细胞
- 宋波

- 作品数:608被引量:2,736H指数:2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 逼尿肌不稳定 尿动力学 逼尿肌 前列腺炎
- 方强

- 作品数:153被引量:616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 尿动力学 逼尿肌 逼尿肌不稳定 CAJAL间质细胞
- 谢克基

- 作品数:199被引量:91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失禁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
- 瞿创予

- 作品数:74被引量:443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尿动力学 女性 尿道 膀胱出口梗阻 尿流动力学